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你问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这篇文章充满问号?因为使你安慰的是沙漠某处地方藏了一口井,使知识美丽的是它在某处地方藏了一个答案。小王子如是说。偶然在图书馆借阅张大春的《文学不安》,读到作者为高阳离世感到难过,继而论及高阳一直得不到恰如其分的评价。归还《文学不安》以后,想起家中有一本高阳的《翁同龢传》,五百多页,放了两年多,总是提不起劲去看。后来买下莫言的《红耳朵》,看罢莫言的自序"雪地里的蝴蝶"后,再翻开意图为历史人物翻案的《翁同龢传》,高阳在序文交代"为他(指翁)一抒难言的隐恨委屈。相对地,李鸿章、康有为之辈,我亦不能容他们逍遥‘史’外:尤其是康有为卖君、卖师、卖弟、卖友之罪,有我高阳在,他将无所逃于天壤之间。"说来豪迈,高阳的创作动机显然超越了"历史小说"范畴,可是,无论他的考证如何认真确实,他依然是一个写小说的人。莫言以雪地里的蝴蝶比喻为喜欢他的朋友,也许是他的自嘲或反讽,但高阳的知音可会比雪地里的蝴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