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一所普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归纳了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语文;课前预习;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预习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扫清阅读障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在以我校开展的“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课堂模式中,预习成果的展示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堂环节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充分显示了预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现就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法和目的
  通过调查,准确掌握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为我校重点研究的课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料,及时调整了教师指导预习的策略,进而为课堂的高效和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探寻更为科学有效的途径。
  为了全面掌握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中、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了解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等情况,课题组针对本校三年级1—10班、四年级1—10班、五年级1—10班、六年级1—10班学生及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每班5人发放调查表共计200份,收回200份,有效率100%;向每班3名学生家长发放调查表共计120份,收回120份,收回率100%。要求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预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约63%的学生对预习重视不够;只有31.4%的学生在上新课前会主动预习,而大部分学生虽然进行了预习,但只是针对字词简单地画画点点,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2.预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全体学生中,只有16.6%的学生对每天的预习是主动积极的,他们是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有63.4%的学生预习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部分学生预习的效果就不明显;而有16.9%的学生的课前预习基本上为零。
  3.预习的独立性不够强。调查结果显示:有37.5%的学生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教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会主动预习,有17.2%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指导,比如会得到父母的指导、哥哥姐姐的帮助,这些学生一般都是班上的学困生或问题学生。
  三、调查的结论
  1.绝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如果老师不详细布置预习任务或没发预习单,有好一部分学生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针对字词简单地画画点点,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他们对预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自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缺乏有效的预习方法。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预习的内容侧重对字词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预习的方法也比较单一:读一遍课文,然后针对重点字词注音、解释,标一标自然段而已。这就充分说明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和方法还是处于表层的,如果老师不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很少能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严格按照老师提前设计的预习单进行预习,在预习中,更显不出他们的创新意识,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和思想。为此,在课前预习时,教师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预习中缺乏合作意识。预习中如果出现不是通过小组合作或同桌(同伴)合作来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希望得到教师的讲解帮助解决或借助于资料、工具书,并不能通过同伴之间合作交流,形成知识的碰撞。
  4.預习质量有待提高。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发现:虽然多数学生也预习,但预习时不善于思考问题,长期下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有限了。
  四、预习现状成因分析
  1.预习任务单中设计的巩固性作业量较大,发散思维的问题少之又少。虽然大多数家长和中、高年级学生都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学生晚上绝大部分时间要完成各科的巩固性作业,从而造成大部分学生缺少预习新课的时间,如果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够详细具体,学生就会钻空子敷衍了事,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预习处于被动状态,表现很消极。很多学生为了顺利应付老师的检查,只是针对字词简单地画画点点,马马虎虎地读一两遍课文,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更有甚者,那些学困生和问题学生干脆撒手不管,不把预习当作业来完成。
  2.教师指导不够,预习方法单一。好的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往往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很少给学生教一些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法,设计的预习单往往缺乏具体性、有效性、针对性,笼统的要求及单一的方法令学生茫然失措,望而却步。所以,在没有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进行预习,预习也就流于形式,走马观花。
  3.检查落实不够,评价形式单一。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作业,第二天早上检查却往往落实不到位。究其原因,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琐事颇多,所以,教师要么课前随意检查,草草了事,要么由课代表代查。工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作业布置,而忽略了检查的重要性。即便检查了,评价的形式也很单一。
  五、应对的策略及设想
  努力提高预习作业的质量。教师通过设计高效的、富有个性化的预习单,力争将学生从大量的字词句的抄写作业中解放出来,保证学生认真落实预习新课的时间,从而大大减少学生课前预习的随意性、无效性,能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准,但是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学生知识积累、写作兴趣、语言思维习惯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所以需要语文教师制定科学的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书面表达能力已经
摘 要:美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是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我国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功利化与技术化的现象,以此导致学生的美术教育未能达成综合艺术素养培养的目的,本文对此展开探讨,以期为现代艺术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术教育;综合艺术素养;培养     对于社会中的普通大众而言,艺术教育的意义是使大众具有艺术素养,能够热爱艺术,更能使用艺术对自己人生进行丰满,使其具
【摘要】关于新课标形势要求下,如何探究解读文学经典,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一步使语文的文学性和实用性更好结合,如何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进一步结合,是每一位老师需用心研读的重点。  【关键词】阅读;文学作品;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参加课堂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新课标同样要求所选课程内容,应体现语文的文学性和实用性,这样
摘 要:以实现幼儿健康成长为前提,针对幼儿园绘本教学展开分析,首先阐述绘本教学的重要性,其次介绍绘本教学难点,最后提出五点针对性的解决建议,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水平,以期能够促进幼儿教育改革。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教学模式;角色扮演     绘本教学主要是幼儿园教师通过书本内部插画指导幼儿认识文字与事物,通过绘本教学的方法可以降低书本中内容的难度,使幼儿能够更加高效地掌握。实际在幼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出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高的原因,提出了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至今,“核心素养”一词早已成为教育各界的热点和焦点。教育工作者对此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探讨,其中就包括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