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力地改善学习,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是最根本的模式,数字化学习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走入了课堂。信息技术具有生动性、数字化、大容量等特点。本人对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学科课程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最佳整合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为什么要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促进课程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更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上,一种观念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深莫测,不可实现;一种观念认为上课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就是整合。这种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神化”和“庸俗化”的理解是两种要不得的极端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尊重教育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自身规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应用与教学,而是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注意以下误区:
1、教学课件制作偏离使用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类:一是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令人头昏目眩,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二是人机关系处置不当。有些教师认为,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而没有进行细节设计。于是,上课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学生学习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进行人机交互,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
2、为了整合而整合
过分依赖感官材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一个误区。例如,在进行一些理科试验课时,教师让学生看电脑中的动画模拟试验等,学生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也许他们认为有了信息技术,传统的东西就过时该淘汰了,他们将信息技术神话了,完全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过于注重形式。并不是有了信息技术传统的教学形式就该丢弃,也并不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堂堂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非常强调的教育追求。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天的新课改指明了方向:“学会”的目的是为了“会学”,即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2、何克抗《综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作者通讯住址:河北省吴桥县桑园镇中学家属楼三单元602号;邮编:061800;电话:15031747268;电子信箱:sangyuanxuequ@163.com)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走入了课堂。信息技术具有生动性、数字化、大容量等特点。本人对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学科课程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最佳整合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为什么要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促进课程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更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上,一种观念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深莫测,不可实现;一种观念认为上课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就是整合。这种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神化”和“庸俗化”的理解是两种要不得的极端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尊重教育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自身规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应用与教学,而是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注意以下误区:
1、教学课件制作偏离使用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类:一是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令人头昏目眩,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二是人机关系处置不当。有些教师认为,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而没有进行细节设计。于是,上课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学生学习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进行人机交互,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
2、为了整合而整合
过分依赖感官材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一个误区。例如,在进行一些理科试验课时,教师让学生看电脑中的动画模拟试验等,学生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也许他们认为有了信息技术,传统的东西就过时该淘汰了,他们将信息技术神话了,完全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过于注重形式。并不是有了信息技术传统的教学形式就该丢弃,也并不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堂堂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非常强调的教育追求。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天的新课改指明了方向:“学会”的目的是为了“会学”,即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2、何克抗《综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作者通讯住址:河北省吴桥县桑园镇中学家属楼三单元602号;邮编:061800;电话:15031747268;电子信箱:sangyuanxueq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