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选理由 以政治家的视野,宏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特征,洞察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为,助推这一教育类型在区域和全国获得更有力、更有效的发展。
人物印象 教育及教育管理,对34岁即担任大学副校长的张德江来说,并不陌生。
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管理,对从政后的张德江来说,集中的言与行主要体现在2006年、2011年和2012年。
2006年8月7日,已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执掌广东4年的张德江出席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大提高,进一步促进经济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
他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谁能在职业技术教育上异军突起,谁就能在经济发展和国力竞争中占得先机。”“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关系到人口素质高低,关系到经济竞争力强弱,关系到国家兴衰!”针对广东实际,张德江认为必须从基础抓起,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劳动大军,为全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筑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张德江所提倡的“三破三立”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他提出,要破除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教育观,树立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的先进教育观;破除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人才的狭隘人才观,树立学历与技能并重的科学人才观;破除发展经济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割裂的片面发展观,树立职教与经济相融合共促进的全面发展观。通过“三破三立”,坚决冲破一切妨碍职业教育发展的陈腐思想,坚决改变一切束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错误做法,坚决革除一切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体制弊端。
从这一年起,广东把智力扶贫工程资助名额从原来的每年5000名扩大到1万名,启动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同时,省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3亿元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时隔6年,2012年在兼任重庆市委书记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张德江专门出席了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他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务必牢固树立抓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的思想。他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重庆特殊市情、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是重庆改善民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举措,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上,他强调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
此前2008年,张德江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发两个月后,《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下发。201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张德江出席并讲话。
他强调,要坚持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全面提高全体劳动者技能素质。对于今后的工作,他提出了六个方面。一是加快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二是注重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四是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六是加强对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他希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职业培训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
人物印象 教育及教育管理,对34岁即担任大学副校长的张德江来说,并不陌生。
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管理,对从政后的张德江来说,集中的言与行主要体现在2006年、2011年和2012年。
2006年8月7日,已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执掌广东4年的张德江出席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大提高,进一步促进经济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
他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谁能在职业技术教育上异军突起,谁就能在经济发展和国力竞争中占得先机。”“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关系到人口素质高低,关系到经济竞争力强弱,关系到国家兴衰!”针对广东实际,张德江认为必须从基础抓起,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劳动大军,为全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筑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张德江所提倡的“三破三立”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他提出,要破除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教育观,树立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的先进教育观;破除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人才的狭隘人才观,树立学历与技能并重的科学人才观;破除发展经济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割裂的片面发展观,树立职教与经济相融合共促进的全面发展观。通过“三破三立”,坚决冲破一切妨碍职业教育发展的陈腐思想,坚决改变一切束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错误做法,坚决革除一切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体制弊端。
从这一年起,广东把智力扶贫工程资助名额从原来的每年5000名扩大到1万名,启动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同时,省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3亿元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时隔6年,2012年在兼任重庆市委书记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张德江专门出席了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他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务必牢固树立抓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的思想。他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重庆特殊市情、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是重庆改善民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举措,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上,他强调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
此前2008年,张德江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发两个月后,《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下发。201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张德江出席并讲话。
他强调,要坚持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全面提高全体劳动者技能素质。对于今后的工作,他提出了六个方面。一是加快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二是注重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四是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六是加强对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他希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职业培训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