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效作业提升教学价值打造灵动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通过作业布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作业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家长也会根据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应该合理有效编排作业,充分利用各类作业本,精心构造作业方式、题量,扎实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有效进行语言训练,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思,减少课外所花的作业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价值,形成灵动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有效作业;教学价值;灵动课堂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中存在的现象
  (一)形式抄抄背背
  小学正是识字高峰期,为了让学生记住生字,老师普遍采取的做法就是抄写,简单粗暴。大量的抄写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高段教学中因为大量课外辅导资料的介入,老师没有重点选择、精心挑选内容,以至于使学生做着好几本同种类型的资料。重复机械的题目内容让学生昏昏欲睡,正确率极低。一些课文需要背诵记忆的段落,老师也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强行让学生记忆,让孩子们提到背书就痛苦不堪。
  (二)要求标准统一
  现今作业的布置都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希望学生能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所以作业也是统一布置。好的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又很难达到这个要求,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今又增加了一些网上作业,微信、各类学习APP形式的介入,会使一些家境有困难的孩子无法完成作业,还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同时这些作业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让家长有苦难言。
  (三)数量额外加压
  有些家长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依然不放心,生怕孩子落后,于是对孩子不断施压,除学校练习本外,自己又买了好几本《一课一练》《同步阅读》等,让孩子们做做做,变相的施压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学校为了减轻作业负担,设置了无作业日,但是在这个无作业日里,很多孩子的家长自己布置作业,学生说还不如有学校作业,无作业日形同虚设。
  其实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在的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大量机械作业、不合理作业的布置,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成为解题机器。学生对作业毫无兴趣可言,为应付而做,为考试而做,为父母而做。那么如何使学生既能学好知识,又能减轻负担,通过有效的作业形成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呢?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作业的策略
  (一)优化记忆过程,減轻抄背负担
  根据心理学编码原理,在语文抄抄写写、读读背背的环节中,我们教师最要做到的不是布置机械重复的抄写背诵作业,而是应通过语义认知来了解字的意义,理解文章内容,这样的记忆才能事半功倍。
  如,教学形近字“日”和“目”时,我们可以这样比较:“日”就是太阳,天上的太阳只有一个,所以用一横,而“目”代表眼睛,人的眼睛有两只,所以用两横。把机械的笔画用与生活对应的情节结合起来,让学生记忆更深刻。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乌黑,所以“乌”没有一点。同样,同音字的教学更要理解字词的意思。如:辨、辩、辫这三个字教学时,老师完全可以把中间的部件拿出来重点辨析。与说话有关的,中间就是言字部的辩,如辩论;与编织有关的,中间就是绞丝部的辫,如小辫子;与内心思考有关的,中间就是点撇,如分辨。
  教师在每一节课的字词教学之前,要充分考虑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比较每个字词的音、形、义,分析出这个字的难点是音,是形,还是义,抓住重难点,找准突破口。如果抓好了字词教学,那么作业中的巩固抄写就可以减少,有些已经掌握的就不用抄写。当抄写完成后,再次的检查听写也很重要,时间应放在第二课时的开头,这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课堂上集体完成。
  同理背诵也是如此。如:课文《桂林山水》,这是一篇经典课文,里面优美的词语、严谨的结构都是孩子们学习的优秀范文,所以背诵记忆也不可避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色,通过词与句子教学想象画面,并且勾画出第二、第三段之间结构相似的句子,给学生提供背诵的框架结构,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有效编排,为后续作业打下基础。这样学生对这些枯燥无味的背默作业也能兴趣昂然了。
  (二)优化作业过程,边讲边练学以致用
  课堂是教学知识的重要阵地,老师对课文精彩绝伦的讲解,学生积极投入地学习,但总有一些遗憾,在大量动嘴、动脑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动手,在课文讲解阅读的过程中,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让作业变为真正的课堂作业?边讲边练的做法更能学以致用、及时巩固,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也是有效反馈、因材施教的重要参照。
  例如,在教学《燕子专列》一课中,“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一段话是课文的重点句子,是整篇文章的阅读着眼点。围绕这一段,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在瑞士政府的呼吁下,瑞士居民们也都行动了起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他们寻找小燕子的句子。
  生:默读,勾画。
  师:来,读出你画的句子。仔细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这个寻找燕子的过程容易吗?
  生:不容易,因为天气很寒冷。有漫天飞舞的大雪,非常冷。
  师:你看到过漫天飞舞的大雪吗?有什么感受?
  生:冬天看到过,天很冷,都不想出来。
  师:是的,能读出这种艰难的感受吗?
  生读。
  师:是呀,雪花漫天飞舞,道路都已经坚硬无比,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瑞士居民们依然走出家门寻找燕子。拿出笔,让我们再读这段话,圈画出表示瑞士居民们动作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生读,圈画)
  师:画好的同学请举手,读给大家听。读着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瑞士居民们此时心里很急,所以他们不畏严寒走了出来。
  生:瑞士居民们非常着急,他们想救燕子。尽管天气寒冷,他们还是出来了。
  师:寒冷的天气怎能阻挡居民们寻找燕子的脚步,一起读——
  生齊读: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再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体会到了居民们的热情?
  生:纷纷。说明走出家门的人很多
  生:四处。说明他们找了好多地方。
  当这一环节完成后,我们可以及时进行课堂作业本里的配套练习:
  从完成的效果来看,效果颇佳,事实证明,阅读教学中,将讲与练合理有效地渗透其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教师也教得比较轻松,着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不必再为学生课后的练习费心。
  除了阅读题外,在课堂作业中,在每课的最后经常会出现小练笔一题,有时是课文的总结,有时是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最后说的基础上,当堂练笔,有指导地完成,既减轻学生习作的负担,又能帮助他们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优化作业形式,重视巩固延伸
  课外的作业更应注重形式和内容,教师不妨改变一下单一的文本作业形式,从大语文的角度来看待课外作业,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荷花》一课教学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找两首描写荷花的古诗,用钢笔认真地抄写下来。
  2.在古诗旁画上荷花不同的姿态。
  3.读一读这两首诗,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完成其中的一项或者三项都完成。
  又如,学完“名人的故事”这一单元后,我又请孩子们去收集一些其他的名人故事,在课堂上进行介绍,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名人的动人事迹和优秀品质。像学完课文《西门豹》后,我让孩子们进行课本剧的排练,可以按照课文中的,也可以自己进行改编,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他们认真排练,有声有色地表演,对课文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但课外作业也不能放得太开,也要重视知识的巩固与强化。每单元结束后,编写一份单元试卷是孩子们最受欢迎的作业,准备好答案,试卷还让学生挑选着做,在出试卷时,既巩固了这一单元的知识要点,又满足了学生当小老师的欲望,使他们自信心爆棚。
  (四)优化作业层次,注重体现差异
  “分层作业”值得学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所以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不要横向比较,需要看到纵向发展,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跳一跳”有所得,让他们都能有成功完成作业的喜悦,这样的心理感受会使孩子们产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一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老师完全可以放弃抄写等机械性作业,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灵活有创意的作业,激发孩子们向更高层次的探索。对于一些中等生,作业的布置可以紧扣课文及学段的知识点,适当地迁移练习,扎实巩固课文内容。对于一些学困生,就要在简单的字词上下功夫,认识生字,学会理解,搞懂课文内容。
  比如,在上完《女娲补天》这一课后,我设计了以下几类作业,让学生任选完成。
  第一类:抄写女娲为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牺牲的词句。
  第二类: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第三类:搜集女娲补天的其他说法,了解古人对女娲补天的思考。
  三类题分别体现着三个层级,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使学生都能体会到作业的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业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内化知识、外化素质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总之,语文作业的布置,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背诵一段课文就解决了,更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关注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摘 要:善于幻想是儿童的天性,而童话就是为儿童打造出的一个神奇的国度。童话里的人物活泼生动、情节离奇、语言通俗易懂,童话的这些特征都深得儿童的喜爱。童话作为儿童的一种精神食粮,能够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现行小学课本中也选进了大量的童话作品,合理地使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才能发挥出童话特有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也是童话教学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之上,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如今可以说是十分的重要,能够让逻辑性、抽象化的数学内容越发的生动化,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了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其价值,就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优化  在信息技术到来之后,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技术以及设备也开始进入小学教学课堂,尤其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更是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形
一、雷达图在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中的应用  这里提出的多元评价方法——雷达图(RadarChart),实质是一种数据表征的技术。具体制作方法如下:若有N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则将整个圆(360度)作N等分。每个等分位置划一条半径,构造成N个数轴。然后,在每一单向轴(每个评价指标)上根据水平级数进行等分;对每个样品来说,分别将N个观察值点映射到相应轴的位置上去,连接起来,就成了这个样本点的雷达图。本校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困扰着广大语文老师,学生更是谈作文色变。的确,学生的习作要么空话套话连篇,要么轻描淡写,对于这一普遍存在的通病,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经常反思和探讨。在此谈几点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巧用教材,活学致用  语文教材是教师执教和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凭借,也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托。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从而扎实有效地进行语用教学,不能“贪大求全”,只求
记忆里的很多美好或许只能回忆,再想找到当初的那种感觉,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比如麻糖。  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巧克力软糖,没有奶油冰淇淋,更没有炸鸡腿。孩子们能够从麻糖匠那里切下一小块麻糖,便是再甜美不过的幸福了。  儿时的麻糖,是一种用麦芽发酵熬制而成的糖,颜色白中带黄,如果制作得足够好,也有白如雪的。麻糖味道纯甜,黏性极强。如果在麻糖的外面再洒上一层芝麻,味道便更香了。  “叮叮当!叮叮当!”儿时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成为学科教学的重点。而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它很好地弥补了单篇文本教学量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群文阅读;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尤其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可有效
某天晚上,和男朋友走在路上,看着夜市上不少人来回穿梭,吃点这个、吃点那个,最火的是15元一位的自助小火锅,大家吃得开心。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这些味道不好、还不干净的小火锅呢?  后来想想,我曾经某段时间也很喜欢吃夜市,觉得那里好吃又实惠。由此想来,我的经济能力提升了不少,已经很久不吃夜市小摊了,以至于都快忘了当时的感觉。  但是,无论经济能力怎么提升,或者境况如何改善,大多数时候还是会觉
“我们的班主任付老师发明了一种魔力无边的秘密武器——乐学币。有了这秘密武器,其他班级的学生都对我们班羡慕无比,我们也因为这魔力无边的乐学币而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和动力。”一位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有了乐学币这样的法宝,孩子不论是大清早来到教室专心阅读,还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专心听讲,亦或是课后积极认真完成作业,或者是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甚至是乐于助人和乐善好施等都会积极完成。孩子们就好像被施了魔法
摘 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为首位,作为基础教育者,必须重视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学生的道德素养较之文化知识,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孝道;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从古至今它已经深深地嵌在人们的骨髓里,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液里了,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孝道是我国传统伦理观的重要部分,它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是为人子女应该自觉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 
近日,法国作家马克·李维携最新作品《她和他》在京举办读者见面会,这是他发表的第17部小说。马克·李维在受访时表示,“我是以视觉化的方式来写书的,我写出的是一种感受,如爱和孤独,这种感受可以跨越国界”。自出道以来,马克·李维保持着一年出一本书的节奏,作品涉及题材广泛,他讨论过友谊、爱情、历史等,而《她和他》则关注的是孤独,“其实在我这里,孤独不是新生事物了,我写的第一本书里讨论的就是都市青年男女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