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初中数学专题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fant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出现良好势态,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应用范围日渐清晰。2019年以来,笔者分管的初中数学学科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区教研中心的指引下,全面启动初中数学专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旨在提升数学教师专业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区域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将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既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更有助于小学生理解认同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期通过调查发现,在融入教材、教学以及课程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都还存在着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和成因,可以采取提升课程认知,完善知识结构;传播校园文化,增强融合意识;创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开展社会实践,提升践行效果四方面的实施策略。
器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也是儿童获得音乐技能和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更是儿童未来走向社会调节自我生活和休闲所必备的能力。然而,我国过于重视智育,忽视了学生器乐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异化,从而使学生降低了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审美能力。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当前中小学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推动器乐教育改革,使每个儿童都能够学习并掌握一项器乐。
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不仅关乎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参照孔凡哲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模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从教师对教科书的授前认知、诠释和把握、实际应用、授后评判四个方面,对山东省各地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使用水平总体表现“良好”。教师对教科书的认知水平尚可,但仍待提升;对特殊单元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水平有待提高;对教科书进行适当调整的水平急需提升;对教科书的评价处于较高水平但评判意识较低。此外,针对统编版教科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