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的故事》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n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英雄的故事”中两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六年级上第2册《开国将帅们的战创(节选)》《端午》《过零丁洋》《就义诗》《狱中题壁》《苏武牧羊》《满江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默读课文,运用批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体会小英雄的性格特征。
  3.学习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英雄的故事”,请大家欣赏视频。(播放小英雄战斗的画面)
  设计意图:言简意赅的导入,气势恢宏的战斗场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品读悟法
  (一)品读《小英雄雨来》
  1.快速默读全文,说说雨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文章是怎样细致地描写雨来的机智勇敢的?请大家边读边交流边作批注。
  3.学生以小组形式发言,师相机点评。
  (1)预设一。
  他撒腿就往后院跑……雨来就摔在地下。
  ①雨来的机智体现在他故意引开鬼子,掩护李大叔。
  ②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动词是“撒、跑、踩”,突出了雨来的勇敢。
  (2)预设二。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3)预设三。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肚子撞在炕沿上。
  ①从这段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比喻句,把手比作鹰的爪子)
  ②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鬼子的凶狠)
  ③作者主要是歌颂雨来的小英雄形象的,那么第一、二部分水性好和上夜校读书,与突出雨来的小英雄形象有关系吗?
  水性好让雨来得以从敌人手中逃脱,既没有屈服于敌人,又保住了性命;上夜校读书,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当敌人威逼利诱时才能不为所动。前两个部分为突出雨来的小英雄形象埋下了伏笔。
  小结:这种在文章的前面说到了,后面又做了必要的交代、埋下伏笔的写法,就是“前后照应”。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品味情感的基础上,渗透前后照应的学习方法。
  (二)品读《夜莺的歌声》
  1.分角色朗读夜莺和军官的对话,体会小夜莺和侵略者不同的性格特征。
  2.夜莺真的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天真顽皮吗?体现了小夜莺的什么品质?
  小夜莺用天真顽皮的孩子行为麻痹敌人,引诱敌人,体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特点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3.品读句子。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他又补充说。
  ①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夜莺在给游击队员传递情报,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关枪)
  ②这句话中的“两声杜鹃叫”,文中哪个地方还有相似的句子?(第10自然段)
  这样的写法叫作——前后照应。
  ③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并思考这种写法的好处。
  4.快速默读全文,比较雨来和小夜莺性格特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圖:引导学生对比感悟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侵略者的残酷狠毒,进一步体会前后照应的妙处,起到反三归一的效果。
  (三)品读《开国将帅们的战创》
  快速默读,品味喜欢的语段并谈感受。
  品读片段。
  十大元帅中有七位负伤……平均每人1个以上。
  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连中两弹……德国医生大为惊讶:“我当了这么多年的外科医生,第一次遇见像你这样勇敢的人!”
  设计意图:拓展丛书的阅读,增大学生的阅读量。
  三、深情诵读,升华主题
  丛书六年级上第2册中有许多歌颂铁骨忠魂的诗篇,朗诵一首你最喜欢的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品诗诵词,尽情地展示学生的风采,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作者简介: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松江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市级骨干教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前和治疗满4个月时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7 d使DC增殖、成熟,随后与HBsAg 共同孵育3 h,丝裂霉素C处理后再分别与自体PBMC共同培养72 h,培养结束前12 h加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某一科学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者视频。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在各种学业中都发挥着其巨大的价值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历史至少已有2100多年.解放前,血吸虫病曾肆虐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2个省区.建国初期,全国血吸虫病患者估计达1160万,其中晚期病例约60万,平均每年约有1万人发生急性感染,受血吸虫病感染威胁人口1亿多.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血防)工作,在流行区成立了血防管理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