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术用于不孕症诊治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不孕症 宫腔镜 输卵管
  
  在女性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占1/3[1]。宫腔镜输卵管加压通液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的较新而有效的方法, 尤其对近端输卵管梗阻的诊断和通而不畅者效果更佳。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2001年6月~2006年6月用宫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前次输卵管通液或造影为欠畅或阻塞者共391 例,其中原发性不孕症161 例(原发组),平均年龄28.4 ±3.6岁,不孕时间1.0~10.5 年(平均3.3 年);继发性不孕症228 例(继发组),平均年龄29.5 ±3.8岁,不孕时间1.0~8.6 年(平均3.1年) 。所有患者无诊断性宫腔镜术禁忌证。
  器械:ShenDA J0122型固定弯管显微宫腔镜一套,DG-1电脑膨宫加压器1台,压力设定在20~25kPa,用直径1.6mm医用塑料导管作为输卵管插管,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
  操作: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碘伏消毒外阴,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探测宫腔,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至6.5号,按颈管轴线缓缓插入宫腔镜,电视宫腔镜下观察宫腔形态、宫内膜、两侧宫角,找到两侧输卵管开口,将输卵管导管由操作孔入口处徐徐插入至一侧输卵管间质部,先缓慢推注亚甲蓝混合液(亚甲蓝0. 5 ml + 2%甲硝唑30 ml 混合而成) ,观察亚甲蓝混合液有无反流,反流量多少;然后分次加压推注2%甲硝唑30~70ml,推注过程中估计阻力大小,观察宫内有无漩涡状液体回声流动光点,液体溢出的流量。
  疗效观察:输卵管通畅度诊断:①输卵管通畅:插管后推注液体无阻力,镜下无美蓝液逆流;②输卵管欠畅:插管后推注液体有阻力,镜下见少量美蓝液逆流;③输卵管不通:插管后推注液体推不动,镜下见美蓝液全部逆流,视野蓝染。
  宫腔镜诊断标准参照冯氏1999年版《实用宫腔镜学》。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 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
  
  结 果
  
  两组术前术后输卵管通畅性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输卵管通畅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1) ,即术后输卵管通畅病例较术前增加(见表) 。
  


  术后两组间输卵管通畅性的比较术后两组间同一侧输卵管通畅性比较无差异(P>0.05)。组内左侧和右侧输卵管间的通畅性比较无差异(P>0.05) 。
  输卵管阻塞的宫腔镜下疏通效果: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率分别达61.0 %和66.8 %,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0.0 %和15.2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讨 论
  
  本组不孕患者左右两侧输卵管的通畅程度无差别,推测流产或分娩后由于多种原因发生宫内膜炎症,进而引起双侧输卵管炎症的严重程度大致相同。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的病例分别达61.0 %和66.8 %,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0.0 %和15.2 %,显示本方法对输卵管的疏通作用非常理想。两组输卵管阻塞患者的宫腔镜下疏通效果无差别,可以间接说明不管是原发性不孕还是继发性不孕患者,由各种病因引起输卵管阻塞的程度是相似的。
  笔者体会插入导管进输卵管口的方向须垂直与输卵管开口,这样可避免导管开口紧贴输卵管侧壁,增加推注阻力,而使判断失误。对于输卵管开口于宫角侧壁者可使导管呈弧型弯曲,而垂直输卵管开口。输卵管插管后推注液体速度过快, 压力过大, 易反射性的引起输卵管痉挛,影响评估输卵管通畅度的效果。推注液体速度过慢,压力过低,对输卵管粘连、组织碎屑堵塞, 起不到疏通作用。
  宫腔镜下输卵管加压通液术对输卵管近端阻塞或管腔部分粘连的治疗效果较好,腹腔镜手术只对盆腔粘连和输卵管远端阻塞有效[2],而输卵管造影及选择性输卵管口插管治疗不能像本方法可以直视输卵管开口插管,它是在放射线下操作,最终能成功完成插管操作者只有71%~92 % ,而且患者还要接受较大量的放射线,使术后至少需要避孕3个月,以免妊娠发生畸胎或流产。
  女性不孕症患者约有30%~40%有子宫原因存在[3]。多年来, 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多依靠诊断性刮宫、B超以及子宫输卵管造影, 不能直接观察宫腔情况, 易造成漏诊。该方法同时能直接准确的反应子宫内真实情况,提高子宫异常检测率。总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术能显著提高输卵管通畅率,且微创、安全、方便,临床应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1
  2 曹泽毅.主编. 中华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36
  3 罗丽兰.主编. 不孕不育.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0~424
其他文献
摘 要 选取肩手综合征(RSD)I期患者65例,进行针刺疗效观察。随机分为针刺组45例,穴位封闭组(简称穴封组)2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刺组治疗RSD的总有效率优于穴封组,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针灸治疗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肩手综合征 针刺疗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
目的:探讨不全流产患者在清宫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不全流产患者6例,在清宫术中发生大出血,立即行宫腔内放置水囊压迫止血成功,取出水囊后不再出现阴道新鲜血液流出
目的:研究足月窒息新生儿横纹肌损伤及溶解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其对娩出后第1个24小时尿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42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22例,重度窒息20例)生后0~3小时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123  病毒性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便为其主症,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本病四时均可发生,但以夏季较多,南方冬季亦可发生,且往往引起流行。近年来时间推迟,多于冬季发生。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为西医西药,效果不甚满意。2006~2009年收治病毒性腹泻患儿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