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在内容上互有交集,特点上相互补充。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进行探讨,提出了二者需要传播协调发展的理念、保障优质的师资队伍,完成体育教学改革,优化体育教学手段,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协调;发展
  就目前体育教学的改革来看,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间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应该要淡化竞技而多注重健身,认为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体育锻炼的水平,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锻炼的习惯,为运动锻炼打基础。可是在高职院校里若不让学生参加竞技运动又无法使体育运动拥有良好的气氛。还有另外一个观点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做到全面发展,既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还要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训练,使二者并存,两者都不应该偏驳。所以,如何处理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者二者的关系,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能够和运动训练互相促进与补充,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是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差异性
  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是指多门学科的运动员,在教练的指导下,双方配合的一个过程。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升运动员的项目成 绩所做的针对性的训练、对抗、战术分析、技术讲解等多项措施。体育教学是日常开设的基本课程,是体现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为了实现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目的,抑或为了完成某项体育任务所开设的一种训练渠道。既然二者都有最终的目的,说明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关系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相互性
  (一)内容上有交集
  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都是以体育学科为基础。如果从指导思想上来分析二者的关系,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为了实现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目的,抑或为了完成某项体育任务所开设的一种训练渠道。既然最终目的相同,且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在运动器材、训练场地、师资力量配备都有严格的要求,证明二者存在交集,完全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二)特点有所不同
  当然,如果从技术特点这个角度来分析,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特点有所不同,体育教学,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所开设的一种教学措施,这样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大众化的特点;而运动训练,在最终目的上,更突出,更直白。主要是通过对相关运动员或者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单一的需要竞技的项目,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或者在体育竞技中获得胜利,相比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更有针对性。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措施
  (一)建立协调发展的理念
  第一,教师群体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对于教师群体的协调理念来说,可以对学生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影响力,所以,要特别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二者互相结合的理念;第二,学生群体在整个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占了主体位置,所以,要特别培养学生的体育理念,让其明白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关系,并互相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增强其对体育教学的信心,更进一步的发展体育、热爱体育,将体育的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学生眼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在一些职业院校,个别体育教育工作者虽然专业水平很高,但是学历水平不高,受困于学历的纷扰,知识丰富,却无法经过畅通的渠道传授给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需要高职院校行动起来,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克服学历问题所带来的弊端。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教育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建设一直有实力的师资队伍。做好了保障工作,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就可以很好地融入一体。首先,高职院校应适当地引进高学历的体育人才。这些人才,不但有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能力,还具有很强的技术水平,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当然,如果学校有能力、有机会聘请一些退役运动员,或者邀请一些现役运动员来客串、讲座、指导,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其次,学校应当鼓励体育教育工作者不断走出去,通过自我充电,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学历水平。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崇尚健康阳光的体育教学理念,不蛮干,不赌气,不盲从。此外,还要通过当前的运动热门、时令节气,组织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接受老师的安排,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除了常见的跑、跳、投等传统体育项目,身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配备,有选择地开展篮球、羽毛球、足球、网球、台球、空竹等运动项目。
  四、结语
  总之,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教学,也要对其融入运动训练,使二者能够从实质上得到普及、提高。所以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两者间的关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參考文献:
  [1]龚成旭.对高职院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研究[J].运动训练学,2014(12):48-50.
  [2]杨清华.高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互动发展策略[J].时代教育,2014(24):32-33.
  (作者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自己参加第十四届云南省田径运动会的整个训练时期、比赛过程与感想和结果,本次的研究对象是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短跑运动员(甲组)四人,通过对本次参加比赛准备期的训练情况、比赛期的训练情况和调整期的训练情况的研究,寻找比赛时间的规律以总结运动员赛前安排的一般性原则和训练的结果。此次的比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参加比赛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所以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是会在一定程度上
汉末蔡邕《笔论》一文有言:“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这段话突出强调了一个词“如对至尊”。所谓“如对至尊”,就是要求学书者写字的时候心无杂念、认真对待。  对于这一点明末董其昌也有认识,他说:“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吾乡陆俨山先生作书,虽率尔应酬,皆不苟且。常曰:‘即此便是写字时,须用敬也。’吾每服膺斯言,而作书不能不拣
[摘 要]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本身就是对自然物象的抽绎概括,那么自然物象的美则包蕴于汉字之中,这便是书法在汉字的基础上与自然物象之美建立的第一层关系。但是书法不单单是造型艺术,它的艺术语言凝结了古人对生命律动的把握与表现,通过文辞、用笔、结字、章法等可以感知其中的情感意蕴。书法与自然的第二层关系就在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自然观中得到展开,而这种审美自然观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思想中。  [关
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驱动力,优秀的学校文化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安徽省合肥市阳光小学"温暖童年"学校文化的创建,在理论的成熟和实践的丰富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