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调整模型在货币需求分析中的运用——对1994—2003年我国货币需求调整的新考察

来源 :南方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之后,我们对金融体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采用局部调整机制模型,对1994-2003这一新时期的货币需求及均衡调整状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计量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的货币需求由非均衡到均衡调整的滞后期大约为4-6个季度,并且狭义货币M1的调整速度快于广义货币M2;从调整形式来看,货币需求的动态调整形式更接近于名义调整形式,利率的影响效果仍不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信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继而,探讨了此次农信社改革方案实施可能出现的一些后果.最后,就如何发挥省联社职能,促使农信社自立提出了意见,并提出:
本文通过对柳州市储蓄存款变动情况的调查,指出了2000年以来柳州市储蓄存款变动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储蓄存款变动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公告.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新的机制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由此会带来新的博弈格局并影响实体经济.由于汇率改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