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维塔耶娃:无手之抚,无唇之吻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和萧红之间,我喜欢张爱玲,阿赫玛托娃与茨维塔耶娃之间,我喜欢阿赫玛托娃。总的来说,我偏爱理性健全、低温冷感、优雅缜密、非艺术性格的类型。茨维塔耶娃对我来说太灼热和颠簸了,看她的回忆录简直会被灼伤,甚至一到别人转引她的时候,文字都会立即升温。茨维塔耶娃又特别喜欢破折号,每次都读得情绪起伏,激烈暗藏,好像一个言辞激动到喘息不止的人——通常,只用句号和逗号的人直白确定,让人觉得放心;省略号太多感觉气势不足,丢下含糊的词义就跑了;全是长句读得累,全是短句信息碎。张爱玲是把长句用逗号剁碎了,读得不吃力信息又能落脚。
  也许正如茨维塔耶娃自己所说,她的体内有两个人,一个传统的俄罗斯妇女和一个浪漫的波兰贵妇人。她憎恶日常生活,可是,也正是她,恪守妇职,带大孩子,并无逃避。她和阿赫玛托娃坐在一起就是静物画边上的一个演员,一个安静凝神,一个容器很浅,处处会把自己波出去,有点儿表演人格。
  茨维塔耶娃长得五官粗硬,烟不离手。和一般女性不同,她喜欢丘陵,讨厌泥沼;喜欢野葡萄灌木丛,讨厌切花和花盆里开放的一切。阿赫玛托娃纪念她的诗里称她为接骨木——我特地跑去查了一下接骨木的图,原来它是忍冬科,浆果成熟不是平稳结果而是爆炸式的,从安静的翠绿中突然爆发出成熟响亮的烈焰。再想想茨维塔耶娃:她诗歌的张力、韵脚的爆炸性、移行的攻击性、那黑暗中的力量,正像女诗人那蹈险而来的诗行。这就是一个女诗人对另外一个女诗人的成像和敬意。
  她喜欢攀登山脉,然而对无论徒步还是泅水都不能战胜的大海则无法欣赏。她有一句关于大海的甚为有名的话:“我不爱大海,我无法爱,那么大的地方,却不能行走。”她的爱情诗也像是战鼓:“我要从所有的时代,从所有的黑夜那里,从所有的金色旗帜下,从所有的宝剑下夺回你。我要从所有人那里夺回你,我要决一雌雄把你带走。你要屏住呼吸。”——多么彪悍的英气,勇敢的宣言!然而茨维塔耶娃真的配置了一个刚猛粗糙钝感力强大的内核吗?其实她胆小到连过马路都害怕,甚至她的感情途径都有某种男性化的生硬而涩滞的热情——她非常穷,别人接济她,给她的女儿买了童车,她不能当面表达谢意,可是有一次一个小偷溜进屋里偷东西,她没戴眼镜把他当成了一个朋友,拿自己仅有的胡萝卜茶来招待他。她接杂志社的稿子,只因为听说对方的编辑部所在地曾经住过莫扎特。非常的任性,意气行事。“我……总是从爱(即对各种声望的爱)开始并且以了解而告终。”她天性易激动,激情启动成本太低,总是用想象力夸大和美化对方,继而幻灭。这差不多是她与所有同时代人的交往模式。这种热烈夸张的想象力在她的散文里也满溢着,她谈音乐,写每个音符都洇开了信息爆炸式的行文,和她比,纳博科夫和于斯曼都弱爆了!
  阿赫玛托娃自然是一生眼瞎,专遇烂人,以至于被楚科夫斯基指为“她专爱上抛弃她的男人,在这个领域无人可敌”。茨维塔耶娃的路径又不一样,她把很多东西称之为自己的朋友,幻想破灭了就分手,她的爱一向是“以永别,以决裂,而不是以结合相爱”。她只爱能被表述的东西,而不是具象的,有形状之物,包括她的爱情。比如和帕斯杰尔纳克十六年的通信,却只匆匆见过一面,承载爱情的,始终是抽象的语言而不是具象的生活,是高悬的美术而不是日常使用的器皿。她给里尔克写信说:“我不活在自己的唇上,吻了我的人将失去我。”“爱情只活在语言中。”她追求的是“无手之抚,无唇之吻”。她怎么谈恋爱呢?说实话我也很费解,她太穷了,生活极度清贫,衣服是借来的,数月不能洗澡。我很喜欢她的一首诗,叫《桌子》:“三十年在一起,比爱情更清澈。我熟悉你的每一道纹理,你了解我的诗行。”这桌子是她的(或许是)唯一的始终不渝的恋人。她的骄傲和被宠溺都在诗句里,而她也深知自己的文字魅力:“有些人是石头做的,有些人是泥做的,而无人像我这样闪耀!”——这话如果放在一个庸常之人身上,那狂劲会让人生厌,但是茨维塔耶娃用来简直有点儿悲壮,因为她也知道“人们爱我的诗歌,争相传颂,可是他们对我本人的爱,却那么少,那么无精打采”。
  吉皮乌斯写别雷,说他是被天才的箭射中了,帕斯杰尔纳克说波洛克“他一开口,就像两扇大门打开,市声涌入,这个城市就通过他的嘴在介绍自己”,茨维塔耶娃自己说:“创造的状态是什么?谁栖居在你身上?你的手不是你的,而是他的执行者,他是谁?他是想通过你造成的。”在茨维塔耶娃的命运和才能中,充满了这种“被执”的味道。或许,某一种类型的才子才女,就像产麝香的雄麝和拉出猫屎咖啡的猫,是一种通道和载体,所以,人们对她的精神分泌物爱得发狂,却对她的本体爱得零星稀落。
  她一生孤独 ,无论是在感情还是文学坐标上。她从未加入过任何诗歌流派,在欧洲被侨民文艺圈排斥,回俄国更是完全跟不上铿锵音节。她寄居的地方连门都没有,挂着布帘。她对利季娅说:“我只剩两百块钱,如果我能卖掉我的毛线就好了,我什么也不会做。”
  茨维塔耶娃上吊身亡——她在文字和非文字层面上是两个人,她一直用文字层面的那个自己抵御和托起非文字层面的那个自己。最后,她无处可躲,只好躲进了死亡:“她把头伸进绳索,就象埋到了枕头里。”她说:“我不想死,我想消失。”
其他文献
"微课+导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影响重大。文章解析了"微课+导学"模式的基本内容,阐述了将微课与导学案进行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在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
摘 要:英语学习在初中很具挑战性,教师引导占很重要位置,如果几个重要环节出了问题很可能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当,从而形成厌学情绪,所以,交流几种处理方式很有必要。  关键词:门槛;记忆训练;阅读场景  中学英语学习,既是英语学习的真正开始,又是良好习惯的形成时期,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都有很多关键环节需要认真对待,并找出相应策略,当然,教法和策略是多样性的,也是应该有针对性的,仅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