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下丝绸之路甘肃段自驾游露营地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倡导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并成为优势产业。“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丝绸之路甘肃段与周边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为黄金地带的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新助力。近年来,甘肃省自驾游露营地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自驾游露营地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域旅游相关的各类型资源要素及行业的整合,这不仅仅只是简单解决旅游交通线路、路网联系的问题,重要的是在交通网络的层级化基础上,构建公共服务软硬件设施体系,在资源要素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规划用地空间布局。本文以水资源承载力为支撑,运用AHPTOPSIS法科学评析甘肃省14个地级市水资源承载程度,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针对自驾游露营地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自駕游;露营地;丝绸之路;水资源承载力;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一、丝绸之路甘肃段自驾游露营地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量也与日俱增,故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自驾游成为出游形式之一。目前,丝绸之路甘肃段已逐步发展为西部文旅的重点规划区域,随之兴起的露营地同样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1]。针对甘肃省独特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自驾车、房车等露营地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现已开展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然而,露营体系建设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还较为薄弱,规模、流量、生态、经济、水资源承载力等发展不协调。

二、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水资源是自然环境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甘肃省自驾游露营地的选址、环境承载、地域资源开发有指向性意义。由于域内淡水资源有限,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导致不同用水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供水和用水之间产生相应的矛盾。一个地区的总水资源量是否能够承担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开发,是目前水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就需要依据甘肃省的相关数据,明晰水资源承载程度指标,借助相关模型进行筛选,为甘肃省露营地的空间布局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筛选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是对不同系统信息的指标化,是对各子系统承载状况的综合量化,既能反映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合理配置程度,也体现着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承载状况的干扰程度。借鉴国内外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选取指标,并针对指标合理性向甘肃省治沙所的专家咨询,最终以“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为研究角度,建立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
  (二)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依据国家的标准以及规范,参考以往研究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结合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以及水资源状况[ 3-5]。本文将评价指标分为可承载(Ⅰ级)、弱可承载(Ⅱ级)、临界(Ⅲ级)、超载(Ⅳ级)、严重超载(Ⅴ级),具体如表2所示。
  (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众多,如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动力仿真模型、多目标决策分析等。考虑到本文的实际需求,采用AHP-TOPSIS法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参考相关文献,合理定义出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3-5]。
  (四)结果分析
  为更好地规划营地的空间布局,对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参考相关文献,应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个指标层的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 6]。基于各个指标的评价等级标准,应用TOPSIS法确定出水资源承载力阈值范围,结果如表4所示。

  (1)时间尺度
  笔者运用AHP-TOPSIS模型对2015-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年际变化过程,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1—5可知,
  ①近五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有所提高,承载力基本处于临界状态。②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相比最差,为Ⅳ级(超载)。2016年为IV(水资源承载程度为超载);2017年上升到Ⅱ级(较弱承载);2018年和2019年水资源承载程度上升到I级(水资源可承载)。③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有所波动,由2015年的0.418 7上升到2018年的0.459 8,表明甘肃省水资源仍然有一定的开发利用空间。
  (2)空间尺度
  笔者运用AHP-TOPSIS模型对2019年甘肃省各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知,
  ①甘肃省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梯级状,主要表现为西北低,东南高。②甘肃省大部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为超载及临界状态,超载的区域主要集中于西北,临界、弱可承载、可承载区域主要集中于东南。③嘉峪关市和定西市水资源承载力最高,为可以承载状态(Ⅰ级)。张掖市、酒泉市、武威市水资源承载力最低,可承载状态为(Ⅳ级)。

三、甘肃省自驾游露营地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一)统筹水资源分布,发挥域内资源优势
  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区域内经济、旅游等的发展,通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可看出,甘肃省水资源的整体状况并不乐观,虽逐年向好,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大多属于临界状态,且省内空间分布不平衡[ 6]。因此,需要统筹水资源,加大水利设施建设,通过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水利工程平衡域内空间分布,调整用水结构,利用节水技术,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低的城市,如张掖市、酒泉市等,自驾游露营地的开发建设,应着重保护生态环境,立足水资源可承载程度,促进节水型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回收率。同时,节约营区用水,加强营区绿化,增加绿植草被覆盖率等,发挥域内资源优势。
  (二)科学合理选址,优化资源设施配置
  自驾游露营地的选址在营地规划中是首要任务,选址不只要依据自然旅游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生态建设资源,水资源利用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点[ 7]。因此,对水环境具有优势的嘉峪关市、定西市,优先对旅游资源、自驾游露营地重点建设和改造,统筹已建设营地和可开发营地,完成对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升级,给后续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合理利用先发展区域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建立自驾游露营地示范区,为后续资源建设打下基础。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营造创新实践环境
  从水资源承载力的评析角度对区域内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优化改造和升級,在规划建设露营地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运用环保、绿色的材质,进行绿色项目重点扶持,并在资源开发中加以推广[ 8];还要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浪潮的大环境,优化露营地的空间结构分布,促进甘肃省自驾游露营地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汉奇,付磊.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8-201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20:126.
  [2] 翁钢民,潘越,李凌雁.基于改进DPSIR-DS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等级测度及时空演变分析:以“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为例[J].旅游科学,2018,32(6):17-32.
  [3] 左其亭.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总结与再思考[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7,37(3):1-6.
  [4] 张志芬,王江.基于TOPSIS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简介[J].内蒙古水利,2009(6):62-63.
  [5] 张宁宁,粟晓玲,周云哲等.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8):1759-1770.
  [6] 张丽洁.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6.
  [7] 姜田亮.基于改进模糊综合法的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9:9.
  [8] 苏贤保,李勋贵,赵军峰.水资源-水环境阈值耦合下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研究[J].资源科学,2018,40(5):1016-1025.
其他文献
摘 要:辽西锦陶饰品是辽宁锦州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锦州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近年来,国家推行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工艺发展,这为辽西锦陶饰品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受多方因素影响,辽西锦陶的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对此,应从契合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培养传承人、凸显锦州地域特色等方面扩大辽西锦陶饰品产业化发展规模。本文主要对辽西锦陶饰品产业化发
摘 要:随着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体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群体。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强调应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旅游对老年人的幸福感影响研究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本文以山东老年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得出旅游满意度、旅游情感体验以及旅游体验价值的收获,是老年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并提出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进行升级产
摘 要:城头山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文化内涵丰富,但知名度不高。为探究制约城头山遗址旅游发展的原因,充分释放其旅游价值,本文在简要阐述城头山遗址保护利用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城头山遗址开发利用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对文旅融合视角下城头山遗址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城头山遗址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开发利用;城头山遗址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引言  城头山遗址具
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在教学上的优势非常突出,模拟导游课程是基于翻转课堂构建教学模式,教师做好课前预习引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突破重点和难点,强化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个性化成长,努力造就更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关键词:模拟导游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4;G43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
摘 要:智慧文化旅游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以“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借助于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化旅游,将景区管理者、经营者和使用者进行有效连接,提升景区运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提升游客体验感,促进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本文对“智慧文化旅游”进行深入分析,从“智慧文化旅游”的概念着手,通过对目前智慧文化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成果及发展方向的分析,笔者针对智慧化建设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个典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基于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路径。首先,提炼能够代表地方生活方式的旅游目的地本质特征;其次,多方利益群体参与,删选出同时对旅游目的地具有代表性、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对其他目的地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因子(表征为某种生活方式);最后,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因子进行重构,打造基于生活方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本文通过对承德市旅游品牌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总结,
摘 要:昆明石屏会馆是昆明市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会馆,是茶马古道上17所石屏同乡会馆之一。本文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及实地调研法、访谈法,从文化资本、动因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方面,探索其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最后提出会馆文化再生产的提升与创新策略,以期有助于会馆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及会馆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会馆文化;文化再生产;文化资本;石屏会馆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