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_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的早期治疗中静脉溶栓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收治的120早期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运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血管再通率方面,观察组(95.00%)较对照组(68.33%)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33%)较对照组(20.00%)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时间差异方面比较,发病后6h内进行溶栓患者的再通率(97.76%)显著高于发病后6-12h进行溶栓(88.89%)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且溶栓时间越早,患者的再通成功率也越高,应对患者实施早期的溶栓治疗。
其他文献
根据构件模型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的构件描述模型缺乏语义描述的支持,在刻面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语义扩展的构件描述模型,采用OWL本体语言对构件本体的知识框架做了描述,
以阿拉尔市实行O2O模式的餐饮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六家商户实行O2O模式前后对比,剖析阿拉尔市餐饮业O2O模式的优缺点,为餐饮业向O2O模式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IPv6协议取代IPv4已经成为趋势,IPv6对移动IP的具有更强的支持,但是现阶段防火墙存在无法正确处理移动IPv6数据包的问题。在分析移动IPv6的通信机制以及现阶段包过滤防火墙特性
纪录片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产物,其中包含很多科学、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使电视节目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过程逐渐发生变化,受众掌握了活动传播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