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围棋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ji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天,儿子忙着看网络围棋大赛。我经常可以听见他的评论:“悠然淡蓝下得很稳。”或“海龙0318的实力比较强。”而我也跟着儿子知道了些网络围棋高手,如悠然淡蓝、海龙8318、无敌笨笨、劳而不获等,儿子不停地为中国棋手加油,为中国四位棋手闯入四强而欣喜若狂,对海龙0318最终失利没有夺冠很是遗憾。看着儿子对着棋盘指手画脚,评论得头头是道,不禁又想起他学棋的经历……
  儿子是5岁开始学棋的,那时老公坚持让儿子学围棋,说是能增长智力。正好幼儿园要办一个围棋加强班,我就给儿子报上了名。儿子几乎是一去学就爱上了围棋,每天回来都拿出围棋盘来摆。班里一共20个孩子,刚开始时,他表现平平。因为儿子的自尊心极强,输棋后就很难受,所以他没有80%赢的把握,就不跟别人下,棋力自然也就增长得慢。于是我也常开导儿子,让他把输赢的心理放下,慢慢地适应输棋的心理。
  那时,儿子也很倔强,每次和他爸爸下棋,输了后,就一边哭一边下,坚持下到底。老公并不会下棋,但大人总会比孩子考虑得周全。老公是决不会让着儿子的,所以儿子输得次数很多,哭的次数也多,但儿子坚持要下,直到赢了为止,慢慢地,他不仅能赢了他爸爸,而且发展到让子,直到老公不是他的对手。
  儿子就这样坚持着,半年以后,围棋老师说儿子突然开窍,一下子下得好起来。在幼儿园毕业的联赛中,儿子获得了第三名。好的成绩既加强了他的信心,又使他更热爱围棋。随着儿子对围棋越懂越多,我也知道了很多围棋的名词,也知道了古力、胡耀宇、孔杰等年轻棋手,于是我们家又有了新的话题,也经常讨论各项围棋比赛,评论一下各位棋手的水平与发挥。
  上学后,儿子每周去学三次围棋,都是下午放学后直接去棋院。这期间,他既要学好自己的文化课,还要在围棋上不断进步,也是很不容易的。我有时都觉得孩子太累了,想让他放弃围棋,但每次一谈到这个问题,儿子就会眼泪汪汪的,不肯放弃。他的围棋水平也在一天天地进步,由这个班里的第三到与班里的第一互有胜负。去年夏天,儿子去济南参加了山东省少儿围棋比赛,一是他在丙组中属于年龄偏小的,二是他第一次参加大赛,发挥不够好,最终在本组二百多名选手中,名列77名。对于儿子的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自从家里上网后,儿子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迷恋游戏。上网时间有限,所以他一般都是看看围棋比赛,或是自己在网上和别人下下棋。我想孩子一旦有了自己的爱好,他就会自觉地摒弃不良的嗜好。其实我并不希望哪一天儿子会成为著名的棋手,我只希望他有一种良好的爱好,丰富他的业余生活,陶冶他的情操,让他能品尝生活中一切的美好。
其他文献
我女儿8岁的时候,挑了一把100镑的2/4小提琴开始上乐器课。女儿练琴,我们从来没干涉过,一切都是从兴趣出发。学到三四级,老师推荐她上一个星期日音乐学校。这个学校费用很高,不过政府按照家庭收入给补贴,补贴非常高,所以有音乐潜能的孩子即使家庭付不起费用,照样可以上这个学校。女儿通过了考试,考的是潜能而不是当时的级别。这个学校成了女儿的第二个家,她喜欢那个地方,一帮挚友情投意合,一起演出,一起上课,一
来  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看看你和孩子心中想象的妈妈有何区别?  因为想被妈妈关注到就想有个大大的耳朵  因为不想被随便敷衍就想妈妈有个长鼻子  因为不想妈妈发火就想给她装个灭火器  ……  我相信这个小男孩对妈妈的抱怨是真实的  希望父母们不要哈哈一乐了事  可以问一问孩子:  你觉得爸爸妈妈有什么“讨厌”的地方?  你觉得有哪些事情会让你感谢妈妈?
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已成为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一变化,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树立绿
自从BBC播放了著名的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的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后,引起两国教育界的热议。对于英国的教育,虽说人们褒贬不一,存在各种质疑,但有一点至少可以肯定,那就是英国在教育上开放和学习的心态。  让开心的阅读温暖孩子一生  在许多英国人的童年记忆里,睡前亲子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他们的经典睡前程序就是:洗澡- 故事- 亲吻-睡觉。在英国,不管是学校、家里还是社区都有浓厚的阅读氛围。  小学里的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不断发展,对影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主旋律电影已经成为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主旋律电影的广泛传播可以很好地推动我国影视
“刘老师,最近发现孩子经常撒谎,孩子有问题,我们做家长首先要自我反省,是不是我自己品质上的问题呢?要是按遗传的规律,我和她爸可都不是这样的人啊!”家长会上,一位家长向我诉苦。  我对他们夫妻二人都十分了解,知道他俩人品都没有问题,不但如此,两个人都是圈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品行还是能力,都令人称赞。  以我的推测,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看到父母都很优秀,自知不能像他们那样优秀,只好欺骗父母,想得到一时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