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换流姑一次设备维护中常见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提出闭环管理的安全控制措施,从而提高一次设备维护的安全性,保证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
关键词:闭环管理;安全;一次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020175-01
1概述
近年来,电力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与普通变电站相比,换流变电站(简称换流站)系统较为复杂,又有直流系统,站内设备故障率相对较高,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工作(包括定检、消缺、预试)相对较多,本文就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相关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闭环管理措施,保证工作的安全性,提高换流站安全运行水平。
2换筑站一次设备维护危险点分析
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人员危害: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不够,对现场设备不熟悉,凭经验办事等,严重威胁系统安全运行,目前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工作人员违章、麻痹大意引起。
2)设备危害:工作结束后设备的连接恢复不当如套管末屏未恢复,造成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对设备预试后的分析不够,导致设备带缺陷运行,致使缺陷扩大化,特别是在大型检修工作结束后,由于验收不到位,经常发生设备恢复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3)施工器具危害:包括作业车辆的监护不到位:工具和试验仪器的使用不当:特种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近年的电力施工和应急抢修中,屡次发生吊车等大型作业车辆工作中误碰带电设备,致使事故扩大化,严重地影响了电力安全生产。
3一次设备维护闭环管理
根据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中发生不安全因素的三个方面特点,提出了一次设备维护闭环管理的相关制度,对工作前中后进行进行安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前的安全技术交底;2)工作中的安全监督;3)工作验收制度和后续质量跟踪制度;4)工作归档。
3.1工作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工作前需要开展安全技术交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精神状态检查,确保合格的人员上岗。2)工作主要内容介绍,包括工作项目、方法以及工作的危险点分析,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3)相关工器具(包括工具、作业车辆、试验仪器)检查,确保工器具合格可用。4)工作环境检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3.2工作中的安全控制
针对换流站一次维护时导致不安全因素的三个方面,提出如下对应的解决措施。
1)人员安全控制:严防违规操作、跨越带电间隔等操作;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等相关规定开展工作;从事特种作业时,必须设立专人监护。2)工器具安全控制:大型作业车辆操作至少配置两人,保证操作的可靠性;高压试验仪器操作,需要设置安全警示围栏,防止放电伤人;特种作业需要配置安全防护措施。3)设备安全控制:对易造成人员危害的电容类和旋转类等设备,工作前一定要进行断电、放电、验电等安全检查工作;工作前记录设备的相关数据,包括压力、连接状态等,工作过程中对设备操作的部位进行详细记录,工作完成后根据规程要求并对照记录完成设备的恢复工作。
通过三个方面的安全控制,有效地抑制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从而大大提高工作过程的安全性。
3.3工作验收制度和后续质量跟踪制度
工作完成后的验收和后续质量跟踪是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验收,及时发现设备维护过程中的遗漏项目和现场的恢复不足。后续质量跟踪,是在验收完成后通过定期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观察、记录,分析设备运行趋势,判断和评估设备运行状态,是否存在缺陷隐患,加以分析处理,从而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3.3.1验收制度
1)明确设备维护(包括预试)内容,根据内容制定相关的验收记录表,对照现场逐一进行验收,重点检查容易出现设备缺陷的相关内容。2)实施多层逐级验收制度,根绝设备的重要性实施工作班组自检,复检,以及部门复检等多重验收制度,严把验收制度关,3)记录、分析设备检修预试的相关数据,并参照往年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参照三相数据进行横向对比,明确判断设备状态。
3.3.2后续质量跟踪制度
1)分时段跟踪,根据设备运行规律,制订以小时、天、周、月为时间间隔的跟踪制度。2)对照设备检修预试前后的状态参数,结合后续质量跟踪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设备变化趋势,评估设备状态。3)后续质量跟踪中,若发现设备存在缺陷,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缺陷扩大化,导致安全事故。
3.4工作归档
工作归档是在完成后续质量跟踪,确认设备正常运行后,针对工作整体环节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评价:结合本次工作实施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在下次工作中加以改进。2)质量评价:根据本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分析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3)总结归档:制订作业指导书,保存设备的数据以供下次工作分析。
4结束语
通过现场实践,相对一般工作模式来说,闭环管理有以下优点:
1)有效地控制了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人员的技能水平,加深了对系统设备的了解。2)控制设备带缺陷运行的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防止设备缺陷扩大化。减少设备因验收不严不当产生的安全事故。3)通过流程化管理和不断地总结改进,优化周期性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4)提高对设备状态的评估能力:闭环管理过程中整理的设备数据,不仅为分析当前设备状态提供支持,也为下次设备维护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闭环管理;安全;一次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020175-01
1概述
近年来,电力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与普通变电站相比,换流变电站(简称换流站)系统较为复杂,又有直流系统,站内设备故障率相对较高,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工作(包括定检、消缺、预试)相对较多,本文就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相关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闭环管理措施,保证工作的安全性,提高换流站安全运行水平。
2换筑站一次设备维护危险点分析
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人员危害: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不够,对现场设备不熟悉,凭经验办事等,严重威胁系统安全运行,目前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工作人员违章、麻痹大意引起。
2)设备危害:工作结束后设备的连接恢复不当如套管末屏未恢复,造成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对设备预试后的分析不够,导致设备带缺陷运行,致使缺陷扩大化,特别是在大型检修工作结束后,由于验收不到位,经常发生设备恢复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3)施工器具危害:包括作业车辆的监护不到位:工具和试验仪器的使用不当:特种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近年的电力施工和应急抢修中,屡次发生吊车等大型作业车辆工作中误碰带电设备,致使事故扩大化,严重地影响了电力安全生产。
3一次设备维护闭环管理
根据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中发生不安全因素的三个方面特点,提出了一次设备维护闭环管理的相关制度,对工作前中后进行进行安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前的安全技术交底;2)工作中的安全监督;3)工作验收制度和后续质量跟踪制度;4)工作归档。
3.1工作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工作前需要开展安全技术交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精神状态检查,确保合格的人员上岗。2)工作主要内容介绍,包括工作项目、方法以及工作的危险点分析,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3)相关工器具(包括工具、作业车辆、试验仪器)检查,确保工器具合格可用。4)工作环境检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3.2工作中的安全控制
针对换流站一次维护时导致不安全因素的三个方面,提出如下对应的解决措施。
1)人员安全控制:严防违规操作、跨越带电间隔等操作;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等相关规定开展工作;从事特种作业时,必须设立专人监护。2)工器具安全控制:大型作业车辆操作至少配置两人,保证操作的可靠性;高压试验仪器操作,需要设置安全警示围栏,防止放电伤人;特种作业需要配置安全防护措施。3)设备安全控制:对易造成人员危害的电容类和旋转类等设备,工作前一定要进行断电、放电、验电等安全检查工作;工作前记录设备的相关数据,包括压力、连接状态等,工作过程中对设备操作的部位进行详细记录,工作完成后根据规程要求并对照记录完成设备的恢复工作。
通过三个方面的安全控制,有效地抑制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从而大大提高工作过程的安全性。
3.3工作验收制度和后续质量跟踪制度
工作完成后的验收和后续质量跟踪是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验收,及时发现设备维护过程中的遗漏项目和现场的恢复不足。后续质量跟踪,是在验收完成后通过定期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观察、记录,分析设备运行趋势,判断和评估设备运行状态,是否存在缺陷隐患,加以分析处理,从而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3.3.1验收制度
1)明确设备维护(包括预试)内容,根据内容制定相关的验收记录表,对照现场逐一进行验收,重点检查容易出现设备缺陷的相关内容。2)实施多层逐级验收制度,根绝设备的重要性实施工作班组自检,复检,以及部门复检等多重验收制度,严把验收制度关,3)记录、分析设备检修预试的相关数据,并参照往年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参照三相数据进行横向对比,明确判断设备状态。
3.3.2后续质量跟踪制度
1)分时段跟踪,根据设备运行规律,制订以小时、天、周、月为时间间隔的跟踪制度。2)对照设备检修预试前后的状态参数,结合后续质量跟踪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设备变化趋势,评估设备状态。3)后续质量跟踪中,若发现设备存在缺陷,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缺陷扩大化,导致安全事故。
3.4工作归档
工作归档是在完成后续质量跟踪,确认设备正常运行后,针对工作整体环节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评价:结合本次工作实施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在下次工作中加以改进。2)质量评价:根据本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分析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3)总结归档:制订作业指导书,保存设备的数据以供下次工作分析。
4结束语
通过现场实践,相对一般工作模式来说,闭环管理有以下优点:
1)有效地控制了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人员的技能水平,加深了对系统设备的了解。2)控制设备带缺陷运行的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防止设备缺陷扩大化。减少设备因验收不严不当产生的安全事故。3)通过流程化管理和不断地总结改进,优化周期性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4)提高对设备状态的评估能力:闭环管理过程中整理的设备数据,不仅为分析当前设备状态提供支持,也为下次设备维护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