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是高等院校对已经加入党组织的在校大学生党员所进行的教育,是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党员教育“前紧后松”、学生党员“后劲不足”、教育形式“鲜有突破”、组织生活“难保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后续教育的思路、丰富后续教育的形式、完善监督保障机制等途径来为后续教育保驾护航。
  关键词 后续教育 大学生 党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党员后续教育是大学生党员培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指高校对已经加入党组织的在校学生党员的教育,是对学生党员入党前教育的延续和补充。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对如何在新时期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挑战。
  1 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党员教育“前紧后松”
  所谓的党员教育“前紧后松”现象主要是指对大学生党员的培训教育主要集中在入党前阶段,而对学生党员的入党后教育却有所忽视。由于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育是确保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发展党员也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等方面都有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因此,很多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重点往往放在发展新党员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等工作上。但在党员后续教育方面,由于缺少对预备党员的实践锻炼机制、示范预警机制、长效考核机制以及合理的监督机制,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党员入党之后的再培养、再教育、再考察,这就容易造成了党员教育“前紧后松”的局面。①
  1.2 学生党员“后劲不足”
  很多人喜欢用“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这句话来形容学生党员“后劲不足”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党员自我约束意识不强,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还没有入党。他们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很难彰显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加之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冲击。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出功利化和多样化的倾向,有的人将入党当作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筹码、获得权力和私利的政治资本、满足父母期望的途径。②这样一来,原来坚守的理想信念就容易发生动摇,加入党组织后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显得“后劲不足”。
  1.3 教育形式“鲜有突破”
  要想提高党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在党员后续教育的形式上进行创新。目前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以“读材料、听讲座、座谈会”为主的被动学习较多,容易使学生党员感到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想提高党员后续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学会在“新”字上下功夫,积极拓展和运用多种教育的形式,除了座谈、考察、专访、辩论等形式外,还应当多增加社会实践环节,比如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避免后续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2 对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后续教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后续教育是大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影响着整个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质量。同时,由于政治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党员发展的主导因素,关系到我国高校最终培养党员的质量。因此,后续教育理应得到足够和充分的重视。而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却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党建工作的重点往往放在发展新的大学生党员身上,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并且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考核机制,每位入党积极分子在加入党组织之前都经过了层层考验和筛选。然而,后续教育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成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薄弱环节,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党员后劲明显不足的表现,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
  2.2 后续教育管理力量较为薄弱
  党员后续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一支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的骨干队伍,而目前这支队伍主要由专职辅导员组成。虽说充分发挥专职辅导员在党员培养和教育中的作用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实施辅导员制度的基本经验。但是,作为开展大学生后续教育管理骨干力量的辅导员不得不面对琐碎事情缠身的尴尬局面,难以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同时,由于在实践和精力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作为一线思想政治教育指挥员的辅导员也很难去创新后续教育的形式、到达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深处、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由于后续教育力量较为薄弱,也就无法为有效开展后续教育提供人员保障,诸多提升后续教育质量的对策也难以落到实处。
  2.3 后续教育缺少监督保障机制
  后续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才能保证后续教育的质量。而现实情况则是,很多高校还未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后续教育监督保障机制。其中,完善的监督机制应与党内和党外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并能体现稳定性、长期性、实效性的特点,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来约束和塑造大学生党员。缺乏监督保障机制,没有来自外部监督的压力,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后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容易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党性、党纪的修养,就无法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最终无法在群众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而有效的保障机制应该囊括多种机制,其中包括制度保障机制、物质保障机制、以及相应的人员保障机制等。只有在各种保障机制到位的前提下,才能为党员后续教育保驾护航。
  3 提高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实效性的相关对策
  3.1 创新后续教育的思路
  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思维较为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也更加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要想更好地适应这些新的特点,就必须不断创新后续教育的思路,才能使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在现实的土壤上开花结果。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没有目的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目的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后续教育也不例外。③要想创新后续教育的思路,应当先明确后续教育的目的,而后续教育的目的又与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目的是一脉相承的,都在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断增强党的阶级群众基础,促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在上述目的的指引下,创新后续教育思路首先应该做到努力满足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其次,创新后续教育的思路还应该努力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找准后续教育与学习、生活的切合点。最后,创新后续教育的思路还应该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性地位,不断调动党员参与后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丰富后续教育途径
  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所采用的途径较为单一,大多属于被动学习,对大学生党员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同时也难以调动党员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环节,更多地停留在“用耳听”的理论学习阶段,缺少必要的“动脑想”、“用心做”的社会实践环节,大学生党员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加强。当然,丰富后续教育途径不能沦为一句空话,首先应当去尊重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党员看作是受管理、受教育的对象,而应当将大学生党员看作是实施后续教育的主力军,充分挖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这样才能不断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变大学生党员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还应当在后续教育中适当引入社会实践环节,加强体验式教育和社会化教育,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本领和技能。除此之外,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还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的特点,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3.3 完善后续教育监督保障机制
  监督保障机制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监督机制,一个是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必须要公开透明,而保障机制则要全面有效。只有监督保障机制公开有效,后续教育才能保质保量。首先,在后续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当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健全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等。例如,每个期末学生党员都要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履行党员责任的情况,促使学生党员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健全群众座谈制度,定期听取群众对党员的呼声,并及时将相关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党员,促使他们不断为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而努力。其次,后续教育的保障机制也需要得到不断的完善,包括完善制度保障,除了要发挥制度的约束功能之外,还应该提高制度的育人功能,通过相关的制度营造一种氛围,进而塑造接受后续教育的每一位学生党员;完善人员保障,培养一支时间充裕、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完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除了要发挥每位党员艰苦奋斗的作风之外,还应该为接受后续教育的党员所在的党支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④确保各项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平稳、有序、高效运行。
  注释
  ① 吕静,张建国.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23-24.
  ② 梅国英,胡泊.“90后” 大学生入党动机去功利化思考[J].人民论坛,2010(36):90-91.
  ③ 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93.
  ④ 范军,王振成,王占仁.大学生党员培养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41-253.
其他文献
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应用课题研究过程,总结得出课题研究成果,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历时半个多世纪的五代社会生活,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乱”,但其实质却在“变”。中枢政治制度的变革乃是这场社会剧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在于:宰相职权的削弱,枢密、翰林(或端明)
南社学术向称杰出,然对此进行研究者甚少,至于对南社文章学进行研究者就更少.本文先考述其文章学论著及其文章写作之新变,以彰显南社在现代文章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进而揭示南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中就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作了大致研究,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大中专院校理工科的基础课程,其中指针的运用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正是指针让C语言威力无穷,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C程序员,对指针有一个深入而完整的理解是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对指针8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指针的本质、基本概念和用法。  关键词:指针;地址;数组;字符串;函数  中图分类号:TP312.1  指针是C语言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正是指针让C语言威力无穷,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C
目前,我国科技突飞猛进,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进步,多媒体教育的应用现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关注。笔者通过分析多媒体的概念与特征,以及我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脂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51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同
摘 要 良好的教育科研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朝鲜族中小学后备干部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途径对教师教研知识与教研能力发展的重要程度,提出有利于中小学教师教研知识与能力发展的良好建议。  关键词 朝鲜族 中小学后备干部 教研知识 教研能力  Kore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erve Cadres  Research Knowl
美国的音乐剧从最初表演形式的粗俗,到各种表演手段的高度整合,再到与现代声光技术和创新布景技术的有机结合,整整经历了百年之久。如今,音乐剧已走向世界,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