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怨没出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现在70多岁,也到了“老眼平生空四海”的年纪,很愿意把我这一生对很多问题的总结、经验、看法告诉大家,尤其想使年轻朋友能够对这个世间多几分了解。
  譬如,我觉得有一种人生态度是我们可以避免的:抱怨。你会抱怨是因为你心有不平,觉得人生遭遇了不平等。其实抱怨大可不必,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平等的。不平等是一种正常现象,在不平等里追寻自己的前途、实现自己的价值,倒是有意义的。
  《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这个大官在中间坐着,丫鬟们站在旁边。为什么丫鬟的块头比韩熙载小这么多?这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画中人物的大小比例不是由生理结构决定的,而是根据身份、地位决定的。地位高,人就画得大;地位低,人就画得小。
  最近摩洛哥的兰尼埃亲王死了,活了82岁,很高寿。他娶了美国有名的电影明星格蕾丝·凯莉,王子配绝世佳人,算得上是美满的婚姻。可是结婚以后呢,也不过如此,后来死拖活拖,格蕾丝出车祸死了。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也是这样,戴安娜如花似玉,漂亮得不得了,可是两个人的婚姻没搞好,最后戴安娜也出车祸死了。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证明什么?人生是不平等的,有的男的生来就是国王,有的女的天生就长那么漂亮。再看莎拉·布莱曼,全世界有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为什么她的声音这样好听?为什么上帝给了她一副好嗓子?不平等嘛。还有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40出头可以当上美国总统,掌握那么大的权力,可是最后怎么样呢?挨了一枪,不治而亡。人生就是这样不可测,不平等。
  战后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从57岁到69岁一直倒霉。他是科隆市市长,当几乎整个德国有头有脸的人都向希特勒屈服时,他不买纳粹的账,结果两度入狱,妻离子散。出狱后,他的电话被监听,邮件被检查,存款被冻结,但他还是艰难地活了下来。最后纳粹失败了,英美军队开到德国,希望找一个有头有脸没有跟希特勒合作过的人,一直找不到,几乎人人都跟希特勒合作过,只有他清白,虽然69岁,但仍做了联邦德国总理。人家问他为什么这么老了还不退休。我替他回答,在希特勒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你们飞黄腾达,我倒霉,那时候我退休过了。
  所以我说,人生的不平等是正常的,但这并不是宿命论,也不是说我们要认命,而是当你遭遇不平等时,当别人的情况比你好时,你能够坦然面对,而不是抱怨什么。
  过去英国有一种咬熊游戏,一头熊用铁链子绑着,链子钉在地上,让几只狗去咬这头熊。熊本来可以咬过狗,但是它被绑住了,它在一种不公平的情况下,面对狗的进攻,最后当然会被狗干掉。可是我很欣赏熊的精神,它并没有放弃反抗,一批狗来了,它把它们打败;又一批来了,它继续战斗,直到被狗咬死为止。就好像我们看西班牙斗牛一样,牛在一种很不公平的规则下被人干掉,可是牛还是要挣扎,要反抗,即使反抗也没有用。
  我们在人的社會里也常常会遭遇这种情况,问题是你在这个不公平的规则下跟别人玩,会不会玩得很英勇、很有尊严?在不平等的状况下,你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看出你的真本领。
  我喜欢一部老电影《北非谍影》,讲乱世里一对情侣因为一个小误会分开,后面两人在一个偶然的场合重逢,可是这个时候女的已经有了新的男朋友。在躲避纳粹的追捕的过程中,男的弄到两张通行证,拿了就可以远走高飞。最后,他把这两张救命的证件给了这个女的和他的情敌,让他们活命。这很像狄更斯《双城记》里的故事,把情敌从牢里调包出来,自己替情敌死掉。又像《隋唐演义》里的那些好汉,大家被骗到城里,忽然发现城门口的千斤闸放了下来,每个人都跑不了,这个时候英雄好汉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千斤闸,让其他人赶紧跑,结果自己被压死。
  人有的时候要用一种近乎悲壮的情怀来面对人生,当这个环境变得“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时,你怎么样面对?当年台湾有一段白色恐怖时期,我的女朋友一个一个远走高飞,我没有离开。美国在台的代办高力夫先生曾给我写信,希望我访问美国,我没有去。我的姐妹们住在美国,他们不希望我留在台湾,替我申请到美国公民的名配,可是我没去。后来因为我的女儿李文生在纽约,出生证上爸爸的名字是李敖,可以把我办到美国,我还是拒绝。
  我看着别人一个个远走高飞,我没有离开,这是我的选择。我觉得人生“不平则鸣”有骨气,“不平则怨”没出息。怨,在我看来是弱者的表现。我不怨也不走,我要留下来发出我的声音。
  选自《意林》
其他文献
昆曲《烂柯山》,由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演绎而来。这出戏中所包含的人生意蕴,令人观后唏嘘不已。耐人寻味的是,甫一开场,一脸颓相的朱买臣就来了个自嘲式自报家门:穷儒。别问自己究竟是谁,一个穷字折煞了风头。还有《十五贯》。市井无赖打扮的丑角一出场,便承认自己是个能骗就骗、得偷就偷,名叫娄阿鼠的流氓。至于其它剧目中公开称自己是贪官、庸医或青楼妓女的,更比比皆是。这,恰恰是昆曲的自报家门程式“说破”。说
我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获得与日俱增的各式古物藏品,在斋室灯光下独自把玩,从中领略鉴赏的愉悦?是坐拥奇珍,秘不示人,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亦或是期待成为声名远播的大鉴赏家,获取藏家众星捧月般尊敬的荣耀?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收藏之路其实是充满苦涩的,只要你一不留神踏上了收藏这条不归之路,你便注定从此心灵备受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得意与懊恼的无尽煎熬。收藏具
关于择业问题,应从主观客观各方面来审量一下,或偏治学,或偏治事,治学治何种学,治事作何种事,来得一决定,向前努力。关于择业问题,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有两个:一是从自己主观一面出发来决定。看看自己最亲切有力的要求在那点;或对于什么最有兴趣。如自己对于社会问题、民族危亡问题之感触甚大,或对于自己父母孝养之念甚切,或对家庭朋友的负担不肯推卸,……这些地方都算真切的要求。兴趣即是自己所爱好的,方面很多,自己兴
我因为号召中国发展高密度城市、小户型住房、使用公交,最近在微博上遭到一些80后、90后的围攻。大家众口一词地质问:“教授,凭什么你在美国住大房,却要我们住小房?”我忍不住回嘴:“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中国土地资源紧缺,中国不是加拿大,一般人在中国就要住小房。你不喜欢,就去加拿大。”其实,更不中听的话我还没有说:“为什么我可以住大房,你只能住小房?因为我在美国当教授。你小年轻什么都还没干,凭什么轮到你
我十一岁那年冬天,父亲去世。母亲仿佛并不悲伤,镇定自若地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她便和以前父亲在时那许多个日日夜夜一样,每天早晨天不亮起来烧热气腾腾的饭菜,然后下地干农活、喂猪和鸡,直忙到晚上才有时间坐下来喘一口气。心底里,我认为母亲的表现就是无情。母亲一向是个善良的人,没有了父亲,我才发现母亲身上有很多我不了解的部分。失去父爱的悲伤和对母亲的怨气,让我整日郁郁寡欢,和母亲之间的话也越来越少。有一次,我
现在,某些保健产品营销的对象是像我母亲一样的老太太,她们年龄已经过了七十岁,身体依然硬朗,经济条件不错,容易轻信,心软,想多活些日子,被骗点钱也无所谓。我常劝母亲不要相信推销员的话,什么东西一旦被吹得神乎其神,那一定有问题。尤其吃的东西,千万不要乱买,不要相信广告,否则花了钱舍不得不吃,吃下去,没什么用还好,真有什么副作用,麻烦就大了。母亲总是相信说明书上的话,她戴着老花镜,找来找去,尋章摘句,终
不知是不是因为老了,开始喜欢回忆。那袅袅婷婷的炊烟,飞飞扬扬的柳絮,放学后一起回家打打闹闹的孩子,以及夜幕降临空气中弥漫着的烧过的柴火的味道……就这么活生生地、毫无预兆地骚扰着你,让你无可奈何却又乐在其中。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记忆,觉得它像金属,铿锵有力而又棱角分明。我们村最大的特点就是排子房。顾名思义,排子房就是所有住家不会杂乱无章地凌乱分布,而是户临户,家挨家,整整齐齐,排排分明。正是这一排排的
在我极小的时候,什么事都懵懵懂懂的时候,我就很想有爱情这一桩事。我变的多情而忧郁。这完全是一个原因造成的,那就是孤独。爱情是我愚蠢的少见识的头脑里唯一可想象的奇遇。但是,我们对奇遇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假如我们能互相鼓舞,或许还能有所发展。而我们都又脆弱又胆怯,我们虽然有好奇心却没有牺牲精神。而我这个人又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生活在与生俱来的孤独之中,当我刚刚读到爱情这字眼不久,我就开始
每当听到《父亲》这首歌,我眼前总会浮现出父亲那慈祥的脸庞,那躬身拉车的背影。我就想对着天空说:“父亲,我想你了,你在天堂可听的到?”我父亲是个农民,八岁时离开了祖母,在苦难的旧社会,历尽了人世的悲苦。他没上过学,不识字,苦难的生活造就了他坚强乐观的性格。从我记事起,他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拿最高的公分,给一家人多挣一点口粮,在生产队劳动时,他总是干最苦最累的活。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油坊做油时,大冬
今天的情人节本没打算有什么“动作”,接到好朋友的邀请,我们老夫妻俩前往一家新開张的火锅城小聚。在饭局上,老伴当着大家的面,再次提到去年她生病在省城住院期间,我白天忙前忙后照顾她,晚上在她病床前的椅子上将就了二十多个夜晚的情形。看着她满脸幸福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四十多年前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在上山下乡期间,我们从相识、相爱直至走进婚姻殿堂,经历了八年苦苦相恋,硬是靠着坚定的信念,一起与当时的偏见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