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γ-丁内酯系列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80株产内酯酶的菌株.经反复筛选,从中挑选出两株内酯水解活性和选择性均较高的菌株.经鉴定,这两株真菌皆
【机 构】
: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0603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251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γ-丁内酯系列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80株产内酯酶的菌株.经反复筛选,从中挑选出两株内酯水解活性和选择性均较高的菌株.经鉴定,这两株真菌皆为镰孢霉菌属,分别命名为Fusarium moniliforme ECU2001和Fusarium proliferatum ECU2002.对这两株菌的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ECU2001的内酯酶属于胞内酶,而ECU2002的内酯酶同时存在于胞内和胞外.选择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对这两株菌进行了细胞固定化,结果表明,ECU2002固定化细胞的
其他文献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新型钒-铜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V/Cu配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并用X射线衍射对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对CH4/CO2两步法合成乙酸反应中表面碳化物CH4(x=0~3)在Co和Pd模型表面上不同吸附活性位上的吸附能、空间构型和反应吉布斯自由能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研
在乙二醇共还原H2PtCl6和SnCl2的过程中加入Ni(NO3)2作为助剂制备了PtSn/C-Ni催化剂。程序升温还原实验检测到该催化剂中存在Sn(Ⅱ)/Sn(Ⅳ)氧化还原电对。线性扫描、单电池性能测试和
以CoCeOx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的金催化剂,并通过不同温度的预处理控制Au的化学状态。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
分别采用尿素、氨水和碳酸钠作沉淀剂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氧化还原性能的氧化铈载体,并考察了这三种氧化铈载体负载氧化钒催化剂催化氧化消除氯苯的性能.三种氧化钒催化剂在30
以Fe(NO3)3·9H2O为助剂与廉价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N-氧自由基(4-OH—TEMPO)组成催化体系.考察了该催化剂体系上分子氧驱动的氧化含有C=C,N,0和S杂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