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管生成性T细胞(Tang)及内皮祖细胞(EPC)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及两种细胞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子痫前期的孕妇40例,其中轻度20例为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20例为子痫前期重度组,另选取同期24例孕晚期健康孕妇作为健康孕妇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外周血浆中Tang和EPC的含量,对各组孕妇的临床指标和血浆中EPC和Tang的含量进行比较,并对Tang含量与EPC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1) 3组孕妇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检测孕周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孕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出生1分钟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健康孕妇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发生新生儿窒息7例(35%,7/20),子痫前期轻度组1例(5%,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孕妇组孕妇外周血浆中Tang含量为(52.7±8.0)%,子痫前期轻度组为(47.5±8.8)%,子痫前期重度组为(45.5±8.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8,P< 0.05);两两比较显示,子痫前期重度组低于健康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与健康孕妇组及子痫前期重度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孕妇组孕妇外周血浆中EPC含量为(0.16±0.07)%,子痫前期轻度组为(0.09±0.07)%,子痫前期重度组为(0.08±0.0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51,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和子痫前期轻度组均低于健康孕妇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健康孕妇组孕妇外周血浆中Tang含量与EP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0.325,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和轻度组孕妇外周血浆中Tang含量与EPC含量有显著相关性(r=0.677,P<0.01)。子痫前期轻度组外周血浆中Tang含量与EPC含量有显著相关性(r=0.803,P<0.01);子痫前期重度组外周血浆中Tang含量与EPC含量有显著相关性(r=0.520,P< 0.05)。
结论孕妇外周血中Tang含量下降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Tang含量与EPC含量呈正相关,Tang对EPC含量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两者共同参与子痫前期孕妇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