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复发食管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复发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分别为采取单纯放疗的对照组与接受同步放化疗的研究组,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及血清肿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研究组6个月生存率为58.54%(24/41),对照组为41.46%(17/41),两组差异无
【机 构】
:
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如皋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如皋 226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复发食管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复发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分别为采取单纯放疗的对照组与接受同步放化疗的研究组,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及血清肿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研究组6个月生存率为58.54%(24/41),对照组为41.46%(17/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0,P=0.122);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46.34%(19/41),高于对照组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1,P=0.038).研究组放射性肺炎≥2级发生率为43.90%(18/41),对照组为36.59%(15/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499);研究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级发生率为39.02%(16/41),对照组为34.15%(14/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7,P=0.440);研究组≥2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3.90%(18/41),对照组为39.02%(16/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0.654).治疗后,研究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为(149.68±11.96)、(131.29±10.84)pg/mL,低于对照组(241.37±18.99)、(196.34±15.5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60、21.993,P<0.05).结论 在复发食管癌治疗中,相较于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短期疗效更好,可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故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分析根尖囊肿患者应用单纯根管治疗与根管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根尖囊肿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采取单纯根管治疗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完成根管治疗后进行根管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有效率、炎症因子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治疗后两组的炎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胰腺炎与胰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从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该院诊治的胰腺疾病患者中,挑选50例,依据疾病类型,将38例胰腺炎患者列为胰腺炎组,将12例胰腺癌患者列为胰腺癌组,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与鉴别胰腺炎与胰腺肿瘤的价值.结果 50例胰腺疾病患者,临床诊断胰腺炎患者38例,声像图表现有胰腺腺体弥漫性增大,和(或)局部增大,回声减低、不均匀及局部肿块样回声等.胰腺肿瘤患者12例,超声检查10例呈典型胰腺局部肿瘤占位性改变,其中2例临床诊断伴胰腺炎;2例漏诊,其中1例诊断为急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抓阄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消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程度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刚入院以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陷程度(NDS)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为(1.44±0.77)h
目的 探讨对小儿慢性湿疹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12月诊治的慢性湿疹患儿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常规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对照组单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奈德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对浸润肥厚、抓痕、苔藓化、红斑体征进行评分,分析患儿体征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用药安全性的分析,并随访5个月分析患儿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慢性湿疹治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