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四月养生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743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认为,受四时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春季阳气始升,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升,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制定了相应的养生方法,那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升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首先是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的好心态。多到风景区或农村、郊区散步、旅游,是怡养心情、劳逸结合的好方式。
  再就是饮食养生。春属木,与肝相应,“养肝之体用酸,舒肝之气用辛”。春季阳气初升,宜食辛甘发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莱、蜂蜜之类,忌油腻、生冷、黏硬食物,以顺应春季阳气之升畅。
  春季是肝旺之时,因时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可有目的地根据医生的推荐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中草药和食品,中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等,食品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但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如羊肉、蟹之类易过敏食品。饮食定时、定量,多吃新鲜时蔬,如马兰头、苋菜、四季豆、豌豆苗、竹笋等,多吃种子食物,如燕麦、大米、小米、大麦、花生、大豆、芝麻、瓜子等。同时,肝与脾互为母子关系,健肝先健脾,脾喜燥恶湿,所以更应少吃助湿、生滞食物,以防湿邪困脾,损脾及肝。
  健脾养肝,不同体质也有不同食疗方案:普通人是健脾祛湿为主,而脾虚较重的人,则需要健脾益气。春天人们容易出现春困、腿重等症状,这其实就是“湿”的一种表现。要祛湿,可用荷叶煲汤,也可在汤水中加入藿香、薏米、云苓等,每周1-2次,以达健脾祛湿之效。苦瓜芥菜猪骨汤、马齿苋兔肉汤或莲子杏仁露皆有此功效,推荐日常食用。若经常感觉疲劳、拉肚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容易感冒,这些是脾虚较重的表现,则可在煲汤时适当加入怀山药、党参、北芪等药材,以健脾益气,如党参云苓煲鸡汤。此外,肝火旺盛的人,则应着重疏肝,可用柴胡、白芍、黄芩、蛇舌草、车前草等煲水饮用。肝病患者,包括肝硬化、乙型肝炎患者,春天更应注意养肝。保持心情舒畅之余,采用疏肝健脾的食疗方案,如鸡骨草鲫鱼汤、金针木耳田鸡汤,忌食煎炸、燥热、肥腻难消化的食物。
其他文献
[原文]  夏日长而热,宰杀太早,则肉败矣。冬日短而寒,烹饪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辅佐之物,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当三伏天而得冬腌菜,贱物也,而竟成至宝矣。当秋凉时而得行鞭笋,亦贱物也,而视若珍馐矣。有先时而见好者,三月食鲥鱼是也;有后时而见好者,四月食芋艿是也。其他亦可类推。有过时而不可吃者,萝卜过时则心空,山笋过时则味苦,刀鲚过时则骨
期刊
香椿树,属于楝科落叶乔木,据说汉代已有栽种,广植大江南北。早春,香椿树长出的嫩芽儿可供食用,菜名香椿,又叫椿头。香椿鲜香味美,营养丰富,是价廉质优的春季大众蔬菜。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用香椿作蔬菜用的国家。食用香椿有两个类型:一是紫香椿,幼芽儿呈绛红色,富光泽,香味浓,油脂含量高;二是绿香椿,幼芽儿呈绿色,香味较淡,油脂较少。香椿因其浓郁的清香、柔嫩的质地和丰富的营养,曾与荔枝一样在明清时期作为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