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肥在夏玉米施肥技术的意见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夏玉米需肥特性
  玉米全生育期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大致来说,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4.0kg,磷1.1-1.4kg,钾3.2-5.5kg,其比例为1∶0.4∶1.3。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夏玉米苗期对氮的吸收量较少,只占总氮量的2.14%;拔节孕穗期吸收量最多,占总量的32.20%;抽穗开花期吸收量占总量的18.95%;籽粒形成阶段,吸收量占总量的46.7%。夏玉米对磷的吸收,苗期吸收量占总量的1.12%,拔节孕穗期吸收量占总量的45.04%,抽穗受精和籽粒形成阶段,吸收量占总量的53.84%。钾素主要分布在幼嫩组织和新生器官中,幼苗期的钾素吸收速度快于氮素和磷素,且相对含量和绝对数量都高。拔节期的钾素吸收量占地上总钾量的4.18%,拔节以后猛增至40~50%;到抽雄吐丝时,钾素积累已达总钾量的80~90%。此外,玉米是对锌敏感的作物。近年来施用锌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二、夏玉米施肥原则
  夏玉米生育期较短,生长发育快,对养分吸收的高峰早而集中。苗期需肥量虽然较少,但为玉米生长发育的营养临界期,对养分缺乏十分敏感。随着生长速度的加快,需肥量也逐步增加,大喇叭口期达到最大值,以后需肥量逐步减少,并且磷、钾肥释放速度较慢。因此,在夏玉米施肥上应掌握“以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磷钾肥早施,追肥分期施;前轻、中重、后补足”的原则。
  三、夏玉米缓施肥技术
  缓施肥是在传统肥料外层包一层特殊的膜,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释养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使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需求相一致。该肥料突出特点是按照作物生长规律曲线同步供给有效养分,从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确保作物生长的前提下,与同浓度肥料相比,肥效利用率可提高30%以上,可使传统化肥的用量大大减少。由于缓施肥具有减少施肥量、节约化肥生产原料(煤、电、天然气)、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等优点,因此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环保肥料”,成为肥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1)选择适宜缓施肥种类
  目前缓施肥根据不同控释时期和养分含量有多个种类,不同控释时期主要对应于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不同养分含量主要对应不同作物的需肥量,因此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施用。夏玉米一般选择控释期为三个月的较为适宜,养分含量要因地制宜选择。
  (2)推荐施肥量
  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北京德农针对夏玉米生产的专用缓施肥,增产效果良好。推荐施用量为:目标产量≤400kg的地块,亩用量为30~40kg;目标产量400~600kg的地块,亩用量为40~50kg;目标产量≥600kg的地块,亩用量为50~60kg。各地使用时也可根据目标产量、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状况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3)一次性施用
  根据各地试验示范结果,该产品按推荐量作基肥一次施用后一般不再追肥,可以满足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营养需求。
  (4)施用时期。缓施肥一定要作基肥或前期追肥,可在玉米播种或播种后幼苗六叶前施用,再晚不宜施用。
  (5)施用方法。施用缓施肥要做到种肥隔离,沟(条)施覆土。玉米一般要求种子和肥料的间隔距离在8-10厘米,施入土中的深度在10厘米左右。避免种(根)肥距离太近,造成烧根和烧苗现象;玉米追施缓施肥严禁撒施、冲施,使变频肥不能充分发挥肥效。
其他文献
摘要: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关键词:水稻 恶苗病 症状 防治  1.发病症状  水稻恶苗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往往徒长,比健
一、整地  玉米属高杆作物,根系发达,需肥水较多,要获得高产就需要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因此,玉米地要早犁早耙,多犁多耙,做到土质松软,细碎平整。  二、品种选择  根据前茬种植选种。品种玉米的增产增收与前茬种植有直接关系。若前茬种植的是大豆,土壤肥力则较好,宜选择高产品种;若前茬种植的是玉米,且生长良好、丰产,可继续选种这一品种;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种病害,选种时应避开易染此病的品种。另外,同一个品
一、选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无污染,水源清洁不含有害物质及土壤未被污染的区域。果园周围及附近没有污染源或排污工厂等,果园距离主干道公路50m以上。经测定大气质量优良稳定,土壤不含天然有毒害物质,肥力较高,土壤元素值正常,没有农药残留等。灌溉用水及地下水无有害物质,未被污染。在果园生产管理中定期请环保部门对果园附近的大气、灌溉用水和土壤进行检测,所测定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无公害的标准。建园时应选择果树品
[摘 要]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体系中,水稻种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它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现有的水稻栽培技术来看,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加大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就优质水稻育种现状及发展情况,分析了改进优质水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希望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2012年,我县开始推广“籼改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我县百亩示范片经江西省农业厅总技推广总站组织专家进行测产,平均单产达到913.76公斤。但是稻曲病一直是制约“籼改粳”技术高产再突破的巨大瓶颈,为此,我们特此加大了对粳稻稻曲病防治的探索,着力为“籼改粳”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科学保证。  [關键词] 水稻 籼改粳 稻曲病 防治技术 初探  [中图
马铃薯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产物,马铃薯也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马铃薯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可以新鲜食用,而且还能够制作成多种食品,是目前广泛栽植的粮食作物。  一、 地块的选择  马铃薯生产土地的选择对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种植马铃薯时,应该注意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并且还应该保证有机质含量高,不容易出现病虫害的沙壤地。在选地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马铃薯不宜连作,这样不仅能够防止病虫
林口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在北纬44°46’-45°58’,东经129°17’-130°45’之间。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冬季受极地大陆性气团影响,寒冷而干燥,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控制,温暖而多雨。地形主要以低山丘陵、漫岗坡地、河谷平原为主。在全县大部分土地适合种植马铃薯,2016年全县在青山镇、刁翎镇发展了两大马铃薯生产基地,面积1500亩。为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目标,结合林口县实际,
摘 要:作为四大坚果之一的榛子,其以独特的口感和香脆的气味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尤其在东北地区,近年来更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了该区域主要的林业经济之一。随着杂交技术的不断发展,平欧杂交大榛子的栽培技术逐渐被人们掌握,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对寒冷地域平欧杂交大榛子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能够更好的促进东北林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寒冷区域;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  前 言:  平欧杂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全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耕地,确保陇川农业可持续发展,从陇川县的耕地利用的现状,分析了陇川县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保护耕地土壤的对策。  [关键词] 陇川县 耕地利用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49-0
[摘 要]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着食品信用、难以品牌化等的问题,这些的根源还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又是扶贫、脱贫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三方管理平台建立并运行电子商务的模式和精准扶贫的新方法。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信用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