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物理“六环节”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难学,在我们学生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很多同学常问:“学习物理有捷径吗?”答案是没有。学习物理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确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下面,我将自己的学习策略介绍给同学们,以求大家共同进步。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有些同学不太注重预习这一环节,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常会说我在初中就没有这个习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物理与初中大不相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深度、广度与难度,还是课堂的容量及所使用的数学知识(工具),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在每次上物理课之前,要挤出一定的时间(长则20分钟,短则10分钟)将所学知识预先浏览一下,若能结合物理导学案预习,则效果更佳。一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熟悉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找出自己在理解上的不足,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听课感到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从来不预习!另外,更重要的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上课是学习的核心环节之一,上课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方面。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中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所以我们应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用到“刀刃”上。
  上课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各人情况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胸中有数,到时候专心专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可以“听得懂”。
  上课时,要适当记笔记。有些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良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流逝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复习。笔记时要侧重记下分析的关键依据、思路、解答的步骤,并归类掌握,使学习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便于总结各知识点、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思维网络化。
  复习是对学习的巩固,有些同学课后总是心急火燎地去做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本,一边出问题……在这里,我觉得首先要做的不是作业,而是应该先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认真思考、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我们可以分两步走:首先不看书本、笔记本,尝试着对知识进行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效果。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读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做一些基础题目,对知识进行梳理与构建,从而使知识形成整体系统。
  复习的目的是要巩固所学知识,复习要即时。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
  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的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是战胜遗忘的需要。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我觉得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完成作业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二: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二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明确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要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要时刻牢记“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的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时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做好作业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物理知识迁移的一个有效途径。每做一题,务求弄懂弄通,务求有所收获。下面是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的一段话:“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时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严先生的教诲,对我启发很大。
  在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除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些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结果是“债台高筑”,问题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多向老师与同学请教,及时想办法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楚是概念混淆错误还是计算粗心错误,是套用公式错误还是题意理解错误……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养成自己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所学知识的小结是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零散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学习必须善于小结,上完一节课,要小结;学完一章,要小结;学完一本书,更要总结。小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小结的方法不尽相同。常做小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六环节”学习模式,它让我的物理学习受益匪浅!它们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将对学习的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在这“六环节”之外,在学习每一章前后,还应该有“章节计划”和“系统总结”两个环节,即在学习每一章前,我们应对这一章内容进行预览,根据学习内容制订一份学习计划。学完一章后,就应该对这一章进行系统总结,常用的方法是建立该章的知识网络图,这可以使我们对本章的知识有一系统的了解,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认识该章知识,实现对知识理解与应用的“升华”。
  学习方法与策略,因人而异,因学科而不同,这正如医生用药,不能千人一方。我觉得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特长,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物理学习方法。
  (编辑 孙世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