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三美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渊冲“三美论”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对诗歌翻译提出了要求,一个成功的诗歌译本,一定要在“意”“音”和“形”三个方面尽量再现原诗的特点。在美国诗人Ella Wheeler Wilcox的现代自由诗Solitude的汉译实践中,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均得到有力论证。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诗歌翻译;运用;Solitude
  【作者简介】罗晓佳(1981-),女,四川宜宾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英语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引言
  翻译中会涉及的文体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议论文、说明文等等,而各种文本翻译中,诗歌翻译特别让译者感到头疼,因为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艺术性和语言性都高度浓缩的一种文体。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对诗歌翻译提出了“三美论”,为诗歌翻译的实践提出了全面实用的指导性理论,为诗歌翻译的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据。本文将在笔者的诗歌翻译实践中来具体说明许渊冲“三美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中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行性。
  一、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论”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对诗歌翻译提出了“三美论”,即“诗歌翻译不仅应忠于原文,还应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意美”即,意境美,比如象征意义、双关意义、言外之意等。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为“意境美”。诗歌的意境美是最重要的要素,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的,“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为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矣。”可见,诗歌翻译中,如何把“意境美”盡量在目的语中进行转换再现是极其重要的。译文的意境要像原诗一样能美得感动读者。“音美”是指诗歌的平仄、节奏、押韵等,译文要像原诗一样有优美动听、朗朗上口的韵律和节奏。对于诗歌翻译者来说,必须要精通英文诗歌和中文诗歌的“音韵学”,而这两种“音韵学”有相似点,又有各自特点。在此基础上,诗歌翻译者在翻译诗歌,特别是翻译格律诗的时候,要在译文中要体现原诗的“音韵美”。“形美”要求译文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句式、长短、对仗等)。原诗的“形”,也是诗歌的要素之一,是诗歌所要表达的综合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诗歌的译本,应该在“形”上,尽量体现原诗的特点,才能称为“相对忠实地再现原诗的重要特征”。许渊冲教授在自己的诗歌翻译实践中,一直亲力亲为将其著名的“三美论”付诸诗歌翻译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翻译文学贡献了大量优质的诗歌译作,其“三美论”的翻译理论为千千万万后辈翻译从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二、许渊冲 “三美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在许渊冲 “三美论”诗歌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就具体的诗歌翻译实践而言,可以简单从三个方面来归纳诗歌翻译的基本原则。第一,要做到“意美”,译者首先要读懂原文,把原文的精髓把握住,然后用恰当的译语表达出来,在忠实于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尽量传达原文的“意境美”;第二,要做到“音美”,译者首先要明白英语诗歌和中文诗歌各自的韵律特点,才能从音韵的角度做好诗歌的翻译;第三,要做到“形美”,译文就要尽量模拟原文的句式,在句子结构上不要跳跃太大,除非是英语和中文语法不一致的地方,另当别论。
  在许渊冲 “三美论”在诗歌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试图将美国诗人Ella Wheeler Wilcox的诗歌Solitude进行英汉翻译。下面,我们就来先解读一下这个诗人和这首诗的基本情况。
  埃拉·惠勒·威尔科克斯(Ella Wheeler Wilcox,1850-1919)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和诗人。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她的名字还算比较陌生。她的诗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韵律精美、意境邃远,意想典雅而纤丽,被许多报纸杂志书籍争相刊登,也受到无数诗歌爱好者的喜爱,其中有13首作品被选入 《最受喜爱美国诗歌选集》,而Solitude(《孤独》)则被读者评选为最难忘的诗歌之一。
  埃拉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诗,《孤独》最初发表于1883年2月25日的《纽约太阳报》。她是在去参加一位官员就职舞会的路上萌发了这首诗的灵感。当时,同车的一位黑衣女子哭了。埃拉就坐在她旁边,一路上都在试着安慰她。下车后,诗人心里非常压抑,在照镜子的时候,她想起了那位黑衣女子。于是,她写下来Solitude这首关于孤独的一首诗。
  人在孤独中出生,在孤独中死去。人的一生,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要面临“孤独”这个永恒的问题。读诗,是一种感悟,不同的人生阅历,读诗的心情和体会也都有不同。但好的诗篇,总能发人深省、动人心弦,Solitude便是这样一首令人口齿噙香的佳作。如何乐观地面对“孤独”,如何与“孤独”和平共处?或许,我们在Solitude这首诗中,可以找到答案。原诗以及笔者的译本如下:
  Solitude
  By
其他文献
【摘要】在决定英语教学成败的诸多因素中,情感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认知行为本身就受制于情感因素,因此,探讨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意义重大。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探讨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分类,进而提出教学中的处理对策。本文对于做好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调控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因素;意义;分类;对策  【作者简介】张慧娟,福建省宁
【摘要】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让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建立了高效学习课堂。本文将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翻转课堂”为主题,提出其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蔡长青,滁州市旅游商贸学校。  翻转课堂是教育改革中的新型教育方式,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一致好评,迅速在各高校中开始实施,改变了教师日常授
【摘要】英语是最多国家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初中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是语言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初中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着些许问题,英语词汇学习是一个积累、记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中采取了错误的方法,
【摘要】如今,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更为成熟与广泛,其致力于学生听说读写四维能力的培养,希望借助教学模式的创新,带动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化学习,使得英语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限制,更侧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表达,致力于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现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英语学习。本文主要就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在明确混合式教学既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论述混合式教学优化对策,以期为
【摘要】英語是高职高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方向。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高专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推动高职高专英语教与学的多元化,促进现代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深度融合,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即是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浅探。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陈航,郑州电力高等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中,乡村城镇化逐渐向乡村振兴转变,其中乡村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当下小学英语教师要提高教学成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努力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由语言素养、文化意识、应用能力和教学技能组成,文章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探究如何提高教师素养。  【关键词】乡村教育振兴;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我国
【摘要】随着当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英语在社会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词汇作为英语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对英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因为过于机械单一、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不高,所以渐渐淡出英语教师的视野。本文对多模态教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探讨了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以及多模态教学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法;词汇教学;高中英语;多模态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英语教学生活化越来越被人们认可。英语教学生活化,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英语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柏霜叶,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师院附中。  教育部提出的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教育理念具有指导性意义。知识本身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会使初中英语课堂焕发新的生命
【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极具美学研究意义。本文从刘宓庆翻译美学出发,通过形式系统中的语音层、词语层以及句段层和非形式系统的“情”与“志”“意”与“象”,分别分析理雅各译本和汪榕培译本。  【关键词】《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翻译美学;刘宓庆;理雅各;汪榕培  【作者简介】吕懿(1997-) ,女,安徽合肥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
【摘要】高職英语作为大学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有很多弊端,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很多教学新模式,比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分级教学模式改革,模块化教学改革等等,如果把分级教学改革和模块化教学改革相结合,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教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