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孩子教不坏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回去参加有关青少年问题的座谈会,与会的专家都大谈教育问题,最后轮到我发言,我说关于教育我的看法很简单,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好的小孩教不坏”,第二句是“坏的小孩教不好。”
  与会的人都大感觉惊诧,因为既然是這样,教育就无用了,还需要教育干什么呢?
  其实这是从佛法的观点出发的,因为从因果律上看每一个孩子投生到这世界就像是一粒种子,种子虽小,却一切都具足了。
  假如这一粒是榕树的种子,那么就要以榕树的特质来帮助种子的成长,但是不管多么努力照顾,榕树的可能性是:一变成大榕树,二变成小榕树,三根本不发芽成长。纵使用尽一世资源,也不可能使榕树的种子成为松树,或成为现在最昂贵的的红豆杉。
  教育可以做的范围大概如此,即使再天才的教育家也不应该渴望把榕树变成松树,比较不幸的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似乎都是在努力着,希望每一个小孩子都成为红豆杉,于是耗神费力地做改变种子特质的工作,这是因为大家都是相信红豆杉才是最有价值的缘故。其实,国宝级的红豆杉固然可以做雕刻、做家具,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做风景,不能让人在庙前乘凉呢?
  教育,是在使一棵红豆杉长成好的红豆杉,尽其所用;也在使一棵榕树成长为好榕树,不负其质,如果教育局是使红豆杉变成榕树,或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就完全错了。齐头式的教育,将会使许多红豆杉变成榕树,或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就完全错了。
  只有立足平等的教育,使草木自己成长,每个人的本质才都得以发挥。
  我主张“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的第二个原因,是认为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内在的渴望,而不在于填塞什么内容。一个小孩如果内在的渴望被唤起,真正想为这渴望去努力,他就不容易变坏了。
  反之,一个孩子的内在渴望没有被唤醒,他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庸庸碌碌终其一生,一是充满反社会的倾向。
  “好的小孩子教不坏,坏的小孩子教不好”的第三个原因,是身教育重于言教,我们要孩子有好的本质,必须自己先有好的本质,这样孩子们就不至因环境的关系走上岔路。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一书)(责编 满天)
其他文献
《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孙胜杰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35.00  河流奔腾远去了,但大地上留下了文明的遗迹。尼罗河诞生了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恒河促成了印度古文明,长江和黄河浇灌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这些文明的遗迹犹如历史的向导,把我们带进悠远的人类时空,凭着文明的碎片,我们可以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在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流域版图上,有特色的河流很多,在作家创作的文
西北书城收银组全体员工用真诚的服务打动每一位顾客  “您好!”“您一共消费89元,请拿好您的小票。”“谢谢!”“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欢迎下次再来。”……一句句暖心的话语饱含着她们对于工作的全部热情与热爱。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服务好每一位顾客,这是她们最终的努力方向。甘肃新华书店飞天股份西北书城有限公司收银组——这支巾帼团队,用微笑与温暖为这个看似简单却不平凡的服务岗位点亮了一盏温暖的心灯,被全国
奶奶成“免费保姆”  2009年,绵阳人唐某和重庆人刘某某同在天津一工厂打工,两人相识相恋,同居期间,两人于2010年9月底生育一子,取名华华。  孩子的出生给唐某一家带来了欢乐,刘某某也回到绵阳带着孩子。由于夫妻二人没有固定工作,只能靠打工为生,于是,小两口将孩子交由华华的奶奶王某某照看,两人就在绵阳打工。 不到50岁就三代同堂,王某某非常高兴,为了解决儿子儿媳的后顾之忧,她也乐于帮两人照看孩子
一个人的心里藏着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走過的路。读书不论时间地点,爱一个人需要缘分的安排,而旅行是自身能独立完成的事情。趁着年华正茂,多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倦了、累了就给自己放个假,即刻动身,让旅行激活你的灵感,沉淀你的气质,丰富你的人生。  在假期短、经费不够充足的年纪,可以选择去周边城市转转。不同的年纪、不同的时间里,换一种心境去看自己熟悉的城市,也能发现别样的风景,感受异样的美丽。本期
在地铁上,时常会有人多看她两眼,他们叫不出来名字,就是觉得眼熟。 其实,73岁的杨光是奶奶装的“模特”,在网络搜索“老年服装”,几乎满屏都是她的身影。  工作4年,她拍摄了4万多件衣服。“杭漂”4年  上海早高峰到来前,杨光就收拾好行李出发了。  6时15分,叫车,扫码支付,取票,找座位,拖着十几斤重的行李箱,她步履匆匆。挤在年轻人当中,杨光的满头银发格外显眼。她皮肤白皙,上身浅灰色的防晒衣抵御着
我上高中时,学习很好,长相也过得去,但是我依然感到自卑。原因只有一个——我个子太矮,只有1.65米。班里的男生清一色的1.75米以上,和他们站在一起,我就像一个初中生。身高1.85米的生物课代表总在我耳边重复一句话:“兄弟,别着急,等哥考上大学生物系后,专门研究长高的药,让你40岁时还能蹿一蹿!”这句看似安慰的话,我听起来却那么刺耳。  那天,已经做好要参加校篮球比赛的我临时被换掉了,原因不言自明
笛安的作品给我感觉她是有深切的经验的。我在笛安的小说中能够看到这些成长之痛,盾到这一代人特有的迷茫和孤独。对于成长的隐秘,她不回避、不逃离,不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也不大惊小怪自恋自怜,而是以一个成长者的庄重恳切,投入而又沉静地书写着。这种正面、直接的写作方式, 在“80后”作家中是难得的。也正是这饱含着生命元气的成长之痛,使笛安的作品饱满新鲜、绵密紧致, 呈现不同于前辈作家作品的新质,也显示出她作为
女生受骗上当的事,层出不穷,有的被骗财骗色;有的生米煮成熟饭,当了人家的“妾”;有的被骗巨款之后,追讨无门,家徒四壁;有的刚当了妈妈,沉浸在母爱的欢乐中,竟然发现丈夫另外还有四五个孩子、两三个老婆……这类事你要记录下来,可以在电台说几年都说不完。  第一类要防的人是神秘型 此类人是察言观色的“间谍式”人物。他们专门打听离异女士详细的事宜,各种情节,进行深刻的研判;他们到处物色未婚女士的名字、资料,
她是他的同班同学。初一教室角落里,那个爱笑的女孩一下子牵住了他的视线,她亮亮的眸,洁白的齿,春风一样的笑,满月一般好看而散发柔光的面庞,像山野的一枝花,摇曳在窗破桌乱的教室里,鹤立鸡群。她的成绩和她的长相一样出类拔萃,它们共同构造了一片沼泽地,让他沉陷其中无法自拔。  上课时,千方百计扭头去瞄她;课间,用目光在杂乱的人群中搜索她;放学后,在黑压压的人头中辨认她;上学时,想方设法地与她不期而遇……所
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月光族”“啃老族”“信用卡族”早已屡见不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企业按下了暂停键,赚钱越来越难,房贷、车贷、教育、医疗等固定花销却一项不减,存钱、节流以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  调查发现,年轻一代的节俭与老一辈不同,老一辈遵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