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多元动态”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v_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想走出这个困境,必然要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其中就涵盖了评价模式的改革。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在教学评价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11-01
   学生学习或实习成绩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成果,体现学校的办学能力。从小的方面讲,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是检验学生获得能力高低的重要手段。但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多数中职学校沿用了普通教育的做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无法对中职学生做出全面考核。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的意见》指出:“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重点讨论现代林业技术专业评价模式的改革。
  1.评价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重视校内评价, 忽视学生实习等校外学习方式的评价;二是重视理论课程的评价,轻视实践课程评价;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学生“能力本位”的需求,也违背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实践能力差,就业稳定率低、跳槽频繁。
  2.评价模式改革的思路
  要进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就要理清学生评价的内涵。对学生的评价,从单个课程来看,应该涵盖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主体、评价模块等多个方面;从评价性质来看,应该涵盖理论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态度评价等多个方面;从课程体系来看,应该涵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评价等方面;从课程类型来看,应该涵盖理论型课程、技能型课程、理实并重型课程等三种类型。
  3.评价模式改革的实施
  3.1评价模式操作流程
  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实施的“多元动态”评价模式,具体流程见下表。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课程团队通过对现代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可将课程定位为理论型课程、技能型课程、理实并重型课程三种类型之一。上表中各要素(或模块)所占的比例,随课程类型不同,比例大小不一。
  3.2理论型课程
  理论性较强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等课程,考试可以采用闭卷笔试或口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优点在于易于把握命题规范、考查知识面广。学生态度要素占综合评价的50%(作业及课堂提问(20%)、考勤(20%)、课堂纪律 (10%));期末考试(含知识与技能要素)占50%。
  3.3技能型课程
  技能型课程(含生产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如《植物识别》、《动物识别》、《有害生物防治》等课程),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不同课程包含不同的技能项目,各技能项目在课程中所占地位也不一样,要依实际情况而定,知识要素的考核可以融入技能考核中,故该类型课程的技能要素占综合评价的比例较大,但建议态度要素至少要占综合评价的30%以上,尤其在生产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中更应该加大。
  3.4理实并重型课程
  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实践技能锻炼的课程,如《林木种苗培育》、《森林防火》等,建议知识、技能、态度三大要素按30%、40%、3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
  4.评价模式内涵
  4.1多元
  4.1.1评价内容多元
  知识、技能、态度这三大评价要素。在任何一门课程中都包含这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4.1.2评价主体多元
  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还有企业实训指导教师评价,甚至在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时,还有电脑的评价。
  4.1.3评价模块多元
  评价模块既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知识,还可以是作业和平时表现。
  4.1.4评价形式多元
  评价方式既可以是理论测试,也可以是技能实操,还可以是口试、课堂提问的形式。
  4.1.5评价指标多元
  在实施评价时,可设置一些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2动态
  “动态”是指不同的课程,其侧重点不一样,比如德育课着重于“态度”的养成,基础理论课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实践课则注重“技能”的训练。
  5.结语
  新疆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通过评价模式的改革,能积极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教育深化改革,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建芳.浅议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模式改革[J].职业,2012 (14).
  [2]郑复凡.“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究[J].吉林 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8).
  [3]刘恩允,杨城德.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江苏高教,2004(1):85—87.
  [4]史晓燕,赵华.“个案诊断式”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探索[J].成人教育,2008 (1).
其他文献
摘 要: 家乡的灿烂文化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来构建特色历史教学,本文提出了诸多方法和建议,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大力提高教师教学的业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乡土资源 利用艺术    乡土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在历史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且因其具有亲近、亲切、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是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音乐理论教育中应用音乐专业软件的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音乐专业软件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音乐理论教学中的作用,解决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专业软件效果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文
【摘要】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自古先哲们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的重要性。音乐发展至今,其育人功能也逐渐趋向成熟。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对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导向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音乐思想和特征,对于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进行浅析。  【关键词】音乐教育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学习型组织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实现不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组织模式。本文以笔者所在的XX电信企业为研究对象。XX公司是典型的中国电信企业,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剧烈变革正
目的 建立黄连样品的HPLC特征图谱,阐述其量质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相同色谱条件分别建立23批黄连药材、饮片、提取液、浓缩液、标准汤剂冻干粉、喷雾干膏粉和配方颗粒成品的HP
【摘要】音乐教育目标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得学生成为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在音乐教育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音乐相关的文化培养,提高其综合技能。本文分析了音乐教育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文化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08-01  音乐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他们的潜能,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情趣,最终实现爱音乐,会审美,懂艺术,爱生活的目标。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沉闷,了无生趣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不爱听老师讲课,老师也因学生没有求知欲望的眼神而没有激情,这些是师生没有积极性,没有良好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