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医疗需求的变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内涵已涉及工作效率、服务满意度、环境美化,以及对患者需求反应等诸多的方面.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品牌,提高患者满意度,2007年5月我院将STAR服务系统应用到门诊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从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让患者在医院能享受到安全、放心、满意的就诊、治疗和护理服务,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机 构】
:
200072,上海同济大学第十人民医院门诊护理组,200072,上海同济大学第十人民医院门诊护理组,200072,上海同济大学第十人民医院门诊护理组,200072,上海同济大学第十人民医院门诊护理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医疗需求的变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内涵已涉及工作效率、服务满意度、环境美化,以及对患者需求反应等诸多的方面.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品牌,提高患者满意度,2007年5月我院将STAR服务系统应用到门诊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从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让患者在医院能享受到安全、放心、满意的就诊、治疗和护理服务,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综合型实验教学新方法,开拓护理实验教学的视野.方法 创作实验教学剧本,拍摄成为电教片;放映后收集学生与教师们的评价意见.结果 教师对该教学剧的认同率为94.66%;学生的认同率为88.36.结论 采取戏剧、电影等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临床专科护理综合型实验课的内容,学生既能学到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又能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精神等。
本文归纳了护理记录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护理记录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对医疗和护理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模式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目的 探讨采用分期护理方法促进外伤性截瘫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对35例外伤性截瘫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脊髓休克期采用个体化放尿,脊髓反射恢复期采用按压法、诱尿法、扳机排尿等方法训练膀胱功能,促进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结果 35例患者中,23例摆脱尿管,恢复自主膀胱;12例需借助按压排尿和间歇性导尿.结论 分期护理方法符合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变化规律,能够早期建立自主性膀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大多数专注力不够,课堂上特别容易溜号,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格尺甚至是一块彩泥,都可以成为他们手中的“玩具”,因此,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充满趣味性、灵动性。如何让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既要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认同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导入要充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1]),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2]),表明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相似~([3-5])。
外伤性双下肢截瘫是由于胸椎以下骨折致脊髓损伤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促进全身及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正常的新陈代谢,恢复机体及肢体的功能有积极作用.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常需要在护士及家属协助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被动功能锻炼,由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摘要:教育改革工作对学校中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提出了“双减”的要求,给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减轻了任务量,让学生们可以轻松、科学地学习,此外,我国出台的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加强了审核,不允许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融资,减轻了学生们校外的学习压力。在“双减”的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们的语文阅读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水平,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语文阅读效果。 关键词:“双减”;小学高段
目的 了解超前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超前镇痛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止痛效果肯定,减少其他药物援助;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睡眠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术后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和全血粘度各切变率恢复至术前水平较对照组快.结论 超前镇痛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护理工作重点要随之改变。
摘要:物理是一门和学生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和探索,掌握物理知识的内涵与本质。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路径,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作用 (一)
患者女性,34岁,因间断全身不自主运动50 d入院.患者有甲亢史10个月,于2008年9月13日诊断为甲亢,开始口服他巴唑治疗;9月27日予碘131治疗,当日停用他巴唑;9月28日开始出现右手不自主运动,后扩展至右侧肢体及头颈部,严重时伴言语障碍,经氟哌啶醇及激素治疗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