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审美之境:刘大櫆与桐城散文学的转向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3839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刘大樾上继方苞的义法说,文道皆论.而重心落脚于文的一边。他将文章分为行文与行文之实两层,并将义理、书卷、经济降格为材料.将文学提升为能事,尤其突出神气音节的地位,壮方苞的义法引向了文学审美一端.为姚鼐的义理考据文章说及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说奠定了基础,是桐城祈、文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中国散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人民警察作为一线的执法人员,作为这个时代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