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让学生从小树立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的意识,同时也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这是进入新课的首要环节。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在执教《春》时,笔者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春天美景录像,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顺利开展下一步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程序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探讨。据此,设计了四个并列式自主探究的内容——春花、春草、春雨、春风,学生选什么,笔者就通过多媒体计算机领着学生学什么,使之了解春的特点,深刻领悟文章语言文字之美,做到了规划统一,学习有序。
  
  二、运用信息技术释疑解难,融入时代新信息
  
  中学语文教学有其特点和特别要求,除了一般的语言、文字的表述外,更需要动作、图像、色彩等可直观的形象来反映课文的深刻内涵,把抽象的思想、品格教育变成更易接受的“真人真事”。就这一效果而言,应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将课文“立体化”,实在是妙不可言,它的确是一个好帮手。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中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克服了中学语文教学中那些缺乏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以及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旧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这些内容既与教科书相联系,又是前沿科技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库,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之后,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等课程的整合,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如笔者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如下:第一步先以澎湃汹涌的黄河为背景展示课题,笔者以激情讲述来导入。第二步是学生听配乐诗朗诵。第三步是屏幕显示黄河流域简图,同时学生运用课前收集有关黄河知识的资料进行黄河知识竞答。第四步是学生活动;如屏幕显示黄河断流图及文字说明,让学生思考原因答问;屏幕显示黄河流域污染图及文字说明,让学生反思答问;学生扮演小记者,游览黄河并回答其他学生询问;学生介绍自编、自写、自画有关保护黄河的故事小品、书画广告等。最后一步是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配乐齐诵《黄河,母亲河》诗句等。这一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等的沟通融合:如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学习实践活动,训练、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融入了地理、历史、环保等学科知识;通过知识竞答和学生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伟大的母亲河,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怀。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通过对这些光盘的播放,它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还为非普通话地区老师和学生解决了朗读能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标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就更不容易了。这些资料的使用,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春》、《海燕》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表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文本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可以通过选择,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实践证明,这是能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措施,许多学生在首次听到自己的录音后,都十分惊讶地说:“啊!我的声音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
  2.培养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的时空。如一些写景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文,我们可以让学生绘制出画面,以体会课文意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再如一些涉及较多历史、地理知识的课文,如《故宫博物院》、《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了解知识等,在许多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情操陶冶熔于一炉,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与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知识、新教法、新学法,对学习内容的改革与补充,实施创新教育,能有效拓展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的《云南歌会》是一篇具有浓郁民间文化气息的散文,我们武鸣县每年的“三月三”歌圩也是一个蕴含着民风民俗的节日。教师给学生提供如采集故事、收集风土人情、节日探源、采集山歌等活动,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并根据本地情况和个人实际确定主题,个人或小组开展采风活动,最后组织学生展示采风成果,并进行评比。学生的散文、调查报告、书画摄影等作品无不充盈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思考,这样的语文教学远胜于固守文本的学习效果。这些活动让学生尽情领略到民间传统文化积淀和当代文明的交融而绽放的民间艺术之花,使学生拓宽知识面,观察了自然,培养了观察力,了解社会风土人情,还提高收集信息、整合资源、研究历史、思考问题、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学生也在用自己的作文、摄影、绘画等作品方式充分张扬了自我,得到了各种体验思考与提高。
  (责编 李 晔)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HIE26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26例为治疗组,疗程7~10
目的:介绍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方法:8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常规吸氧、维持心肺功能,抗惊厥,降颅压,控制脑水肿,以及水、电解质
2006年1月-2007年10月,笔者以自拟百合四白合剂随证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60例,临床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病例均为门诊患者。60例中,男39例,女
目的:观察柴胡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9例,治疗组予柴胡煎加减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复方益肝灵片,每次4片,每日3次。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其疗
【摘 要】 英语阅读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手段。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增长知识,也会提高其他抽象概括、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通过掌握阅读结构示图,可以很好地揭示作者的意图,理解文章的内涵。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可大量地精读文章,继而从听说读写全方位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 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结构示图 小组活动    从古至今,每个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每一节课中,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发展呢?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概括为12个字:质疑、引趣、动情、导思、求变、务本.这里把“质疑”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强调它的重要性,但它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进一
【摘 要】 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处于“次科”地位,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想学。很多时候,信息技术课变成了“玩电脑”课,学生没能真正学习和掌握其理论知识和操作原理。本文就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提出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 吸引 兴趣 应用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使世界经济迅速进入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因此,中小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
目的:观察和验证糖脉通Ⅰ号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糖抗栓作用,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氧嘧啶造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糖脉通Ⅰ号对大鼠血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