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结构性缺失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88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建立一种较完善的宪法监督模式,就应当对宪法监督关系中的各种结构性要素给予充分的关照,将这些要素合理地纳入到宪法监督模式中,使得宪法监督模式在对象、主体和内容方面都具有充分的复合性.然而我国目前的监督模式在这些结构性要素方面未能充分地展开,在监督对象上存在着根本性短缺和体制性残缺,在监督主体上忽略了社会化的参与主体的作用,在监督的内容上则一般局限于规范性文件,即使是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也存在明显的缺憾.
其他文献
“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是现今21世纪的代名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平台越来越广,人们的自媒体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作为
高职院校的导游专业要与地方经济相协调,培养地方发展的各类应用型人才,而且随着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导游人才。本文就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在培养上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