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癌病3例报道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脑膜癌
  
  
  脑膜癌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症状无特异性,颅脑影象学检查多为阴性,易造成误诊、漏诊,下面就笔者所在科近年来收治的3例脑膜癌病患者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例1,女,29岁,于入院前1个月突然出现头痛、呕吐,很快出现耳聋及面部刀割感。当地行颅脑MRI检查未见异常,行脑脊液腰池引流曾一度好转,拔管后头痛加重,无法忍受,转来笔者所在医院。既往有直肠癌病史1年,手术治疗并化疗。查体:T 36.8 ℃,BP 120/80 mm Hg,神志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外展受限,视乳头水肿,神经性耳聋,双面部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征。颈部抵抗感,双侧克氏征(+)。入院后行腰穿,压力极高,在静滴500 ml甘露醇后测为180 mm H2O,外观清,白细胞计数3×106/L,糖2.5 mmol/L,氯化物118 mmol/L,蛋白0.51 g/L,丫啶澄荧光染色为阳性。诊断为脑膜癌病。患者入院第3天出现双眼失明,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很快又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遂自动出院,1 d后患者死亡。
  病例2,女,71岁,于1个月前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无发热。既往无重要病史。查体:T 36.5 ℃,BP 130/90 mm Hg,神志清楚,强迫头位。脑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颈部抵抗感,布氏征(+),双侧克氏征(+)。颅脑MRI示脑膜增厚。腰穿示压力200 mm H2O,白细胞5.0×106/L,糖3.0 mmol/L,氯化物112 mmol/L,蛋白7.0 g/L,胸部CT平扫示左侧周围型肺癌,诊断为脑膜癌病,明确诊断后自动出院。
  病例3,男,47岁,于20 d前出现头痛、恶心,无发热,镇痛药物效果差。既往有吸烟史。查体:T 36.7 ℃,BP 120/70 mm Hg,神志清楚,脑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颈部稍抵抗,双侧布氏征、克氏征(-)。颅脑MRI示未见异常。肺CT示肺部占位性病变,经进一步行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报告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后行腰穿脑脊液丫啶澄荧光染色为阳性。诊断为脑膜癌病。患者后行脑部放疗。在发病约2个月后死亡。
  2 讨论
  脑膜癌病亦称为癌性脑膜炎,是由于癌细胞在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弥漫转移,并可随血管间隙侵入脑皮层,故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主要表现在脑、脑神经、脊神经等3个方面[1]。可出现高颅压症状、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典型者可见强迫头位如病例2;多脑神经损害,如病例1。第Ⅱ、Ⅲ、Ⅳ、Ⅴ、Ⅶ、Ⅷ、Ⅸ对脑神经均有受累,有报道称视神经受累多见,脊神经受累可见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多发性周围神经感觉障碍等。由于肿瘤细胞侵犯脑膜,脑脊液回流障碍,脑脊液分泌增多,故可见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脑膜癌病并不是脑实质癌的转移,在颅内并无肿块形成,所以颅脑的影象学检查多为阴性,少数MRI检查可见脑膜增厚,但出现较晚。在脑膜癌病的诊断中,脑脊液的检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脑脊液典型的改变是蛋白增高,与渗出增多有关,如病例2脑脊液蛋白达7.0 g/L,糖及氯化物降低,与结脑颇为相似。若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胞核胞浆比例增大,胞核增大,偏向一侧)应进一步行丫啶澄荧光染色寻找肿瘤细胞。第1次脑脊液阳性发现者占40%,第4次可达90%,所以高度怀疑脑膜癌病的患者有时需反复进行脑脊液检查。由于部分脑膜癌病的发病早于原发肿瘤,易造成误诊、漏诊,故在临床上对有高颅压症状、脑膜刺激症状而影象学检查又为阴性,尤其是无已知肿瘤病史者,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脑膜癌病的预后差,自然生存率为2~3个月,治疗上主要以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为主。
  参 考 文 献
  [1] 胡风云,邵宏元,郭玲,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1):6.
  (收稿日期:2011-10-26)
  (本文编辑:王宇)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项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同时,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矛盾也日益凸显,土地资源显得更加宝贵,因此,必须加强土地利用的科学有效管理。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了土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确化。一、3S技术的运用(一)GPS测绘技术手段的运用现代测绘仪器和技术发展迅速,GPS测绘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患儿,男,8个月,因竖头不稳就诊。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无窒息史,新生儿期安静,混合喂养,吸奶无力,喂养困难,哭声弱,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孕期体健。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早期诊断线索和方法,选择合理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5月4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患者发病特点,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