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经济收支账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64年开始,吴连登曾为毛泽东当管家12年。他在回忆毛泽东一家的账目时说:“毛主席的经济收入有两个方面:一是工资,二是稿费。”
  此前,毛泽东的工资是一级600多元。1958年后,他带头提出把自己的工资降为三级。直到1976年,毛泽东的工资是每月404.8元。
  平心而论,毛泽东的工资是挺可观的,可几下就没有了。党费10元,房租水电、地毯家具80多元,这是每月必交的;每月伙食百元左右;还要负担李敏、李讷、毛远新等人的生活费,开始每人15元,慢慢加到25元,最后是30元。孩子们因事派公车,他要付车费;加上招待民主人士、故旧老友及家乡亲戚的饭费、车费、住宿费、医药费等,就已经超过了300元。
  毛泽东还有两项花费:吸烟和喝茶。他的烟瘾大,喝茶多,两项要花八九十元,也都是从他的工资里面出。毛泽东每年还有一笔不菲的支出——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借给他几百块银元资助革命事业。毛泽东谨记心间,进城后每年春节的前两三天,他都要亲派秘书前往章府送上从个人稿费中取出的2000元,年年如此,一直坚持到章老在香港逝世。
  在吴连登的记忆中,毛泽东很少请客,偶尔为之时,几乎是清一色的民主人士及同窗好友,很少请过共产党的各级干部。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丰泽园开会到深夜,他会说:“今天会开晚了,我请大家吃饭——面条一碗。”不用说,这顿面条,毛泽东会坚持在他的伙食费里支出。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等地,他喝一杯茶,吴连登就按规定替他交一角钱。一般情况下,20天左右到这些地方结一次账。
  1972年,李讷生下了儿子效芝。她的工资仅有几十元,要买柴米油盐、要请保姆、要买奶粉,再怎么省都不够。其父早有规矩——孩子们参加工作,拿到工资,他就不再补贴。从来没向父亲伸过手要钱的她束手无策了,只好找张耀祠求助。张耀祠觉得,李讷的要求合情合理,就写了张条子请主席批准。毛泽东阅后,不觉动了情,同意从稿费中取8000元给李讷。
  很明显,毛泽东几乎每个月钱都不够用。吴连登不得不过一段时日就给他写个报告,并汇报收支情况。毛泽东总是挥挥手,意思是不用说了,然后划圈批准从其稿费里提出1万元来补贴家用。
  当1976年9月吴连登将毛泽东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供人们瞻仰时,在这位老人的身后,除了几套毛式中山服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套高档服装,没有任何金银珠宝,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的遗嘱。在这位老人的身后,只有他终生酷爱痴迷的8万多册书籍,只有海外出版他的著作所付、归中办特会室管理的稿酬120多万元。后由组织安排,他的子女每人分到8000元。直到现在,毛泽东逝世已经30来年了,他所存的稿费仍然由中央会计室保管和掌握。至于现金,人们在清理他遗物中仅找到建国初期的7张人民币。
  (据《党的生活》)
其他文献
2007年2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沙祖康大使担任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这是目前级别最高的中国籍联合国官员——    促成香港两盛事的“前线指挥官”    前不久,先是陈冯富珍成功执掌世卫,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出任大型国际组织首脑的中国人;其后则是香港成功举办2006年世界电信展,结束了日内瓦对该展览长达33年的垄断历史。两件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均与一位远
谅解是人类的良药。和睦靠它顺气,和解靠它溶化,和谐靠它泄火。不然,夫妻翻脸闹离婚,同事积怨闹内耗,人类残杀闹战争,世界无太平可言。  谅解这剂药又不可乱吃,须择时、因事而服。历史有个规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是,官员对平民有最大限度的谅解,平民对官员有最大力度的“挑剔”。否则,执政者悲歌“流水落花春去也”,老百姓憧憬“桃花源里可耕田”。  先说为官的雅量。老虎的屁股,摸一下本来无损毫毛,官员应该有胸
经穗中珠三地实证调查发现:受访群体对“终身学习”了解程度“一般”;学习途径选择多样化;学习成本支付能力有限是有效参与终身学习的首要困难;终身学习的参与度较高且学习类型与
到过吉林省镇赉三监狱接受警示教育的人们都会记得一个身材魁梧、文质彬彬的罪犯,他声泪俱下的现身说法演讲,深深地震撼着与会者的心。他叫薛存厚(化名),今年49岁,原是吉林省洮南市地税局某分局副局长,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2005年初夏里的一天,笔者来到镇赉三监狱,在监舍外面的一个漂亮的小凉亭里采访了他。  坐在我面前的薛存厚一脸沧桑,他噙着泪花诉说了他的堕落过程。  他说:“物必自腐而后虫
“三权分置”政策的实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间接行使土地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人间接行使土地经营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转让、互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