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见到童小白的时候,我8岁,她10岁,我们刚刚入学,被安排做了同桌。我穿着粉红色的外套,戴着软软如棉花糖一样的帽子,像个小公主。而童小白却穿着用大人的衣裙改制的旧衣服,灰暗而肥大,脏脏的小脸上拖着一条鼻涕,看起来好邋遢。
童小白真是个古怪的女孩子,穿得脏脏的,字却写得很好看,乐于为同学写作业赚钱,走路左顾右盼,可乐罐、牙膏皮,甚至一枚生锈的铁钉都可以让她惊喜好一阵子。她说自己有个男朋友,是杀人犯正在逃亡中,一会儿又说是个蒙古人去流浪了,还说帅帅的政治老师是她老爸……总之她怪极了,几乎所有同学都不愿意和她来往,可她却毫不在意,自顾自地编造着:自己是在河上漂流好久才被拣回来的小孩,拣她的人家特别有钱。谁信啊,骗鬼吧。
她的故事,只有一个我最着迷,那是童小白在一个课间趴在我耳边说的:“阿璎,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爸爸不是政治老师,他住在一个叫重庆的地方,墙壁上每到夏天都会开出像小洗脸盆一样大的花朵,有时还会爬到他的窗前,香极了。”
只有这一次我没有揭她的短,追问她你爸爸不是政治老师吗?而是一脸向往地问:“真的有那么大的花吗?如果我也能看到就好了。”
“当然有啦,我爸爸每天都能看到,总有一天我也会去重庆,去看爸爸,去看花。”童小白幸福地笑了,笑容堆积在她的脸上,像开得饱满的花。于是,8岁那年,我知道了,童小白的爸爸在重庆,那里有一种脸盆大小的花。
2
课上,童小白给我传重庆地图的时候,被老师喝住了,那张破旧的地图从我的桌膛里掉到了地上,对我一向和蔼的老师板着脸,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掉出来了,作业本都被侵湿了,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为此我好些天不跟童小白说话,即使她百般讨好,主动帮我写笔记,买来的糖分我一半,音乐课上我独唱她带头鼓掌,我还是恶狠狠地对她说:“童小白,我要调座!”
童小白哭了,是那种没有声音的哭泣,她黑黑胖胖的小手绞在一起,眼泪在她脸上流过,淌出一条晶亮的小溪。
我强迫自己不去看她,我为什么这么为难她呢?是因为她害我被老师骂吗?是因为她是同学眼中的异类吗?是因为她的贫穷吗?是因为她是那么好欺负吗?我不知道。
如果那天放学时童小白没有往我书包里放一个纸包,也许以后的故事永远不会发生,我们就如同两条再也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一样交错而过,什么痕迹都不会有。
3
纸包里都是信。寄信的地址都是重庆市沙坪坝上龙湾路112号,是童小白爸爸的信。从那些信里我了解到,童小白3岁时爸爸就去重庆做生意了,从此一去不回。但我想她爸爸一定是个好爸爸,高大,年轻,甚至带一点政治老师的帅气,因为他的信是那么的吸引人,字迹也很清秀,他告诉童小白有关重庆的一切,即使是枯燥的地图也有3种不同的看法,正着看像“人”字,旋转后像传说中的神兽“麒麟”,翻转过来看像“山”……我想那天童小白给我递地图,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不需要多余的话,我和童小白无声地和好了,我送给她一本信纸,她送给我一大沓邮票,都是她小心地从信封上撕下来的,上面都无一例外地盖着重庆市的邮戳。童小白一直在攒钱,她说等攒够了,就去重庆,还问我去重庆的火车票要多少钱。我去问妈妈,妈妈说怎么也得两百块吧。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童小白。童小白绝望极了,两百块,真的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她手里的角票还不够十分之一呢。
但是童小白很快就振作起来了,拼命地帮别人写作业,还约我在放学的路上一起拣可乐罐,她央求我:“阿璎,等我去了重庆,一定给你带好多好多好东西回来。”而我只是跟童小白约好,从重庆回来让她带一朵花给我。然后,我就一心一意地等待着童小白去重庆的日子。
4
如果不去童小白的家,我也许永远都不会真正理解她,为什么她总是那么脏,为什么她总是穿旧衣服,为什么她总是自欺欺人地说自己家里很有钱。
那是一个被称为“棚户”的地方,在远离城市与繁华的角落,用木板搭成的沿街小屋,脏乱而相互拥挤着,到处是垃圾和狗,公共厕所臭气熏天,无所事事的人们坐在胡同口晒太阳,路边挨挨挤挤着杂七杂八的小店。
童小白的妈妈是一个肥胖的中年妇女,我看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吃力地将门口的蜂窝煤夹到小桶里。一看到我,童小白的妈妈就跑过来,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亲热地拉着我的手:“你是阿璎吧,这么冷的天,快进屋暖暖。”她的手就像砂纸,被她握过的手痛痛的。
对于我的到来童小白显然很兴奋,领着我去看邻居家的大黄狗,西屋的小花猫,她显然没有注意到我不太自然的表情,对于这个陌生的环境,我有一种莫名的恐惧,那些衣衫褴褛的幼童,那些眼角浑浊的大人,那些藏污纳垢的角落,似乎潜藏着无数传播疾病的病毒,随时都会扑过来,让人避之不及。
我对童小白说,我有点头痛,要回家,却发现她妈妈早就准备好了晚饭,两个炒青菜,一个红烧肉,还有盛得像小山一样的白米饭。我想要拒绝时,米饭已经摆在了面前,筷子被塞在了手中。童小白妈妈做的红烧肉真的很香,但我却不想吃,因为那是垃圾食品。童小白的妈妈往我碗里夹肉,我拿着碗一躲,肉掉在了桌子上,童小白的妈妈急忙捡起来放进嘴里。我抬起头,童小白的眼睛红红的,我知道那一刻她被我的无心伤害了。
童小白送我回家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快到家的时候我说了一声“对不起”,声音低低的,却发现身后的童小白已经泪流满面。她说:“阿璎,如果你也开始嫌弃我,那么我真的会怨恨上帝。妈妈说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当上帝特别喜欢哪个的时候就会咬得特别深。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上帝那么偏爱我,为什么我身上的伤痕最深最重。”
那一夜,我失眠了。
5
我并没有等到童小白去重庆给我带回一朵花,因为爸爸工作调动,我们全家马上要南下迁往上海。我哀求爸妈,去上海的途中去一下重庆吧,去看看童小白的爸爸,作为她的朋友,这是我唯一能为她做的事。
重庆这座城市,远远不及信纸上读起来那么美好,天阴阴的,雾蒙蒙的,人与建筑物都隐匿在湿润的空气中。我咬着嘴唇,被妈妈牵着手坐上一辆辆奔驰的汽车。这座城市的火辣生香与我无关,我无暇顾及眼前的一切,只把童小白爸爸的地址紧紧地捏在手心里,汗津津地揉成一小团。
站在上龙弯路的街头,我仰起头,像看天上的星星一样仰望那一幢幢高楼的楼号。我的裙子脏了,脚葳了,但却依然坚持。终于我看到了110号,我欢喜地奔过去,连妈妈的喊声都顾不及。110号的后面是什么,如果没有错应该是111,然后就是112。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我只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以及一幢被高墙电网所包围的房子,那竟然是一座监狱。
妈妈走过来,擦擦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红了。我无力地靠在妈妈的双腿上,我的到来洞悉了一个我一辈子也猜不到的秘密。
6
我再也没有去过重庆,再也没有见过童小白,但我永远也忘不了她那黑胖的小手和讨好的笑容。
我给童小白写了一封信,我说我去了上龙湾路,看到了墙壁上开满的金黄色的花朵,但是没有看到你的爸爸,他出门了,很遗憾。信的末尾我说,小白,我们好好学习好吗?一起上大学,去看山,去看水,去看花。
写完信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似乎一夜间长大了,我学会了不以貌取人,我学会了真诚地善待每一个擦肩而过的朋友,我也知道了,每一个灿烂笑容的背后都可能有一张流泪的脸。
亲爱的上帝,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苹果,那么请轻轻地咬它好吗?有一个苹果她叫童小白,请你让她幸福好吗?
见到童小白的时候,我8岁,她10岁,我们刚刚入学,被安排做了同桌。我穿着粉红色的外套,戴着软软如棉花糖一样的帽子,像个小公主。而童小白却穿着用大人的衣裙改制的旧衣服,灰暗而肥大,脏脏的小脸上拖着一条鼻涕,看起来好邋遢。
童小白真是个古怪的女孩子,穿得脏脏的,字却写得很好看,乐于为同学写作业赚钱,走路左顾右盼,可乐罐、牙膏皮,甚至一枚生锈的铁钉都可以让她惊喜好一阵子。她说自己有个男朋友,是杀人犯正在逃亡中,一会儿又说是个蒙古人去流浪了,还说帅帅的政治老师是她老爸……总之她怪极了,几乎所有同学都不愿意和她来往,可她却毫不在意,自顾自地编造着:自己是在河上漂流好久才被拣回来的小孩,拣她的人家特别有钱。谁信啊,骗鬼吧。
她的故事,只有一个我最着迷,那是童小白在一个课间趴在我耳边说的:“阿璎,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爸爸不是政治老师,他住在一个叫重庆的地方,墙壁上每到夏天都会开出像小洗脸盆一样大的花朵,有时还会爬到他的窗前,香极了。”
只有这一次我没有揭她的短,追问她你爸爸不是政治老师吗?而是一脸向往地问:“真的有那么大的花吗?如果我也能看到就好了。”
“当然有啦,我爸爸每天都能看到,总有一天我也会去重庆,去看爸爸,去看花。”童小白幸福地笑了,笑容堆积在她的脸上,像开得饱满的花。于是,8岁那年,我知道了,童小白的爸爸在重庆,那里有一种脸盆大小的花。
2
课上,童小白给我传重庆地图的时候,被老师喝住了,那张破旧的地图从我的桌膛里掉到了地上,对我一向和蔼的老师板着脸,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掉出来了,作业本都被侵湿了,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为此我好些天不跟童小白说话,即使她百般讨好,主动帮我写笔记,买来的糖分我一半,音乐课上我独唱她带头鼓掌,我还是恶狠狠地对她说:“童小白,我要调座!”
童小白哭了,是那种没有声音的哭泣,她黑黑胖胖的小手绞在一起,眼泪在她脸上流过,淌出一条晶亮的小溪。
我强迫自己不去看她,我为什么这么为难她呢?是因为她害我被老师骂吗?是因为她是同学眼中的异类吗?是因为她的贫穷吗?是因为她是那么好欺负吗?我不知道。
如果那天放学时童小白没有往我书包里放一个纸包,也许以后的故事永远不会发生,我们就如同两条再也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一样交错而过,什么痕迹都不会有。
3
纸包里都是信。寄信的地址都是重庆市沙坪坝上龙湾路112号,是童小白爸爸的信。从那些信里我了解到,童小白3岁时爸爸就去重庆做生意了,从此一去不回。但我想她爸爸一定是个好爸爸,高大,年轻,甚至带一点政治老师的帅气,因为他的信是那么的吸引人,字迹也很清秀,他告诉童小白有关重庆的一切,即使是枯燥的地图也有3种不同的看法,正着看像“人”字,旋转后像传说中的神兽“麒麟”,翻转过来看像“山”……我想那天童小白给我递地图,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不需要多余的话,我和童小白无声地和好了,我送给她一本信纸,她送给我一大沓邮票,都是她小心地从信封上撕下来的,上面都无一例外地盖着重庆市的邮戳。童小白一直在攒钱,她说等攒够了,就去重庆,还问我去重庆的火车票要多少钱。我去问妈妈,妈妈说怎么也得两百块吧。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童小白。童小白绝望极了,两百块,真的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她手里的角票还不够十分之一呢。
但是童小白很快就振作起来了,拼命地帮别人写作业,还约我在放学的路上一起拣可乐罐,她央求我:“阿璎,等我去了重庆,一定给你带好多好多好东西回来。”而我只是跟童小白约好,从重庆回来让她带一朵花给我。然后,我就一心一意地等待着童小白去重庆的日子。
4
如果不去童小白的家,我也许永远都不会真正理解她,为什么她总是那么脏,为什么她总是穿旧衣服,为什么她总是自欺欺人地说自己家里很有钱。
那是一个被称为“棚户”的地方,在远离城市与繁华的角落,用木板搭成的沿街小屋,脏乱而相互拥挤着,到处是垃圾和狗,公共厕所臭气熏天,无所事事的人们坐在胡同口晒太阳,路边挨挨挤挤着杂七杂八的小店。
童小白的妈妈是一个肥胖的中年妇女,我看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吃力地将门口的蜂窝煤夹到小桶里。一看到我,童小白的妈妈就跑过来,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亲热地拉着我的手:“你是阿璎吧,这么冷的天,快进屋暖暖。”她的手就像砂纸,被她握过的手痛痛的。
对于我的到来童小白显然很兴奋,领着我去看邻居家的大黄狗,西屋的小花猫,她显然没有注意到我不太自然的表情,对于这个陌生的环境,我有一种莫名的恐惧,那些衣衫褴褛的幼童,那些眼角浑浊的大人,那些藏污纳垢的角落,似乎潜藏着无数传播疾病的病毒,随时都会扑过来,让人避之不及。
我对童小白说,我有点头痛,要回家,却发现她妈妈早就准备好了晚饭,两个炒青菜,一个红烧肉,还有盛得像小山一样的白米饭。我想要拒绝时,米饭已经摆在了面前,筷子被塞在了手中。童小白妈妈做的红烧肉真的很香,但我却不想吃,因为那是垃圾食品。童小白的妈妈往我碗里夹肉,我拿着碗一躲,肉掉在了桌子上,童小白的妈妈急忙捡起来放进嘴里。我抬起头,童小白的眼睛红红的,我知道那一刻她被我的无心伤害了。
童小白送我回家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快到家的时候我说了一声“对不起”,声音低低的,却发现身后的童小白已经泪流满面。她说:“阿璎,如果你也开始嫌弃我,那么我真的会怨恨上帝。妈妈说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当上帝特别喜欢哪个的时候就会咬得特别深。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上帝那么偏爱我,为什么我身上的伤痕最深最重。”
那一夜,我失眠了。
5
我并没有等到童小白去重庆给我带回一朵花,因为爸爸工作调动,我们全家马上要南下迁往上海。我哀求爸妈,去上海的途中去一下重庆吧,去看看童小白的爸爸,作为她的朋友,这是我唯一能为她做的事。
重庆这座城市,远远不及信纸上读起来那么美好,天阴阴的,雾蒙蒙的,人与建筑物都隐匿在湿润的空气中。我咬着嘴唇,被妈妈牵着手坐上一辆辆奔驰的汽车。这座城市的火辣生香与我无关,我无暇顾及眼前的一切,只把童小白爸爸的地址紧紧地捏在手心里,汗津津地揉成一小团。
站在上龙弯路的街头,我仰起头,像看天上的星星一样仰望那一幢幢高楼的楼号。我的裙子脏了,脚葳了,但却依然坚持。终于我看到了110号,我欢喜地奔过去,连妈妈的喊声都顾不及。110号的后面是什么,如果没有错应该是111,然后就是112。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我只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以及一幢被高墙电网所包围的房子,那竟然是一座监狱。
妈妈走过来,擦擦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红了。我无力地靠在妈妈的双腿上,我的到来洞悉了一个我一辈子也猜不到的秘密。
6
我再也没有去过重庆,再也没有见过童小白,但我永远也忘不了她那黑胖的小手和讨好的笑容。
我给童小白写了一封信,我说我去了上龙湾路,看到了墙壁上开满的金黄色的花朵,但是没有看到你的爸爸,他出门了,很遗憾。信的末尾我说,小白,我们好好学习好吗?一起上大学,去看山,去看水,去看花。
写完信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似乎一夜间长大了,我学会了不以貌取人,我学会了真诚地善待每一个擦肩而过的朋友,我也知道了,每一个灿烂笑容的背后都可能有一张流泪的脸。
亲爱的上帝,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苹果,那么请轻轻地咬它好吗?有一个苹果她叫童小白,请你让她幸福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