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ry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形成人的健全个体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两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引起兴趣
  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教人体部位单词时,我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等说head,your face,your nose,your eye 等等,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face/nose/eye,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师加快指令的节奏,学生的反应随之加快,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
  二、利用实物教学,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在教新单词时,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把抽象的词语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学也想记那些相应的单词,比如在教 apple,banana,pear 等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带苹果、香蕉、梨的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并会积极地记住这些单词。除了实物之外,还可以使用图片、简笔画、幻灯、投影片、玩具等其他直观教具,也会产生同样效果,直观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运用游戏、歌曲稳定兴趣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使这种兴趣能持久地巩固下去,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学习兴趣,适当的做些游戏、唱歌、说绕口令、背小诗,通过适时地唱唱玩玩,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巩固所学知识。
  四、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兴趣
  利用电教手段教学,对于那些胆怯的学生特别有帮助,面对话筒他们不能沉默不语,于是不得不在课前预习好,课后也复习好,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中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创设语言情境,发展兴趣
  创设恰当的语言情境能使语言材料变成活生生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虽然小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很有限,但是他们能够在所设环境中积极表现,充分得到锻炼,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使其产生更大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具有强大的作用,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竞争、乐于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山西省柳林二小)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时下学生厌学的现象,提出了教学语言应富有“味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从平常心态、充实提高、慎待“忤逆”等方面,论述了怎样把握好“言”的“味道”。  关键词:情味;趣味;甜味    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从各自的交往需求出发,通过相应的语言或非言语的行为与他人交往,发生相互作用。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教学语言不丰富,缺少感染力,往往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新的形势对教育在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高素质新人方面提出了新的、更加迫切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既是新课改的先行军,也是新课改的有力保障。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班主任的专业化研究定位于作为群体的“班主任职位的专业化”与作为个体的“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
有些美是我们可以看的到感觉的到的,有些是我们眼睛或耳朵无法感知的,可是美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美感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包括审美的无功利性以及功利性,我认为无功利性是美
高中新课程在我省实施近一年,其间给高中教师带来了新的理念,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对于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顺应新课程理念下,经过新课程的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一、新课程教学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充满激情。新教材特别亲切,不像以前的教材那样文字特别多,给人以距离感。它联系实际生活,增加了许多小栏目和图片,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老师拿到新教
语文学习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有观察、记忆、理解、分析、想象、感悟等多种体验。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这些新的理念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仅凭文本很难激起学生求知和表达的欲望。合理开发和运用课本以外的课程资源已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读人”“观景”“好事”,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但要做好幼儿的启蒙教育,更要重视幼儿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责任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在幼儿园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  一、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幼儿园,我们要尽量给孩子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师幼关系。比如说真心地跟孩子做朋友,多和孩子们交流,遇到事情多和孩子们商量,不能老师一味的做主。尊重每一
我们都知道,教学不同于其他工作,对象是活的,而且是有着丰富思想意识的人。因此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特点。初中生的特点: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因此,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些特点,如果教学中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式地教学,他们不仅没有兴趣,甚至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学习需要兴趣,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体现趣味,成为英语教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中已经学习了“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数学规则,可以说每一个高中学生对这个数学规则在数学计算方面,掌握得十分熟练。然而“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数学规则不仅应用在数学计算中,在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过程中应用也十分广泛。   比如,在初中的光学内容中,我们知道有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其中凸面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凹面镜、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