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分析与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u9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评价体系体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重”综合评价转变。在新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通過对2017~2019年全国卷高考试题的研究,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笔者建议,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有针对性地选取主题情境;教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发挥创造性思维;增强必备知识,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考书面表达;高中英语教学
  一、 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
  高考评价体系是制定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明确了考试的性质与功能,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是指导命题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一核四层四翼”:“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高考评价体系还包括考查载体,即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试题情境。
  二、 2017~2019年全国卷书面表达命题分析
  (一)研究对象
  文章研究对象选取2017~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即全国卷I、全国卷II和全国卷III第四部分写作的第二节:书面表达,共9道。
  (二)试题内容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17~2019年高考全国卷书面表达命题的体裁均为应用文书信或邮件类;半开放式命题;分值较大;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对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知识的介绍和传递,体现中国文化内涵,情感和正面价值观;具有较真实的书面交际性;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
  接下来文章将从高考评价系统的“四层”——“考什么”的角度,窥视以上话题的命题技巧和价值导向。
  (三)基于高中英语教学“四层”分析2017~2019年高考书面表达
  1.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
  从以上表格可得知,近三年全国卷的书面表达所提供的主题语境均来源于人与社会下的两个大语境。其一,均涉及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这个语境体现了书面表达的交际功能;其二,文化、艺术、体育语境与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二选一,此语境体现了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功能。
  2. 核心价值
  英语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指考生应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视野,指考生应了解人类文明历史和世界发展动态,具有全球意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2017~2019年全国卷书面表达体现的核心价值主要是中国情怀,增强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且通过书面交际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3. 学科素养
  英语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在听、说、读、写和看五大语言能力方面,主要体现了读和写。全国卷的书面表达命题提供一段指示性材料,让学生在常见的具体语境中整合性地运用已有语言知识先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意思,使用书面表达创造性地表达作者观点与意图。
  在文化意识方面,所提供的材料和要求均来自中国文化,增强学生的对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思维品质方面,书面表达考查语篇写作,完成的语篇,无不体现学生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与创新性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要想写好一篇书面表达作文,必须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使自己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实现书面交际。
  4. 关键能力
  书面表达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体现在内容、词汇语法、篇章结构和写作规范。反映这4个要素的英语科书面表达能力应具有以下特征:内容完整并且清楚、合理,逻辑性强,符合写作目的与情境;词汇和语法结构多样并且使用准确、恰当;整体结构清晰,句间和段间衔接有效,意义连贯;单词拼写正确,标点、大小写等符合规范。这是任何一篇书面达标对学生的稳定性要求。
  5. 必备知识
  英语必备知识主要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语言知识,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五个方面。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方面指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相关的发明与创造;精神方面指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全国卷的书面表达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词汇、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对文化知识的考查一律体现在其精神层面的相关内容。
  三、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关于书面表达的教学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选取主题情境,融入写作教学
  根据以上研究发现,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主题情境皆为“人与社会”,即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为基础语境,考查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以此体现英语学科素养的交际功能。高考书面表达命题离不开这16个主题意境,这为英语写作教学的选材提供了主题来源依据。
  因此,在书面表达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可围绕“人与社会”主题——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会与文化;科技与技术四个主题群下的16个主题意境选取写作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有目的地应对高考试题对学生的考查。   (二)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高中英語核心价值主要包括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为了增强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视野的考查是为了让考生了解人类文明历史和世界发展动态,具有全球意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在应用文书面表达命题发现,高考全国卷应用文考查要么体现中国情怀,要么体现国际视野,主要为中国情怀,兼有跨文化交流,这进一步体现了书面表达的交际性功能。
  因此,在关于书面表达的交际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在中国文化知识的相关英语表达进行大量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较好地运用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传播中国文化,进行跨国际交流。
  (三)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发挥创造性思维
  高考评价体系“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书面表达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最集中的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写作思维非常狭隘,拓展能力明显不强,即体现了创新思维缺乏。
  鉴于此,在书面表达的教学中,教师亟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升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导图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知识体系,建构学生思维框架的一种很好的开拓学生思维的方法,因此,建议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增强必备知识,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对学生必备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从而进行交际。必备知识就好比建楼中的一砖一瓦,书面表达就好比一栋已建成的楼房。如果没有质量过关的砖瓦,很难建造出一栋质量过关的楼房。所以,在书面表达写作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必备知识储备——词汇和语法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关键。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学生掌握的词汇和语法并不少,但在书面表达写作中却很难灵活地运用和流畅地表达,这是目前书面表达教学中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建议,可以将语用能力的培养多方位融入日常教学中,而不仅限于写作教学,以此激活学生的词汇库,使学生运用其语法基础,提升书面表达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勇,赵静,等.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J].中国考试,2019(12).
  [2]陈康,吴泓霖,等.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作者简介:
  蒋冠瑞,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一中。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是启发学生逻辑思维,建立推算理论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深入灵活运用创新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旨在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将被动的传统接收式教学转化为自主学习探究式,是契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推动数学知识的切实掌握和拓展、提高和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群体需求,合理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多途径地准确引导学
摘 要:随着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线上教学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从教育模式上看,线上教学相较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而言,可能还不是一种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可因它不受时间与空间制约,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发现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适合用线上教学的模式,尤其是小学生,以他们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而言,知识的构建
摘 要:高中新课标中强调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其素养,在高中数学中代数和几何这两大模块都需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文章主要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针对教学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具有更大的理解难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方式能够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降低教学的难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也承受着较大的改革压力,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化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化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比较困难的。文章阐述了初中化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并就提高初中生化学自学能力提出了  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对策  一、 引言  自
摘要: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能力要求,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另外语文教学还肩负着文化教育的重要责任,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视典型篇目的精神阅读,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铺垫,但受限于语文阅读素材的不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没有得到足够的养成。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阅读量的增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豐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内容
摘要:随着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教育的地位也日益提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对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自主发展更加强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而体育教学是健康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核心素养也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文章主要对核心素养新要求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
摘要:模型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方式。从广义的层面上讲,数学教学即数学模型的教学。而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模型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更好的学习数学,促进数学学习效益的提升。对此,文章简要论述了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育学规律,并以《因素与倍数》一课为例,对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课
摘 要: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职业学校应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关注他们审美修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公共艺术(美术)课是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程的师资建设、学情现状、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推进策略:一是通过内培外引,提升师资配备的合理性;二是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立足实践应用,体现职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关键词:理论知識;鉴赏兴趣;鉴赏方法;创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沃土之中,诗歌是一束耀眼的奇葩,它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需围绕高考出题意图,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更具有针对性。目前新高考形式下,“一核四层四翼”的整体架构已经明确了命题方向。而传统以课本为纲要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历史迁移学习能力培养不足,导致学生做题时难以从课本延伸课外知识,缺乏对历史思辨和总结的能力。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需审视出题人意图,结合多变的历史素材分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扩展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开展知识框架总结,针对不同历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