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g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极大,在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环节,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重点关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本文先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和不足,随后,重点描述了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经济面貌出现的变化,明确农村经济中资金和生产资源投入产生的实际作用,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路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十分重要。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应利用机械化、现代化技术,更新和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惠民工程,相关人员应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而且关注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建设方案使乡村振兴战略得到落实,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随着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增加,农田水利、农机设备和生态农业等领域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绿色经济发生理念落实。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相关建设方案未能形成体系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地区在生产要素分配、交通项目优化和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方面有待提升,需要对此进行改善。农村经济良性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关人员需要利用现有政策,结合本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计划和部署,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获得提升。例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经济建设中,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生产要素供给,使得当地农村卫生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新区内经济发展赋能。
  二、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增加生产要素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增加物质资本,投入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能够改善农村经济落后面貌,调动更多资源建设农村,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随着电力和水利设备的投入,农村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经济带动资金流动的现象会更加明显,使得经济发展出现良性循环。
  宏观上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投入存在密切关系,劳动力和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二者进行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产品边际成本较低。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并提供公益性质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有效供求关系实现,进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生产率。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高,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能够增加生产要素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循环和有序发展。
  微观角度看,基础设施也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贫困程度随之减轻,由此可见,兴建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增加社会福利的关键举措。农村经济效益的实现与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密切,尤其是农田水利、公路交通和仓储服务等设施建设,为农产品生产、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使人民生活得到重要保障。
  (二)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我国农村具有地域范围广,分散性较高的特点,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经常受到道路交通落后影响,不利于农作物和农产品的有效运输。为改善这一问题,需要对交通系统进行完善。实践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也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有效路径。相关人员应通过完善交通系统,促进区域间农业交流与合作,使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例如,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建设中,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下,对交通设施进行了改善。有关人员为促使各类资源转向农村,制定了招商引资措施,吸引人才和优质企业对农村经济进行建设投资,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走出多元化道路。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落实了新农村建设理念,将道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统筹,改善农村交通闭塞问题,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较强,尤其是在偏远山区、交通条件落后地区,其农作物运输和管理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理念影响下,有关人员应认识到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例如,打通城乡道路交通网,对原有农村道路进行整合,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提供稳定的基础与保障。农作物不同于其他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为降低损失,确保农户经济收益稳定,应对现有交通条件进行改善,利用先进技术对运输环境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在产品运输和销售环节释放发展潜力。
  (三)提升农村环境生态与卫生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卫生水平,真正实现了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传统农村经济建设中,由于生态保护力度不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未能落实,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农村出现了边发展、边治理的问题,制约了经济水平的提高。随着新农村发展理念的提出,农村经济建设中更加关注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人们的生态发展意识提升,认识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同等重要,需要协调发展这一观念。
  在实际工作中,有关人员在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通过特色农庄、优质旅游景点,为当地经济发展赋能,使得农村经济建设出现了新的业态。随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持续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格局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朝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为当地居民增加了可观收益。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特点。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以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保项目,使得农业经济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转换农村发展思路,为实现生态化农业发展模式提供帮助。另外,以往发展理念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开发上,未能对农村环境与生态进行建设与合理布局,进而造成了自然环境严重问题,部分农村出现耕地面积锐减、环境污染、雾霾沙尘等问题。眼下,人们应认识到生态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意义,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整,发挥政策与资源优势,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
  (四)对教育和医疗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的前提条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了教育和医疗更新,使得农村资源配置更加完备,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对教育和医疗的影响较为深远。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对教育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建设,解决了以往农村教育资源落后问题,不仅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生产效率也更接近预期。此外,相关措施的应用还保证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样给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带来了积极影响,促使相关人员意识更新。新时期,农业机械化需要利用现代化生产工具,这些与劳动者素质存在密切关系,农业生产更加科学规范,有利于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传统农村教育发展中,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未能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辍学率,不利于农村教育结构调整和教学水平提升。新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教育资源增加了投入,使得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农业生产钻研能力进步。
  医疗卫生方面,通过对村级卫生院的建设,为农村人口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卫生医疗项目的现代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人员利用先进理念,对村级卫生服务实施进行完善,是落实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和自身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三、结论
  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各方面,如生产资源和劳动力要素、农田水利工程、交通道路系统、生态农业项目和教育医疗等。在新的发展理念下,相关人员应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对现有发展条件进行明确,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的方式,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志刚,严海成.农村金融与家庭农场基础设施投资——基于微观数据的倾向得分匹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0,No.307(11):45-57.
  [2]孟召娣,郝汉,蒋和平,等.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带动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1):20-27.
  [3]唐德才,张燕,石宇.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9):1-5.
其他文献
基于259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乡村旅游顾客重游意愿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改进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以短途旅游为主,旅游动机主要是放松心情和陪伴家人.消费者对旅游产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跃,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不仅是在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在社会服务、生产等方面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而且在生产质量方面也有极大提升。本文对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的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进行分析,了解互联网影响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其发展现状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对
为更好满足农户所需,文章综合现实因素分析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家庭农场的农业保险述求,并深入了解其对农业保险种类的多样化需求、保障需求和影响决策的内外因素。
摘 要:在我国乡镇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乡镇经济的管理模式也得到了相关人员的重视,在相关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乡镇经济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下面我们将针对乡镇经济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关键词:乡镇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乡镇经济管理具备直接性及从属性混合、复杂全面而多样、非完整性等特征,这使得乡镇经济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
摘 要: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农业经济发展成为目前主要的目标。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并不景气,明显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为我国民主化管理任务奠定良好的发展方向,以此不断拓展农业经济建设水平,促进农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提
摘 要:市场营销工作对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市场营销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相关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抓住消费心理,积极做好营销推广工作。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电子商务对未来市场营销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方式;影响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
摘 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路运输经济水平提升,其中,公路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是一项基础类型的设施,身兼多项社会服务职能,而且公路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性。在最近几年内,我国基础设施日益呈现出了完善性趋势,同时对于公路运输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策略  公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
摘 要:現阶段,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房地产领域作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行业,同样也在如今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在此情况下,房地产行业急需突破自身的发展,来自同一行业中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而工商管理能够基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房地产领域中存有的不足之处展开有效解决。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工商管理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