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花香自苦寒来
赵英,1970年出生,23岁时与姚楼村青年常相君喜结良缘,两年后,可爱的儿子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夫妻二人认为:孩子不在多与少,也不在男与女,只要能把孩子培养成才,生活过得富裕,待人真诚守信,就能受到街坊邻居的尊重!于是,他们自觉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刚结婚那几年,赵英一家全靠仅有的一点耕地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赵英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有了创业的梦想。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如今各级政府为支持农民创业致富制定了很多帮扶政策,计生部门对计划生育家庭更是优惠多多,怎么能空抱着政策死抱着穷呢?2008年3月的一天,赵英去村委会参加镇计生站组织的综合服务,在人口学校致富培训班中,养猪致富的讲座让她眼前一亮,她决定从养猪入手,创出一条致富之路。
不论干什么,都要先有技术。于是,赵英首先买了许多关于养猪知识的书籍,然后陆续参加了镇、县组织的养猪知识培训班,脑子里装满了养猪理论知识的赵英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养猪生涯。她向亲朋借钱买了几十头仔猪,来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但没有经验的她没能一举成功,突来的猪病让她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饲养的小猪一头头死去,她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镇计生站知道了赵英的情况,连忙找到镇里最好的技术员前来指导,并给赵英带来了许多猪病防治的资料,赵英又一次流下了泪水,但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
赵英逐渐掌握了猪的喂养、饲料配方、病情防治等科学养猪方法,她决定扩大规模,但场地和资金又成了她的绊脚石。这时,恰逢“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工程”在沛县试点,而龙固镇又是沛县的第一批试点。镇计生站不仅帮她协调了三河尖煤矿废弃煤气站当场地,还为她协调了小额贷款和贴息贷款10万元。赵英的养猪厂在一片喜气中开张了,看着小猪的喜人长势,赵英心里也乐开了花。
可天有不测风云,困难和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赵英身上,生猪的价格从8元多下跌到3元多,她的心也跟着跌到了“谷底”。屋漏偏逢连阴雨,一些债主看到行情不好,纷纷上门讨债,这让本就寒心的赵英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在镇、村和家人的支持下,赵英没有放弃,没有气馁,她凭着坚强和毅力坚持了下来。梅花香自苦寒来,赵英终于迎来了她养猪事业的“春天里”,写就了一个现代女猪倌的传奇。她的养猪事业赢得了市场,获得了生机,年出栏生猪10000多头,总资产达1000多万元,使她成了村里姐妹们最有影响的人物和致富带头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赵英致富不忘众乡邻,她主动联合本村里其他4家养殖户联合出资300万元,成立了沛县戊子养猪专业合作社,对入社养殖户实行统一供应仔猪,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销售成猪的“五统一”的全程化服务,带动了周边300多户农民发展养猪业,年增收400多万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赵英对计划生育自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对入社的计划生育家庭在仔猪出售、饲料购买等方面给予了更多优惠。成功,使她受到众人的称赞;热心,使她得到乡亲的拥戴。2011年3月,村里成立了“新农村新家庭”幸福促进会,赵英被推选为富民促进组组长。当选以来,她对工作尽职尽责,总是满腔热情、毫无保留地传经送宝,指导和带动更多的家庭早日致富,过上幸福甜蜜的生活。
几年艰苦创业的实践使她深深懂得作为新时代的农民,要懂科学,有文化,讲健康,树新风,她盼望早日能使更多的农村姐妹们成为富裕、健康、文明的幸福新家庭。在这美好愿望驱使下,在镇计生站的指导下,她专门腾出了一间房子,办起了家庭人口文化屋,购置了图书柜、阅览桌椅板凳、电脑等,配备文化、科技、计生、保健等图书3000余册,订阅报刊20多种。农闲时节,茶余饭后,赵英家便成了街坊邻居看书学习、交流思想、传播婚育文明的精神乐园和农民创业致富的“加油站”。
赵英成功了,并带富了一方百姓,她被评为沛县十佳青年、沛县计划生育巾帼创业模范、徐州市女企业家协会常任理事,她的家庭被评为沛县首批“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户和沛县十大魅力计生家庭,赵英的合作社也被授予徐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她获得的荣誉如串串珍珠闪耀,对此,赵英激动地说:“所有这些荣誉,都是得益于政府的‘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工程’,是幸福工程帮我获得了致富的门路,树立了创业的信心,让我走上了幸福之路,我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幸福工程、回报社会。”
赵英用她的勇气描绘着传奇,用她的智慧创造着财富,更用她的爱心书写着奉献,也谱写了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迈诗篇。
(编辑 王诗园)
编者按:
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口计生部门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特别开办了“新农村·新家庭”专栏,为相关政策的宣传以及各地做法经验交流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
在此,我们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将反映农村新风尚、新面貌的活动、新闻、故事等,以各种文体记录下来(配照片为佳),给我们投稿,与大家一同分享“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带来的幸福果实!投稿邮箱:rkwh2009@163.com
赵英,1970年出生,23岁时与姚楼村青年常相君喜结良缘,两年后,可爱的儿子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夫妻二人认为:孩子不在多与少,也不在男与女,只要能把孩子培养成才,生活过得富裕,待人真诚守信,就能受到街坊邻居的尊重!于是,他们自觉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刚结婚那几年,赵英一家全靠仅有的一点耕地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赵英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有了创业的梦想。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如今各级政府为支持农民创业致富制定了很多帮扶政策,计生部门对计划生育家庭更是优惠多多,怎么能空抱着政策死抱着穷呢?2008年3月的一天,赵英去村委会参加镇计生站组织的综合服务,在人口学校致富培训班中,养猪致富的讲座让她眼前一亮,她决定从养猪入手,创出一条致富之路。
不论干什么,都要先有技术。于是,赵英首先买了许多关于养猪知识的书籍,然后陆续参加了镇、县组织的养猪知识培训班,脑子里装满了养猪理论知识的赵英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养猪生涯。她向亲朋借钱买了几十头仔猪,来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但没有经验的她没能一举成功,突来的猪病让她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饲养的小猪一头头死去,她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镇计生站知道了赵英的情况,连忙找到镇里最好的技术员前来指导,并给赵英带来了许多猪病防治的资料,赵英又一次流下了泪水,但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
赵英逐渐掌握了猪的喂养、饲料配方、病情防治等科学养猪方法,她决定扩大规模,但场地和资金又成了她的绊脚石。这时,恰逢“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工程”在沛县试点,而龙固镇又是沛县的第一批试点。镇计生站不仅帮她协调了三河尖煤矿废弃煤气站当场地,还为她协调了小额贷款和贴息贷款10万元。赵英的养猪厂在一片喜气中开张了,看着小猪的喜人长势,赵英心里也乐开了花。
可天有不测风云,困难和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赵英身上,生猪的价格从8元多下跌到3元多,她的心也跟着跌到了“谷底”。屋漏偏逢连阴雨,一些债主看到行情不好,纷纷上门讨债,这让本就寒心的赵英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在镇、村和家人的支持下,赵英没有放弃,没有气馁,她凭着坚强和毅力坚持了下来。梅花香自苦寒来,赵英终于迎来了她养猪事业的“春天里”,写就了一个现代女猪倌的传奇。她的养猪事业赢得了市场,获得了生机,年出栏生猪10000多头,总资产达1000多万元,使她成了村里姐妹们最有影响的人物和致富带头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赵英致富不忘众乡邻,她主动联合本村里其他4家养殖户联合出资300万元,成立了沛县戊子养猪专业合作社,对入社养殖户实行统一供应仔猪,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销售成猪的“五统一”的全程化服务,带动了周边300多户农民发展养猪业,年增收400多万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赵英对计划生育自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对入社的计划生育家庭在仔猪出售、饲料购买等方面给予了更多优惠。成功,使她受到众人的称赞;热心,使她得到乡亲的拥戴。2011年3月,村里成立了“新农村新家庭”幸福促进会,赵英被推选为富民促进组组长。当选以来,她对工作尽职尽责,总是满腔热情、毫无保留地传经送宝,指导和带动更多的家庭早日致富,过上幸福甜蜜的生活。
几年艰苦创业的实践使她深深懂得作为新时代的农民,要懂科学,有文化,讲健康,树新风,她盼望早日能使更多的农村姐妹们成为富裕、健康、文明的幸福新家庭。在这美好愿望驱使下,在镇计生站的指导下,她专门腾出了一间房子,办起了家庭人口文化屋,购置了图书柜、阅览桌椅板凳、电脑等,配备文化、科技、计生、保健等图书3000余册,订阅报刊20多种。农闲时节,茶余饭后,赵英家便成了街坊邻居看书学习、交流思想、传播婚育文明的精神乐园和农民创业致富的“加油站”。
赵英成功了,并带富了一方百姓,她被评为沛县十佳青年、沛县计划生育巾帼创业模范、徐州市女企业家协会常任理事,她的家庭被评为沛县首批“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户和沛县十大魅力计生家庭,赵英的合作社也被授予徐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她获得的荣誉如串串珍珠闪耀,对此,赵英激动地说:“所有这些荣誉,都是得益于政府的‘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工程’,是幸福工程帮我获得了致富的门路,树立了创业的信心,让我走上了幸福之路,我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幸福工程、回报社会。”
赵英用她的勇气描绘着传奇,用她的智慧创造着财富,更用她的爱心书写着奉献,也谱写了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迈诗篇。
(编辑 王诗园)
编者按:
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口计生部门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特别开办了“新农村·新家庭”专栏,为相关政策的宣传以及各地做法经验交流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
在此,我们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将反映农村新风尚、新面貌的活动、新闻、故事等,以各种文体记录下来(配照片为佳),给我们投稿,与大家一同分享“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带来的幸福果实!投稿邮箱:rkwh2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