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的分析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_guoh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屈光状态。方法老年性白内障52例(68眼)。术前应用手动角膜曲率计及眼科A/B超测量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全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曲率、散光及实际屈光度。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月,裸眼视力0.5~0.8者51眼(75.00%),裸眼视力〉0.8者13眼(19.12%);最佳矫正视力〈0.5者4眼(5.88%)(检查发现此4眼为老年性黄斑变性)。角膜曲率平均K值44.22±1.45,角膜散光(0.98±0.76)D,与术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度等值球镜(0.10±0.95)D,与术前预测目标屈光度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现代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散光影响较小,手术安全,并发症少。但术后实际屈光度与术前预测值存在差别,应在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准确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手段。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