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与流通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俗话,秀才人情纸一张。这个人情,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聪明的中国人,赋予了一张薄纸太多的内涵和外延,且不说前文提过的价值连城的纸质法书绘画依托纸张创作,纸诞生以来,就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须,甚至成了财富的符号。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纸张进入流通领域,摇身变成纸币的前世今生。


  说起钱,有好多有趣的别称。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有句诗很有趣:“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大意是,我一介书生仅靠一根笔杆子,做官与我无缘,钱财也与我绝交。“管城子”指毛笔,“食肉相”用的古代典故,“食肉”即指做大官;“绝交书”借用三国文学家嵇康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谁跟我绝交呢?“孔方兄”,古代的铜钱圆形方孔,所以叫孔方兄,孔方兄与我绝交,当然是指没钱了。除了孔方兄,钱还有布泉、阿堵物、没奈何、上清童子等好多有趣的别称,还有“腰缠”“铜臭”“钞票”,都与钱有关,从侧面也反映了货币材质演变的过程,而其中只有“钞票”是真正的纸币。


  货币是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交换媒介,中国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随着货币制度的成熟,金属铸币成为长期的货币形式。货币上的文字往往书法精美,如古刀币、秦汉钱上的铭文多是清代篆书家取法对象。


  “腰缠”跟杜牧一句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有关,不过如果土豪腰上真缠了十万贯沉重无比的铜钱,除了显摆,恐怕没有任何幸福感,更别提骑鹤了。因此才有了纸质货币的诞生。有趣的是,纸质货币的诞生居然和古代一些特别的风俗有关。中国古代葬礼和婚礼同样隆重,所以在先秦和秦汉时,是将生活用品、真金白银、金属货币一起随葬的,希望供死者地下享用。到了南北朝、尤其隋唐以后,由于纸的普及,人们开始用纸制成鞋、帽、衣、车马等代替实物,或火化,或放墓内,这是一种进步,同时也开始用纸制成金属货币代替物,免得将真正的铜钱埋到墓中。于是有人就受此启发突发奇想,干吗不用纸做成真正的货币?


  到了唐代,随着商业和经济发展,货币交往日趋频繁,为避免把笨重的金属钱币带来带去,各地商贾在京城出手货物后,把货款存入长安的机构,换取一纸证明,到指定的外地去兑现,这就是作为纸币雏形的“飞钱”,之后逐渐演变为真正的纸币。


  宋大观、绍兴年间,铜钱上的文字为宋徽宗、宋高宗等一流书法好手亲笔,之后的“交子”等各类纸币上书法亦出手不凡。在四川,人们把钱存入钱庄,用其纸质收据来作交易,到了1023年,政府在益州(今成都)设了官方机构“交子务”,政府授权十六户私商发行一种叫“交子”的纸币。
  南宋纸币通行于全国更广泛的地区,最普遍的要数“会子”。最初发源于临安(今杭州)民间,1160年由户部接办。到南宋末年,由于政府开支日益庞大,而无休止地发行纸币,远远超出了原来的定额和流通限期,造成了惊人的通货膨胀。


  南宋孝宗年间发行的纸币,是用彩色印在特制的纸张上的,图纹异常精美,纸币的两面加盖蓝、红、黑三色图案的印章。最初印制纸币的纸张是从民间纸坊购得的,由于需求量和伪造者日增,政府就在徽州和成都设立了自己的纸坊来生产印纸币的特殊用纸。造纸原料是楮皮,因而纸币最初就叫做“楮币”或“楮钞”。原料中还搀入了丝及别种纤维和成分,使之难以伪造。纸币的印刷在户部会子库进行,用木版、铜版印刷。
  北方金朝的女真人效法宋朝发行了一种名为“交钞”的纸币,面额有大有小,用坏了的纸币只要付印刷费用就能换成新的。起先还能遵制流通,但是到了后来,由于军费开支无度,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到原值的万分之一。
  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元朝发行了几种纸币,如中统年间发行的 “中统钞”不仅通行于中国境内各地,也传播到了波斯、朝鲜、日本、越南等世界其他地方。而直至17世纪后半叶以前,西方国家尚未开始使用纸币(瑞典于1661年、美国于1690年、俄国于1768年、英国于1797年、德国于1806年首次发行纸币)。欧洲的银行、会计乃至存款凭单制度,都通过来华商人和旅行者受到启发。


  明代只发行了一种纸币 “大明通宝”,上面加印的洪武年号一直没有变更,和铜钱一并通行。明朝大约200年间,它是唯一通行的纸币,但随着它渐渐贬值,银子成为主要的通货,纸币几乎不再通行了。明末又想恢复纸币,因通货膨胀而以失败告终,明代除了纸币外,还发行了茶、盐和别种商品的交换券。
  清代的满族统治者喜欢使用硬币,除了作为应急措施以外,没有大规模发行过纸币。然而为商务贸易又时常用纸张印制官票。到了1853年,镇压太平军的巨大军事开支迫使清廷发行了“官钞”“宝钞”等纸币,由于不能兑成硬币,急骤贬值,短期内即停止使用。直到19世纪后半叶,受西方的影响,才有一家中国银行发行了纸币。到了20世纪,纸币在中国才逐渐重新成为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的主要流通货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纸币上,也有不少书法元素,你发现了吗?
  (程金兰 南京林业大学轻工学院制浆造纸工程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静
其他文献
“之” 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这条道路有上坡,有下坡,“之”字要注意第二笔横撇的起笔是上坡,第三笔捺画是下坡。写的时候上坡坡度小一点,这样上坡才不会太累,下坡长一点,坡度大一点,走得才轻松。  因为捺画尾部较长,所以要注意点和横撇应写在方格中间略偏左处,横撇的横画左低右高,点画和横撇之间要紧密,空隙不能大;主笔捺画自横撇的撇端起笔,向右上然后再向右下弧形行笔,至捺脚处向右平出;撇与捺间的空白较大。
期刊
小伙伴,已经开学了,又见到了敬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一定非常开心。学习任务接踵而至,但是蚊子却还在骚扰,其实人类和蚊子的斗争一直都在延续,古代文人还留下不少诗篇作为对蚊子的讨伐,所以蚊子虽小,制造的动静却不小。  为蚊子布下天罗地网,只要它敢再来犯!保护好自己,保持好的睡眠,让我们有精力迎接新学期更大的挑战。  ——周润植  责任编辑 曹敏
期刊
2014年暑假,我应湖南书法同道的邀请来到湖南省会长沙。长沙是座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城市,尤其是近代以来,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与长沙有关,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源自长沙。最让我萦绕于怀的,是长沙的一所千年庭院。就是这样一所庭院,从里面走出了那么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学士、大文豪、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中国历史上许多不朽的篇章从中飘逸而出,传颂天下。这次到湖南长沙,得以有机会参观了这所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
期刊
明代书法是继宋、元帖学书法的又一发展阶段。明代书法能在晋、唐、宋、元帖学基础上集其大成,并能鲜明地突出书者的个性,造成了明代书法分明的阶段性。  祝允明 字希哲,号枝山,苏州人。早年便显示出过人的才华,被誉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尤以书法名动海内。其书法面目多样,小楷、行书、草书俱佳,尤其草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为明代草书之冠。  此帖是祝允明中年时用大草书写的苏轼散文《赤壁赋》,现藏上海博物馆,是
期刊
写好有特点的字(下)
期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些话语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其中都有“乃”字。“乃”在组合成汉字时会出现在上、下、右等不同位置,我们根据它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归纳练习。
期刊
绘画:起点数字艺术  编写:郑凛
期刊
硬笔特等奖作品
期刊
顾名思义,虎形山寨一定和老虎有关。如果你有机会从空中俯瞰,你会发现,这里的地形就像一只猛虎。  其其三人正走在虎头的开口处,再往里走,就入“虎口”了,“虎口”处站着“虑”“虚”两个字宝宝。  小朋友,横钩与竖弯钩形成了“老虎的大嘴巴”,为了牙齿锋利,书写时要清晰地出锋哟。  “口令!”字宝宝喊。“什么口令?”其其三人一无所知。  “不知道口令怎么能进山寨呢?”“虑”字宝宝有点儿生气了。  “寨主最
期刊
①在篆书中,“嫁”的左边为一名女子的形象,右边为“家”的形态。女子从自家出来,到新婚的家去跟丈夫共同生活。意为女子结婚,也说成“成家”。古时,女子没有财产经济权,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女子去了丈夫家,要以丈夫家为家。女子结婚就是归家。  ②隶书中,左边的女子形象逐渐演变成“女字旁”,“家”的字形呈现得更加清晰。“嫁”从女,“家”表示读音。  ③楷体中,“女字旁”的第一笔变成了“撇点”,偏旁特点更显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