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Ⅱ型TBTB)经规范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气道瘢痕狭窄形成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通过支气管镜诊治的222例初治Ⅱ型TBTB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追踪观察其治疗前气道坏死物的质地、是否堵塞管腔、肉芽增殖、气道狭窄情况,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瘢痕修复时间及狭窄程度,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索其影响因素。

结果

222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共发现508个溃疡坏死的气道病变部位,中位2个(1~6个);治疗前有170例(76.6%)的气道病变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35.6%)的坏死物质韧,86例(38.7%)的坏死物堵塞管腔;132例(59.5%)患者合并肉芽增殖病变;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1~32周,M(Q1Q3)为6(3,9)周;气道瘢痕狭窄修复时间2~73周,M(Q1Q3)为14(10,19)周;治疗后201例(90.5%)患者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狭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质韧坏死物(HR=1.52,95% CI:1.10~2.10);气道瘢痕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6~9周(HR=2.73,95% CI:1.84~4.05)。

结论

Ⅱ型TBTB中90.5%的患者在治疗后遗留气道瘢痕狭窄,其气道坏死物消失中位时间为6周,气道瘢痕狭窄形成中位时间为14周,介入疗程中关注质韧坏死物的清除及坏死物清除的效率,可降低气道瘢痕狭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严重程度与脑深髓静脉(DMVs)不同分级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长沙市第四医院行MRI平扫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的88例高血压患者(包括WMH患者68例和无脑白质异常者20例)的资料。按照WMH分级分为四组。在SWI图像上进行DMVs等级评分,并计算双侧额顶枕部DMVs总量分。比较四组患者DMVs分级的差异,分析WMH与DMVs
氢能源被誉为理想的清洁、高效、可持续能源。然而,氢气的易燃易爆性使其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快速、准确的氢气传感器及其浓度监测系统势在必行。本文利用水热法结合离子交换和高温退火处理制备了多晶、正交相的Nb2O5纳米棒。利用该材料组装的电阻型氢气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器件电阻值约为2000Ω。该器件在室温下表现出n型氢敏特性,对浓度为500~4000 ppm的氢气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当空气中的氢气浓度为4000 ppm时,元件的室温响
目的探讨续断汤加减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7例)和对照组(n=6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MIPPO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续断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
目的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远期随访时颏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辽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25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束时及3~5年远期随访复诊的头颅侧位片,测量牙、骨硬组织、软组织及颏部形态指标。结果随访3~5年后,骨硬组织头影N-Me、牙硬组织头影11-SN、11-NA、软组织H角、UL-EP
针对Arduino传感器套件,设计了3种传感器多用印制电路板,可分别用作12种传感器的印制电路板。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在温度循环条件下没有焊层裂纹缺陷的IGBT模块和有焊层裂纹缺陷的IGBT模块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仿真结果表明:热应力主要集中在芯片和焊层接触的四个边角处以及芯片和塑封体接触的四个边角处。当纳米银焊层有裂纹缺陷时,在裂纹尖端处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增大焊层所受的应力值;温度从低温增加到室温时,裂纹尖端的应力值和形变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应力值从41.074 MPa减小到1.594 MPa,形变量从0.0197 mm减小到0.0074 mm;温度从室温增加到高温时,裂纹尖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