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土壤 玉米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疏松通气、能蓄易排,近于中性,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最为适宜。玉米地深耕以33cm为宜,耕后适当耙,以促进土壤熟化,逐步提高土壤肥力。
  2.养分 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对氮、磷、钾的吸收尤甚。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也不同,因而施肥既要考虑玉米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及需肥规律,又要注意气候、土壤、地力及肥料本身的条件,做到合理、经济用肥。玉米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比施底肥。应促、控结合,要搭好身架,防止徒长,确保株壮、穗大、粒重、高产不倒。
  3.水分 玉米需水较多,除苗期应适当控水外,后期必须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才能获得高产。玉米需水多受地区、气候、土壤及栽培条件影响。玉米各生育时期耗水量有较大的差异,播种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应保持在60%~70%,才能保持全苗;出苗至拔节,需水增加,土壤水分应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玉米苗期促根生长创造条件;拔节至抽雄需水剧增,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从开花前8~10天开始,30天内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一半。该期田间水分状况对玉米开花、授粉和籽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要求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为宜,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灌浆至成熟仍耗水较多,乳熟以后逐渐减少。因此,要求在乳熟以前土壤仍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乳熟以后则保持60%为宜。
  4.温度 玉米喜温,对温度反应敏感。目前应用的玉米品种生育期要求总积温在1800℃~ 2800℃。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在土壤、水、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玉米种子在10℃能正常发芽,以24℃时发芽最快。拔节最低温度为18℃,最适温度为20℃,最高温度为25℃。开花期是玉米一生中对温度要求最高的时期。
  5.光照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喜光,全生育期要求强烈的光照。出苗后在8~12小时的日照下,发育快、开花早、生育期缩短,反之则延长。玉米在强光照下,净光合生产率高,有机物质在体内移动得快,反之则低、慢。玉米的光补偿点较低,故不耐阴。玉米的光饱和点较高,即使在盛夏中午强烈的光照下,也不表现光饱和状态。因此,要求适宜的种植密度,一播全苗、要均匀留苗,否则光照不足时易造成严重减产。
其他文献
[案例] 来自河北省南和县郝桥镇南郝村打工者刘永其和他的伙伴被欠薪之前,在北京昌平区一个建筑工地干瓦工活,约定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天工资55元。干了三个多月后,除了平时借支的部分生活费外,13个人一共被拖欠工资31355元。  “我们一开始只知道找老板要钱,老板就说现在没钱,等有钱了就给。我们也不想跟他闹翻,怕到时候钱更不好要,所以就一直等,没想到一等就是几个月。”刘永其说,7月份干完的活,直到
多年以来,农村审计一直在农村基层的经济工作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一方面它克服种种困难坚决同农村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稳定了社会,化解了干群矛盾,安抚了民心,净化
1.选地选地是农田栽参的关键环节,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能好,pH值在5.5~7,常年施农家肥,略有缓坡的农田为好。坡度不大于15°,有利于雨季排水,防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对农村改革和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吉林市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
根据目前大数据在各个领域使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大数据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云计算中大数据平台的构建进行分析.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包括大数据整个架构、分析平
在对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机制、文化生态环境、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基础工作优化方向。并从文旅融合视角,提出创建非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