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性能,影响着智能建筑的整体功能。利用物联网对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进行改革,优化布线与智能建筑的功能,有利于智能建筑的长久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之中,给住户提供更加全面、高质的服务,才能推动智能建筑的普及。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建筑;安全防范;优势;应用
  引言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一种个性化、人性化的建筑类型。利用建筑物结构、设备以及管理方法的最优结合,给用户提供最为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将传统的建筑物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就是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楼宇、通讯、办公、消防与安全防范的自动化,是智能建筑的重要标志。利用物联网对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进行改革,是提高智能建筑性能的有效方法。
  一、物联网在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应用的优势
  (一)布线优势分析
  在传统的建筑物内,安防系统的布线主要包括电话线、总线与专线等方式,这些布线方式具有集成度高、线总容量大,并且对线路铺设工作与抗干扰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智能建筑中,每一个住房内部可以使用一条总线,但各个用户之间不能共用一条总线。电话线不需要单独布线,但电话线与宽贷相联,会影响信息传递的质量,信号考完。专线信号的信息传输功能一般较为强大,但建筑物安全系统所包括的子系统较多,每一个子系统都布置专线,会加大布线的难度。将物联网应用到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去解决这些问题。无线传感器的布线不会受到建筑物自身的影响,为了提高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接入各类无线传感器,减去建筑物施工与使用中的布线麻烦,节省大量的原料。特别是施工人员不易到达的地方,可以用无线传感器去解决难题。
  (二)远程监控优势分析
  传统的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会将各类安防探测器的信号集中在小区的管理中心或者安保中心。这些中心的管理人员与自动化设备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与监测。这样的安全防范系统只能应用于建筑物的内部安防,无法实现远程监控。而物联网在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就可以轻松实现智能建筑的远程监控。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安防网络可以与互联网实现联接,向管理人员以及住户的监控终端发去信号,实现智能建筑的自主管理。一旦有意外发生,报警信号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智能建筑的监控人。
  (三)网络可靠优势分析
  利用布线方式构建安全防范系统,一旦安全防范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与此线相关的所有建筑物监控设备都会无法工作。利用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无线传感器中的各个网络节点相对独立且地位平等,自动组成网络,相互协调彼此工作。在中间节点转发作用的支持下,无线传感器的网络是多跳路由形式,不由专门的一个路由所控制,稳定性强。
  二、物联网在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应用的不足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中,就是要对智能建筑内的一切信息进行合理整合,将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系统转变成为物联网平台。在智能建筑内构建物联网结合,需要做好三点,建立起应用层、网络层与感知层。应用层,就是物联网相关的应用以及应用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利用感知层,对系统所能涉及到的物理世界进行智能识别,其中的通信模块可以利用网络层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应用层上。网络层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传递重要信息。将物联网与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结合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两点:
  首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上,优化数据接入环节。M2M是智能建筑火灾报警系统数据接入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将监测终端采集而得的数据根据网关的协议进行转换,通过网络路径传递到服务平台之上。获取信息之后,应用层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在这样的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M2M网关以及其相对应的服务平台相互协作,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提高安全防范系统的整体交通。网关充当着安全防范系统中翻译员的角色,就是对各类通信协议进行转换,而服务平台的主要任务就是汇聚与存储数据,对数据进行直接管理。利用M2M技术革新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能够让智能建筑内的一切火灾报警数据都被传递到消防中心控制设备上。利用物联网改革智能建筑的防范系统,有利于数据传送以及物联网平台装置的现代化。
  其次,将物联网技术利用于消防联动系统构建上。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消防联动系统的结合,主要目的是了解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的运作情况,通过采集各类信息去记录与存档,实现远程监测与管理的目标。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消防联动系统的结合,能够促进后台资源进行有效处理,联系消防部门快速启动应急方案,解决火灾危情。物联网技术使得GIS地理信息处理系统成为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的一员,这一技术的融入,让智能建筑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利用物联网技术去建立一个联动的安全体系,以城市的消防指挥中心为核心,与城市的消防远程监控机构相合作,统计、收集与处理每一个智能建筑的安全信息,能够实现智能建筑的全方位监测。多多培养一些懂得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的专业性人才,是保障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必要之举。
  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先进的科学技术,具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传统的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存在漏洞,利用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去改革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与便利的环境。积极利用互联网去改革智能建筑,是推动智能建筑自动化水平提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种艳,董运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1,04:79-82.
  [2]李伟.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47-52.
  [3]易光旺.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03:147-151.
  [4]许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公共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4,11:122.
  [5]高攀祥.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4,04:31-34.
  作者简介:
  王宏伟,男,广东揭阳人 ,汉族,硕士在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010年级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学号:520100389 .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愈加突出.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每年都在上升,并且这种上升的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犯罪的上升比例.未成年人是
当前,我国尚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产业依然是工业的主体,真正代表现代高技术前沿的产业比重很小,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很大.无论从我国基本国情角度看,还是从国际
期刊
本文对房产测量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对房产测量中共有建筑面积的计算及如何确认分摊.
2013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国家会计学院工作会议的部署,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全年共举办培训班424期,培训学员40641人次,209375人天,在校研究生达10
华灯初上,点亮入夜的成都,照亮人们回家的路。  2月21日晚,成都市人民南路錦江大桥桥头,亮黄的液压升降车旁,王勇和同事将一盏短路的白玉灯重新“点”亮。  春节假期的成都比任何时候都空寂,王勇一如既往和同事开着液压车在城南巡逻,检查片区每一盏路灯的状况,实时检修。  成都市中心城区有11万余盏路灯,1100多个配电箱,覆盖城区面积630平方公里。它们日落而作,日出而息,共有104名工人每天照料它们
期刊
由于国内现行的寿险个人代理激励机制的设计具有“强规模、弱声誉”激励的特点,显然存在激励与约束不足的问题,导致业务高速增长难掩品质下降之忧;寿险个人代理队伍迅速扩张但综合素质显著下降,难以担当知识含量大幅提高的寿险产品的销售重任,整个寿险行业的诚信受到考验;寿险个人代理队伍不稳定导致寿险行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代理制度的优势已不断弱化。因此,为有效控制寿险个人代理风险,探索完善国内现行寿险个人代理激励
西溪河洛古水库因库容限量的问题,对于汛期水位的存贮能力相对不足,造成了汛期水被大量浪费,因此,对传统模式下的汛限水位控制方案进行改造,采用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方式对水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飞机用于低空摄影测绘已经成为继卫星遥感和大飞机遥感技术之后的一项新型航测技术.运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法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测量,
日前,国家《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出台.诚信建设首度明文让人警醒.rn诚信,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在市场的消费领域,诚信危机,让消费者与商家双输,甚至严重侵害国家
期刊
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市场重要的流通方式和营销方式。如何进行有效地供应链管理,不仅是管理理念和方法问题。而且是商务环境乃至市场环境净化的政治问题。因此,本文就供应链管理与廉洁文化建设之间必然联系问题进行探讨。    一、从定义上看    供应链管理(SCM)是指在满足与客户需求同步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运营的成本最小化,围绕核心企业,形成目标集中战略联盟,通过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