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素养,注重能力提升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127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考试是教学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由于它具有客观性、可比性、针对性的特点,因而在教学评价中有着积极意义和教学导向作用。正如此,考试命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考试应该少考一些机械记忆性的内容,多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以加强考试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这些要求,结合平时的命题实践,笔者感受到小学语文命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累与运用并重
  在小学语文命题检测中,经常有考察语言积累的题目,其目的是为了查看学生的语言内储是否丰富,了解学生是否积淀一定的语言底蕴。应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在考察学生语言基础、关注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将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命题中应该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联系起来,创设运用的环境,激活学生语言仓库中的语言,检测学生是否在考试时间内迅速地对语言进行检索、提取、应用,了解学生言语仓库中积累的语言有多少能转化为积极语言。
  [例题1]用“激”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恰当地填在下面这段话的括号里。
  王叔叔是亚丁湾护航编队战斗英雄.他今天满怀( )地讲述了一次与海盗进行( )战斗,全歼海盗的经过。听完他的报告后,我们的心情非常( ),英雄的事迹将永远( )我们前进。
  上述命题,其实就是扩词的练习,考察学生的词语积累,但是命题中创设了运用的环境,并关注了国际时事,使背诵和理解相结合,学习词语与了解时事相结合,这样就避免了死记硬背,赋予积累的语言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题2]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自不量力回天乏术调兵遣将
  足智多谋变幻莫测不计其数
  古往今来,战场上形势往往( )。就说“赤壁之战”吧,曹军号称80万,东吴军3万,谁都以为周瑜是拿鸡蛋碰石头,( ),再怎么( ),也是( )。不曾想东吴的将领( ),用火攻之计打得曹兵死伤( ),曹操败走华容道。
  [例题3]诗句积累。
  这学期我们所学习的古诗中,描写与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__;表达逢节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句是:__;表达友人之间深情厚谊的诗句是:__;说明诗人不希望战争的诗句是:__。
  这两道题虽然是语言积累题,但是依托课文(《赤壁之战》)或者所学习的诗歌内容,命题者巧妙地改编设计了语言运用的环境,既是对所学课文内容理解的考察,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理解、古诗理解的准确程度与辨析运用能力。
  所以,命题中,只有让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并重,才能将积累的语言激活,转向语言应用的能力上来。
  二、知识与能力融合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理解语言以及表达语言的能力。基于这一点,在语文命题中,就应该避免单纯的机械化、细碎化的考察语文知识,尽可能地使所出题目能融合对语文能力的考察。
  [例题4]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一番苦工夫”和“能练出一笔好字”联成三种不同的句子。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这道题考察的是关联词的语言知识。通过提供语境,让学生将单句联成复句,从中考察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题5]用“√”标出与原例句意恩相同的句子。
  例句: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所以错了。
  (1)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不错呢?
  ( )
  (2)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当然错了。
  ( )
  (3)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不会不错。
  ( )
  (4)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难道会正确吗?
  ( )
  (5)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能错呢?
  ( )
  这个题目是以判断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反问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这些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考察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很丰富,一种意思有多种表达方式。这样的测试就做到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三、过程与方法展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学习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应该落实这三维目标。所以命题中也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考试中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机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探求过程,将考试与学习同步。
  [例题6]查字典题目:小华同学在学习词语时,遇到“红底镶金”的“镶”字不会念,你可以建议小华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就可以查到这个字在字典的哪一页。后来,他读书时遇到“叫rǎng”的“rǎng”字只知道拼音,但是不会写.那么你建议他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就可以查出这个字,这个字是这样写的:( )。
  [例题7]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题目。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那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摘自课文《白杨树》
  (1)上面这段话是按下面哪种格式组织语言的。请在后面打“√”。
  ①×××说:“……”
  “……”×××说。
  “……”,×××说,“……”
  “……”
  ( )
  ②“……”×××说。
  “······”,×××说,“………”
  ×××说:……”
  “……”
  ( )
  ③“……”,×××说,“……”
  ×××说.“……”
  “……”
  “……”×××说。
  ( )
  (2)请选择上面另外两种语言格式的任一种.仿写一段对话。
  四、课内与课外衔接
  小学语文检测的命题,应该注重课内与课外相衔接。注重于课内学习的语言课外进行应用。注重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注重生活语文的适当渗透。也只有这样,才能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树立生活大语文的学习意识。
  [例题8]词语考查的课内外衔接题目:请你为下面的谚语和成语找一找朋友,连成线。
  1.天下乌鸦一般黑    A.自作自受
  2.这山望见那山高    B.一曝十寒
  3.众人拾柴火焰高    C.一丘之貉
  4.喝水不忘挖井人    D.众擎易举
  5.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E.风马牛不相及
  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F.饮水恩源
  7.井水不犯河水    C.见异思迁
     [例题9]大家通过看电视广告。看到一些广告用语。有的追求成语误用效应,来寻求一种广告文化。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
  [例题lO]学写广告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随处可见的标示牌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如“爱护花草,人人有责”变成了“花草也是生命,请手下留情,脚下留步”;楼梯间里“请慢走.您摔倒了,我会心疼的”这样的语言同样有提醒、警示作用,但更富有人情味了。请你展开想象,创编几句广告牌语言。
  (1)水龙头旁边:____
  (2)垃圾桶上:____
  (3)十字路口红灯下____
  (4)图书室里:____
  广告宣传语言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这样命题在导向上还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并学会解读、辨析、表达,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做这样的题目,学生感觉不是考试,而是融生活经验、社会情境于一体,是一次有意思的语文实践活动。
  五、单项与综合的结合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注重试题单项与综合的结合。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例题11]作文题: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拟作文题和写作。
  一天中午,六(1)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王小明
  清理书桌,将一团碎纸扔到窗外的操场上,学校的卫
  生检查员发现了,要给班级扣卫生评比分,李卫华找
  卫生检查员辩解,说王小明不是故意的,不该扣分。
  组长许丽雅知道了,就找王小明和李卫华谈心,后
  来,他们三人就一齐找卫生检查员表了态度。
  1.拟题作文要求:
  如果以写王小明的表现为主,作文题目可以拟:____
  如果以写李卫华的表现为主,作文题目可以拟:____
  如果以写许丽雅的表现为主,作文题目可以拟:____
  如果以写他们三个人的表现为主,作文题目可以拟:____
  2.请你从拟定的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依据短文的内容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总之,考试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教师应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课标精神为准绳,探索语文考试命题新思路,让考试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吏好地促进语文课程的改革,味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盛老师在她的文章中是这样论述她的“两极之美”的:“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语文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是筑造语文大厦的根基。”因此,“语文课必须得沉下去,必须摒弃浮躁,必须如农人般辛勤踏实地耕耘”。“然而,语文,又是一门属于心灵、属于精神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才情、诗情,铸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和学生一同演绎那种种风花雪月的美丽”。  在这节震人心魄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我们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看清世界需要一双慧眼,而要拨开言语内容的迷障,让学生见识言语形式的真面目,同样须让他们拥有一双语文之眼,才能慧眼识珠。但这慧眼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打磨。且看王崧舟老师在《慈母情深》一课中,如何训练、磨砺学生语文之眼的。    一、聚焦文眼    影视艺术中镜头的概念,被王老师借来形容他对文本几个关键环节的设计与处理,比如:“
关键词:课课练;天天练;智慧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7-0078-01  2017年6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小学举办《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持续与拓展研究》课题“从‘课课练’到‘天天练’智慧体育课堂” 研讨活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课外活动研究室主任孙伟、《中
摘 要:对北京市某小学四至六年级所有参加2014年体质调研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有70.5%的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达到1小时。家庭支持性环境与学生体育锻炼达到1小时的情况存在关联(p<0.05)。因此,促进父母自身参加体育锻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支持性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锻炼时间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生;体育锻炼;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写的《猫》有很多独到之处。    一、细读“古怪”    何谓“古怪”?词典中解释为:奇异,异常,奇怪。表示出乎意料,难以理解。指明显的异平寻常,偏离一般,非正常的,带有“贬义”的味道。但我们越读越发现,其实古怪的背后常常透
摘 要: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为激发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越来越多中小学校开设冰雪课程。本文以中关村第二小学开设的旱地冰壶课程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堂实施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该课程课堂教学。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课堂观察法和教师访谈法,对该校旱地冰壶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中小学开展冰雪体育课程提供经验。  关键词:旱地冰壶;教学目标;课堂实施;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立足互动仪式链理论,从情景、情感和符号三个视角对小学体育和德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教学形式枯燥、师生情感连带建立受阻、群体符号匮乏等成为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致使小学体育教育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德育教育同时受阻,降低了体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作用。针对现存的问题,本文拟从营造互动情景、回归情感传递、
自2001年国家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广大体育教师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课改之中。这些年,我目睹了课程改革给中小学体育教学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也历经了课改从学习与尝试、困惑与反思到理性与回归的发展过程。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认识,这其中有收获、有体验、有困惑,而更多的则是对新课改的一些感受与思考。  一、学习与尝试  2003年我区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课改试
在衢州市2009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中,有一个不期而遇的现象——每位选手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随文练笔”环节,这既让人感到惊喜,也让人不自觉地陷入了沉思。喜的是,教师们对“随文练笔”有了足够的重视,这是对阅读教学认识的普遍提升:忧的是,关于“小练笔”的设计还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笔者不揣粗陋,对这些“小练笔”(以课次为序)逐个进行评说,以就教于大家。    [练笔一]    课题:
关键词:香山小学;学校体育;民族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79-01  2017年5月19日,由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协会主办的民族民间体育进校园研讨会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小学召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民委、北京市教研中心、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课外活动中心等领导、民族体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