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例撕脱性损伤恒牙再植后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撕脱性损伤恒牙的就诊特点,分析患牙再植后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外伤导致恒牙撕脱性损伤前来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35例(47颗患牙),记录其临床信息,对脱位牙行牙再植术及松牙固定术,并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观察患牙1年内牙根吸收的情况.结果 ①47颗患牙中20颗发生牙根吸收,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为42.6%;②在1 h内完成牙再植的患牙7颗,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为0.0%(0颗),低于1 h后再植的患牙(40颗,牙根吸收发生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③根尖孔闭合的患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为32.3%,低于根尖孔未闭合的患牙(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④保存于唾液中的患牙(17颗)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为17.6%,低于保存在生理盐水中(11颗,牙根吸收发生率为63.3%,P=0.020)和干燥保存(11颗,72.7%,P=0.006)的患牙,后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患牙体外时间及保存介质是影响撕脱性损伤恒牙再植后牙根吸收的重要因素;缩短体外时间,有效保存患牙,能明显降低患牙再植后牙根吸收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脊髓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参与鞘内吗啡耐受的机制,阐明脊髓蛋白激酶C(C,PKC)和G蛋白亚型(Gp及Gαi/o)表达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脑部胶质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脑肿瘤,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常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进行鉴别。随着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影像智能分析技术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在脑胶质瘤的病灶分割测量、肿瘤分级、预后生存周期预测和基因型辨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基于机器学习和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临床辅助诊断和预
蛋白质的小类泛素(SUMO)化修饰(SUMOylation)是一种动态的翻译后修饰,涉及了细胞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值得注意的是,SUMO化也在多种癌症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包括严重危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WT(wild type)小鼠及Aldh1a1-/-型小鼠内脏脂肪组织内神经标志物的表达。  目的:检测野生型小鼠(C57BL/6J,WT)及Aldh1a1-/-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上,逐渐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很多一线
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DEB)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国外报道称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 8~10[1].DEB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出现浆液性或
目的 探讨外侧入路踝关节镜辅助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ASA)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距下关节炎的患者行单肢外侧入路踝关节镜辅助微创距下关节融合(ASA)术.观察汇总患者术前及术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63岁,以“发现血肌酐升高2年,周身乏力伴心前区疼痛1 d”为主诉于2019年9月入院.患者2年前于外院体检发现肾功能异常,肾功能示:肌酐121μmol/L(正常值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