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想走出这个困境,必然要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其中就涵盖了评价模式的改革。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在教学评价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11-01
学生学习或实习成绩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成果,体现学校的办学能力。从小的方面讲,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是检验学生获得能力高低的重要手段。但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多数中职学校沿用了普通教育的做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无法对中职学生做出全面考核。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的意见》指出:“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重点讨论现代林业技术专业评价模式的改革。
1.评价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重视校内评价, 忽视学生实习等校外学习方式的评价;二是重视理论课程的评价,轻视实践课程评价;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学生“能力本位”的需求,也违背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实践能力差,就业稳定率低、跳槽频繁。
2.评价模式改革的思路
要进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就要理清学生评价的内涵。对学生的评价,从单个课程来看,应该涵盖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主体、评价模块等多个方面;从评价性质来看,应该涵盖理论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态度评价等多个方面;从课程体系来看,应该涵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评价等方面;从课程类型来看,应该涵盖理论型课程、技能型课程、理实并重型课程等三种类型。
3.评价模式改革的实施
3.1评价模式操作流程
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实施的“多元动态”评价模式,具体流程见下表。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课程团队通过对现代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可将课程定位为理论型课程、技能型课程、理实并重型课程三种类型之一。上表中各要素(或模块)所占的比例,随课程类型不同,比例大小不一。
3.2理论型课程
理论性较强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等课程,考试可以采用闭卷笔试或口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优点在于易于把握命题规范、考查知识面广。学生态度要素占综合评价的50%(作业及课堂提问(20%)、考勤(20%)、课堂纪律 (10%));期末考试(含知识与技能要素)占50%。
3.3技能型课程
技能型课程(含生产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如《植物识别》、《动物识别》、《有害生物防治》等课程),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不同课程包含不同的技能项目,各技能项目在课程中所占地位也不一样,要依实际情况而定,知识要素的考核可以融入技能考核中,故该类型课程的技能要素占综合评价的比例较大,但建议态度要素至少要占综合评价的30%以上,尤其在生产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中更应该加大。
3.4理实并重型课程
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实践技能锻炼的课程,如《林木种苗培育》、《森林防火》等,建议知识、技能、态度三大要素按30%、40%、3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
4.评价模式内涵
4.1多元
4.1.1评价内容多元
知识、技能、态度这三大评价要素。在任何一门课程中都包含这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4.1.2评价主体多元
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还有企业实训指导教师评价,甚至在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时,还有电脑的评价。
4.1.3评价模块多元
评价模块既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知识,还可以是作业和平时表现。
4.1.4评价形式多元
评价方式既可以是理论测试,也可以是技能实操,还可以是口试、课堂提问的形式。
4.1.5评价指标多元
在实施评价时,可设置一些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2动态
“动态”是指不同的课程,其侧重点不一样,比如德育课着重于“态度”的养成,基础理论课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实践课则注重“技能”的训练。
5.结语
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通过评价模式的改革,能积极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教育深化改革,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建芳.浅议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模式改革[J].职业,2012 (14).
[2]郑复凡.“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究[J].吉林 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8).
[3]刘恩允,杨城德.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江苏高教,2004(1):85—87.
[4]史晓燕,赵华.“个案诊断式”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探索[J].成人教育,2008 (1).
【关键词】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11-01
学生学习或实习成绩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成果,体现学校的办学能力。从小的方面讲,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是检验学生获得能力高低的重要手段。但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多数中职学校沿用了普通教育的做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无法对中职学生做出全面考核。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的意见》指出:“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重点讨论现代林业技术专业评价模式的改革。
1.评价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重视校内评价, 忽视学生实习等校外学习方式的评价;二是重视理论课程的评价,轻视实践课程评价;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学生“能力本位”的需求,也违背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实践能力差,就业稳定率低、跳槽频繁。
2.评价模式改革的思路
要进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就要理清学生评价的内涵。对学生的评价,从单个课程来看,应该涵盖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主体、评价模块等多个方面;从评价性质来看,应该涵盖理论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态度评价等多个方面;从课程体系来看,应该涵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评价等方面;从课程类型来看,应该涵盖理论型课程、技能型课程、理实并重型课程等三种类型。
3.评价模式改革的实施
3.1评价模式操作流程
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实施的“多元动态”评价模式,具体流程见下表。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课程团队通过对现代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可将课程定位为理论型课程、技能型课程、理实并重型课程三种类型之一。上表中各要素(或模块)所占的比例,随课程类型不同,比例大小不一。
3.2理论型课程
理论性较强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等课程,考试可以采用闭卷笔试或口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优点在于易于把握命题规范、考查知识面广。学生态度要素占综合评价的50%(作业及课堂提问(20%)、考勤(20%)、课堂纪律 (10%));期末考试(含知识与技能要素)占50%。
3.3技能型课程
技能型课程(含生产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如《植物识别》、《动物识别》、《有害生物防治》等课程),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不同课程包含不同的技能项目,各技能项目在课程中所占地位也不一样,要依实际情况而定,知识要素的考核可以融入技能考核中,故该类型课程的技能要素占综合评价的比例较大,但建议态度要素至少要占综合评价的30%以上,尤其在生产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中更应该加大。
3.4理实并重型课程
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实践技能锻炼的课程,如《林木种苗培育》、《森林防火》等,建议知识、技能、态度三大要素按30%、40%、3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
4.评价模式内涵
4.1多元
4.1.1评价内容多元
知识、技能、态度这三大评价要素。在任何一门课程中都包含这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4.1.2评价主体多元
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还有企业实训指导教师评价,甚至在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时,还有电脑的评价。
4.1.3评价模块多元
评价模块既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知识,还可以是作业和平时表现。
4.1.4评价形式多元
评价方式既可以是理论测试,也可以是技能实操,还可以是口试、课堂提问的形式。
4.1.5评价指标多元
在实施评价时,可设置一些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2动态
“动态”是指不同的课程,其侧重点不一样,比如德育课着重于“态度”的养成,基础理论课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实践课则注重“技能”的训练。
5.结语
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通过评价模式的改革,能积极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教育深化改革,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建芳.浅议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模式改革[J].职业,2012 (14).
[2]郑复凡.“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究[J].吉林 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8).
[3]刘恩允,杨城德.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江苏高教,2004(1):85—87.
[4]史晓燕,赵华.“个案诊断式”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探索[J].成人教育,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