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学习上的落后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后进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智力型后进生是指学习能力缺失、理解力低、功能性障碍的学习滞后生。非智力型后进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成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成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智力型后进生
1.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这部分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不足,对事物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差,在别的学科中己成为落后者。他们很自卑,也很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有时上课拒绝听课。这些学生内心是很希望被老师重视的,因此教师不能将他们视为包袱,如能真心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老师对他们同样很重视,主要看表现,如努力了,不管成绩好坏,老师都会为他们感到高兴的。这样,他们就会树立起信心,也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来。
2.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抓住课堂,抓住基础,多练习。
化学是一门兼有文科性质的学科,刚开始涉及较多的是一些概念题。所以教师要让他们先自己预习,对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看不懂的地方要标上特定的符号,课上听好老师的讲解,特别要关注标记号的地方,课后背出概念做些基础题,通過练习加强记忆。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3.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难度适宜的有阶梯的题目。
新课改对学生化学能力的要求很高,不将基础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上,那等于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能使用与生活相联系的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渐渐加大一些题目的难度,让他们去思考。如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学生一下子记不了这些知识,也联系不到前面学过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氢氧化钠能否敞口放在容器中?为什么?如敞口放在容器中会怎么样?变质了吗?变质又是为什么?怎么样证明其已经变质了?杂质是什么?怎样去除去杂质?他们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慢慢地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点。
4.鼓励后进生大胆提问,发现问题,锻炼他们的能力。
教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好学生,问题越多,也越爱问问题,而后进生却相反。事实上,他们不是没问题而是不敢问,一怕自己问题太“低级”,二怕自己说错遭其他同学讥笑。为此在课堂上的活动探究中,对后进生可能会提出的一些肤浅的或不着边际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鼓励,适当地加以解释、引导。
5.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探索学习的欲望与意识。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拿着实验用品进课堂时,即使是后进生也会很兴奋,过来问老师这节上什么内容、作什么实验。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做一些实验,补充做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镁带的燃烧,自制指示剂等等,尤其是要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这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后进生逐层分析实验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如讲催化剂时,教师可以启发设问:没加二氧化锰能反应吗?加了对反应有啥影响?是不是它把不反应的物质变得反应了?自身的质量变了吗?怎么知道?自身的化学性质变了吗?如何知道?等等。教师可通过层层设疑提问,加大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让实验内容的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非智力型后进生
1.进行人生观教育,多与他们谈心。
这类后进生其实是聪明、活泼的,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影响、交友的不慎等,使他们对学习丧失兴趣与积极性,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持久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克服因难的顽强意志,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心理动态,不去责备他们,而是去引导他们,及时地帮他们踢除一些思想杂念,让他们对你有好感,乐于接受你,那么他们势必会认真地听你上课的。利用他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多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关注他们课堂上的精神状态。
这类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关心帮助下,对化学产生一定兴趣,但是当内容稍难时,记忆的内容多了,知识点较抽象,又没有实验可做,课上又变得懒洋洋的了。因此在课上教师要及时地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采取一些激励手段,让他们重振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
3.肯定成绩,给予表扬与奖励;纠正错误,令其改正。
非智力后进生是好表现的,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期待着家长、老师的关注,应给予及时表扬与奖励。当然,教师也不能忽视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这些不清除,就会成为他们进步的绊脚石。
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得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弱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施加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总之,每个化学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教师应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化学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培养智力型后进生
1.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这部分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不足,对事物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差,在别的学科中己成为落后者。他们很自卑,也很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有时上课拒绝听课。这些学生内心是很希望被老师重视的,因此教师不能将他们视为包袱,如能真心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老师对他们同样很重视,主要看表现,如努力了,不管成绩好坏,老师都会为他们感到高兴的。这样,他们就会树立起信心,也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来。
2.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抓住课堂,抓住基础,多练习。
化学是一门兼有文科性质的学科,刚开始涉及较多的是一些概念题。所以教师要让他们先自己预习,对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看不懂的地方要标上特定的符号,课上听好老师的讲解,特别要关注标记号的地方,课后背出概念做些基础题,通過练习加强记忆。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3.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难度适宜的有阶梯的题目。
新课改对学生化学能力的要求很高,不将基础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上,那等于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能使用与生活相联系的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渐渐加大一些题目的难度,让他们去思考。如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学生一下子记不了这些知识,也联系不到前面学过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氢氧化钠能否敞口放在容器中?为什么?如敞口放在容器中会怎么样?变质了吗?变质又是为什么?怎么样证明其已经变质了?杂质是什么?怎样去除去杂质?他们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慢慢地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点。
4.鼓励后进生大胆提问,发现问题,锻炼他们的能力。
教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好学生,问题越多,也越爱问问题,而后进生却相反。事实上,他们不是没问题而是不敢问,一怕自己问题太“低级”,二怕自己说错遭其他同学讥笑。为此在课堂上的活动探究中,对后进生可能会提出的一些肤浅的或不着边际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鼓励,适当地加以解释、引导。
5.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探索学习的欲望与意识。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拿着实验用品进课堂时,即使是后进生也会很兴奋,过来问老师这节上什么内容、作什么实验。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做一些实验,补充做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镁带的燃烧,自制指示剂等等,尤其是要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这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后进生逐层分析实验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如讲催化剂时,教师可以启发设问:没加二氧化锰能反应吗?加了对反应有啥影响?是不是它把不反应的物质变得反应了?自身的质量变了吗?怎么知道?自身的化学性质变了吗?如何知道?等等。教师可通过层层设疑提问,加大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让实验内容的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非智力型后进生
1.进行人生观教育,多与他们谈心。
这类后进生其实是聪明、活泼的,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影响、交友的不慎等,使他们对学习丧失兴趣与积极性,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持久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克服因难的顽强意志,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心理动态,不去责备他们,而是去引导他们,及时地帮他们踢除一些思想杂念,让他们对你有好感,乐于接受你,那么他们势必会认真地听你上课的。利用他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多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关注他们课堂上的精神状态。
这类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关心帮助下,对化学产生一定兴趣,但是当内容稍难时,记忆的内容多了,知识点较抽象,又没有实验可做,课上又变得懒洋洋的了。因此在课上教师要及时地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采取一些激励手段,让他们重振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
3.肯定成绩,给予表扬与奖励;纠正错误,令其改正。
非智力后进生是好表现的,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期待着家长、老师的关注,应给予及时表扬与奖励。当然,教师也不能忽视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这些不清除,就会成为他们进步的绊脚石。
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得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弱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施加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总之,每个化学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教师应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化学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