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互花米草入侵滩涂中人工种植秋茄幼苗的叶片营养元素动态特征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福建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内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生态修复滩涂内,采集并测定了种植后第2年的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生长周期内(2017年6月-2018年3月)的叶片C、N、P含量及地上生物量,以阐明2年生秋茄的C、N、P营养元素含量与化学计量比随时间动态特征及其控制因子,了解红树植物秋茄在互花米草入侵地区生长第2年的养分利用与元素限制条件.结果 显示:2年生秋茄叶片全碳含量为363.12~425.75 g· kg-1;叶全氮含量为17.37~18.22 g·kg-1;叶全磷含量为1.33~4.06 g·kg-1.秋茄叶片C∶N、C∶P、N∶P随季节时间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泉州湾滨海湿地秋茄在第2年生长周期内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较好,氮元素可能是泉州湾河口湿地2年生秋茄的主要限制元素.研究结果为利用秋茄替代互花米草的生态入侵综合治理及红树林的人工种植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胚轴是显胎生红树植物秋茄的特殊繁殖体.分析不同种源胚轴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以及胚轴营养元素差异,对秋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5个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已经大面积入侵并威胁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利用红树植物替代法控制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修复模式已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浙江温州鳌江口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主要的外来红树植物引种驯化基地,于1985年和1999年分别从孟加拉国和墨西哥引入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agu
为了解红树植物植食性昆虫在不同季节、不同潮位和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种类、密度差异和主要特点及其对红树植物树冠层所造成的影响,进而分析植食性昆虫对红树植物群落演替的影
于2018年冬季在福田红树林湿地设置4个采样断面进行沉积物样品采集,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及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优势属等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共鉴定出4个以上的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