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资本市场历经百年变迁,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在这一结构当中,银行系投行迎来了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基于此,本文就多层次资本市场下银行系投行发展的新思路进行探究,主要提出了探究交易型投行业务、拓展跨境投行业务、基于客户需求搭建服务网络这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多层次资本市场;银行系投行;跨境投行
一、前言
银行系投行也就是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下,银行的收入结构、外部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查显示,我国传统商業银行以利息收入为主,2007年时,这一占比能够达到87.7%;但到2014年末,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总收入当中的占比已经降至71.8%。这种变化,促使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国际化经营转型,从而为银行系投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探究交易型投行业务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下,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从产业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相应的,资本逻辑也逐渐取代传统的产业逻辑。在新的市场规则之下,交易型投行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优势。
交易型投行业务包括服务企业的定向增发、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战约合作、股权激励等资本运作的投行业务,相关业务的服务对象,以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为主,能够帮助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还能为企业的市值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据2016年度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数据统计,共793家公司定向增发募资,募资总额达16685.39亿元,相较于2014年624家公司的9259.85亿元募集资金,增长44.5%以上。针对这种市场环境,交易型投行业务即为资本与信息的枢纽,要用于打破传统格局,获得新的发展方向。
首先,关于银行系投行业务的产品体系,要依托于商业银行的本质特点,构筑全产品体系。商业银行与投行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银行方面,要通过“商投联动”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交易型投行引领各项金融资源,满足相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工商银行为例,该银行践行的“建立与工行市场地位相匹配的投行业务”这一集团战略,帮助银行系投行获得了更多的集团资源,同时帮助银行打造全新的投行品牌,极大地推动了银行整体的发展。
三、拓展跨境投行业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境内外市场的联动更加的方便、活跃,进而影响产业与资金融通合作越来越深入。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得到了有效落实,2014年之后,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部分,也获得了有效执行,境外资本的有效引入,推动了国内企业的跨境投资业务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沿线产业投资、境外中概股转板退市、中国制造技术引进等,都显示了境外资本市场的变化,对境内资本市场交易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而且,在多项政策的调控之下,境内外资本市场已经呈现出深入融合的趋势,这进一步为银行系投行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发展银行系投行的过程中,可适当借鉴境外资本市场的智慧与经验,将发展重点聚焦在跨境业务市场空间的抢占上。正确认识境外投资银行的悠久历史,从其经济周期、产业变革当中,总结境外市场的交易经验与市场规则,进而优化相关国际投行业务的交易推进方式、多产品运用方式、风险化解方式等技术手段,同时,有效拓展投资银行的国际化视野。
四、依据客户需求搭建服务网络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下,商业银行本身具有极大的网络优势。以工商银行为例,据2016年的经营情况报告显示,工商银行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12家境外机构,还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银行间接布局20个非洲国家,成功组建中东欧金融公司及基金。此外,工商银行的境内分支机构,也已经达到1.8万家左右,相比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网络服务覆盖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银行系投行的发展进程中,要将这种服务网络优势,与客户需求相结合,将银行系投行的相关团队,设置在基层分支行当中。在股改之后,部分银行同业在境外这只了全投行牌照的子公司,利用这类子公司,实现与境内市场投行业务的对接。但在实际发展当中,境外业务受到一定的制约,与银行客户资源承接不顺有一定关系,子公司无法贴近境内客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构建优质的投行团队,并将其投入到贴近客户的基层分支行当中,遵循多层次资本市场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进而保障银行系投行的稳定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基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下银行系投行发展的新思路,有利于推动相关银行系投行的创新发展。通过相关新思路的探索,为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指明了方向,还能对商业银行整体的战略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发展进程当中,要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商业银行本身的优势,顺应市场、把握机遇,从而为银行系投行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多层次资本市场;银行系投行;跨境投行
一、前言
银行系投行也就是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下,银行的收入结构、外部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查显示,我国传统商業银行以利息收入为主,2007年时,这一占比能够达到87.7%;但到2014年末,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总收入当中的占比已经降至71.8%。这种变化,促使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国际化经营转型,从而为银行系投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探究交易型投行业务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下,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从产业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相应的,资本逻辑也逐渐取代传统的产业逻辑。在新的市场规则之下,交易型投行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优势。
交易型投行业务包括服务企业的定向增发、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战约合作、股权激励等资本运作的投行业务,相关业务的服务对象,以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为主,能够帮助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还能为企业的市值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据2016年度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数据统计,共793家公司定向增发募资,募资总额达16685.39亿元,相较于2014年624家公司的9259.85亿元募集资金,增长44.5%以上。针对这种市场环境,交易型投行业务即为资本与信息的枢纽,要用于打破传统格局,获得新的发展方向。
首先,关于银行系投行业务的产品体系,要依托于商业银行的本质特点,构筑全产品体系。商业银行与投行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银行方面,要通过“商投联动”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交易型投行引领各项金融资源,满足相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工商银行为例,该银行践行的“建立与工行市场地位相匹配的投行业务”这一集团战略,帮助银行系投行获得了更多的集团资源,同时帮助银行打造全新的投行品牌,极大地推动了银行整体的发展。
三、拓展跨境投行业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境内外市场的联动更加的方便、活跃,进而影响产业与资金融通合作越来越深入。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得到了有效落实,2014年之后,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部分,也获得了有效执行,境外资本的有效引入,推动了国内企业的跨境投资业务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沿线产业投资、境外中概股转板退市、中国制造技术引进等,都显示了境外资本市场的变化,对境内资本市场交易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而且,在多项政策的调控之下,境内外资本市场已经呈现出深入融合的趋势,这进一步为银行系投行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发展银行系投行的过程中,可适当借鉴境外资本市场的智慧与经验,将发展重点聚焦在跨境业务市场空间的抢占上。正确认识境外投资银行的悠久历史,从其经济周期、产业变革当中,总结境外市场的交易经验与市场规则,进而优化相关国际投行业务的交易推进方式、多产品运用方式、风险化解方式等技术手段,同时,有效拓展投资银行的国际化视野。
四、依据客户需求搭建服务网络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下,商业银行本身具有极大的网络优势。以工商银行为例,据2016年的经营情况报告显示,工商银行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12家境外机构,还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银行间接布局20个非洲国家,成功组建中东欧金融公司及基金。此外,工商银行的境内分支机构,也已经达到1.8万家左右,相比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网络服务覆盖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银行系投行的发展进程中,要将这种服务网络优势,与客户需求相结合,将银行系投行的相关团队,设置在基层分支行当中。在股改之后,部分银行同业在境外这只了全投行牌照的子公司,利用这类子公司,实现与境内市场投行业务的对接。但在实际发展当中,境外业务受到一定的制约,与银行客户资源承接不顺有一定关系,子公司无法贴近境内客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构建优质的投行团队,并将其投入到贴近客户的基层分支行当中,遵循多层次资本市场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进而保障银行系投行的稳定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基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下银行系投行发展的新思路,有利于推动相关银行系投行的创新发展。通过相关新思路的探索,为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指明了方向,还能对商业银行整体的战略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发展进程当中,要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商业银行本身的优势,顺应市场、把握机遇,从而为银行系投行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