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名:Olivier Balma
中国名:奥利弗
国籍:法国
运动类型:登山、攀岩、高山滑雪
很难想像奥利弗的家乡是那个盛产浪漫的法国,如果说香榭丽舍代表了法国式的浪漫,那么奥利弗绝对是阿尔卑斯的化身——没有废话也很少说话,严谨,视安全为第一要义。奥利弗出生于法国东部的小城南锡(Nancy),并先后在马赛和夏穆尼生活,工作过。奥利弗是一名职业高山向导,他拥有20年的阿尔卑斯地区和世界其他山峰的攀登经验。攀登过阿尔卑斯山区最著名的山峰,大乔拉斯峰北壁(冬季);夏穆尼勃朗峰(DRU),瑞士埃格峰和马特洪峰北壁;意大利多洛米特峰。并在阿尔卑斯和加拿大,玻利维亚,秘鲁和尼泊尔当任登山领队达10年之久。2000年到2004年,奥利弗开始了他的中国攀登之旅,在此期间他担任西藏登山学校教练,带领20个学生进行训练。在翻看记者带给他的新杂志的时候,奥利弗迅速地辨认出小照片上阿旺的面孔并告诉记者“他曾经是我的学生。”
2006年,奥利弗重回中国,在北京怀柔的中国登山人才高级培训班(CMDI)的基地当起了教练。课程安排要求教练带着学员在各种条件的山区进行实地训练,奥利弗和自己的八个学生走遍了中国具有训练特质的山峰,包括四川双桥沟,新疆的博格达,吉林的长白山等。“一个真正的高山向导要精于攀冰,攀岩、运动登山,技术登山,高山滑雪,高山救援等等,在中国找一座山峰可以同时训练这么多项目简直不可能,所以我们得满中国跑。”
满中国跑的奥利弗还是不会说中文,“每次想定下心来学中文的时候,就有事突然发生,然后分身乏术。再说,唉,中文太难了。更何况,我有好朋友康华,他总是替我打理一些需要用中文交流的事宜。我很感激他,有他在,我就觉得我好像已经会说中文了似的。不过好朋友也不是万能的,奥利弗告诉记者有时候因为不会中文,他急得内心犹如火烧。当你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要去爬一座新的山峰,你必须先跟当地人聊天,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气候安全,路线等方面的事情。有时候闲谈比发问有效,而我不会中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发誓,回去一定要学中文。”
在奥利弗的生活哲学中“平衡”是很重要的一个词。
“在中国,我主要吃法国菜。不是我不喜欢中国菜,而是因为我是吃法国食物长大的,为了保持身体系统平衡——对于高山向导来说这非常重要,我要尽量摄入身体已经熟悉,不会排斥的食物。不过,我在日本的时候会非常想念中国的食物,这就是平衡。”
奥利弗最爱阳朔。“中国的山,我最爱博格达,非常漂亮,它让我想起家乡的阿尔卑斯。而阳朔则完全是另一番样子,我从来没去过那样美又那样适合攀岩的地方。欧洲没有这样的景色,美洲没有这样的景色,那么宁静,一切都像画。那里的岩壁更美妙,我第一次去阳朔之后,每年必去一次。我每年只有一个月的假期,而我必须去阳朔。”
作为八个学生的教练,奥利弗既似慈父又似严师。每次去外地进行培训都有大量的琐碎事宜,预定往返火车票,目的地住宿,检查每个人的装备,确定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与赞助商协商细节等等。所有的事情康华和奥利弗亲力亲为。
而到了真正训练的时候,奥利弗从来都是不苟言笑的,“我必须首先保证他们的安全,在中国,没有野外救援。在法国,在阿尔卑斯,你在山上摔断了腿,好,你打山地救援的电话,十五分钟之后,直升机会来接你,在中国,不行。你摔断了腿,你就玩完了。而我,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去保证我的学生是安全的。可你要知道,在山上,你用力也未必能万无一失。非常幸运的是,两年来,我们没出过什么意外。”
万事大吉是奥利弗最开心的事吗?“我是在中国的登山教练,可我首先是一个攀登者。一个攀登者不可能因为安全就满足了。我最高兴的事情是看到我的学生因为攀登而兴奋、而享受,课程对他们来说不是忍受,而是人生之乐。”
奥利弗的第一批学生即将毕业,第二期的计划还未明朗。他将继续留在中国还是回到法国,或者周游列国我们都不得而知。
惟一不存悬念的是,无论奥利弗在哪里,颇具中国太极味道的平衡生活理念都会将与他同行。
中国名:奥利弗
国籍:法国
运动类型:登山、攀岩、高山滑雪

很难想像奥利弗的家乡是那个盛产浪漫的法国,如果说香榭丽舍代表了法国式的浪漫,那么奥利弗绝对是阿尔卑斯的化身——没有废话也很少说话,严谨,视安全为第一要义。奥利弗出生于法国东部的小城南锡(Nancy),并先后在马赛和夏穆尼生活,工作过。奥利弗是一名职业高山向导,他拥有20年的阿尔卑斯地区和世界其他山峰的攀登经验。攀登过阿尔卑斯山区最著名的山峰,大乔拉斯峰北壁(冬季);夏穆尼勃朗峰(DRU),瑞士埃格峰和马特洪峰北壁;意大利多洛米特峰。并在阿尔卑斯和加拿大,玻利维亚,秘鲁和尼泊尔当任登山领队达10年之久。2000年到2004年,奥利弗开始了他的中国攀登之旅,在此期间他担任西藏登山学校教练,带领20个学生进行训练。在翻看记者带给他的新杂志的时候,奥利弗迅速地辨认出小照片上阿旺的面孔并告诉记者“他曾经是我的学生。”
2006年,奥利弗重回中国,在北京怀柔的中国登山人才高级培训班(CMDI)的基地当起了教练。课程安排要求教练带着学员在各种条件的山区进行实地训练,奥利弗和自己的八个学生走遍了中国具有训练特质的山峰,包括四川双桥沟,新疆的博格达,吉林的长白山等。“一个真正的高山向导要精于攀冰,攀岩、运动登山,技术登山,高山滑雪,高山救援等等,在中国找一座山峰可以同时训练这么多项目简直不可能,所以我们得满中国跑。”
满中国跑的奥利弗还是不会说中文,“每次想定下心来学中文的时候,就有事突然发生,然后分身乏术。再说,唉,中文太难了。更何况,我有好朋友康华,他总是替我打理一些需要用中文交流的事宜。我很感激他,有他在,我就觉得我好像已经会说中文了似的。不过好朋友也不是万能的,奥利弗告诉记者有时候因为不会中文,他急得内心犹如火烧。当你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要去爬一座新的山峰,你必须先跟当地人聊天,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气候安全,路线等方面的事情。有时候闲谈比发问有效,而我不会中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发誓,回去一定要学中文。”
在奥利弗的生活哲学中“平衡”是很重要的一个词。
“在中国,我主要吃法国菜。不是我不喜欢中国菜,而是因为我是吃法国食物长大的,为了保持身体系统平衡——对于高山向导来说这非常重要,我要尽量摄入身体已经熟悉,不会排斥的食物。不过,我在日本的时候会非常想念中国的食物,这就是平衡。”
奥利弗最爱阳朔。“中国的山,我最爱博格达,非常漂亮,它让我想起家乡的阿尔卑斯。而阳朔则完全是另一番样子,我从来没去过那样美又那样适合攀岩的地方。欧洲没有这样的景色,美洲没有这样的景色,那么宁静,一切都像画。那里的岩壁更美妙,我第一次去阳朔之后,每年必去一次。我每年只有一个月的假期,而我必须去阳朔。”
作为八个学生的教练,奥利弗既似慈父又似严师。每次去外地进行培训都有大量的琐碎事宜,预定往返火车票,目的地住宿,检查每个人的装备,确定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与赞助商协商细节等等。所有的事情康华和奥利弗亲力亲为。
而到了真正训练的时候,奥利弗从来都是不苟言笑的,“我必须首先保证他们的安全,在中国,没有野外救援。在法国,在阿尔卑斯,你在山上摔断了腿,好,你打山地救援的电话,十五分钟之后,直升机会来接你,在中国,不行。你摔断了腿,你就玩完了。而我,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去保证我的学生是安全的。可你要知道,在山上,你用力也未必能万无一失。非常幸运的是,两年来,我们没出过什么意外。”
万事大吉是奥利弗最开心的事吗?“我是在中国的登山教练,可我首先是一个攀登者。一个攀登者不可能因为安全就满足了。我最高兴的事情是看到我的学生因为攀登而兴奋、而享受,课程对他们来说不是忍受,而是人生之乐。”
奥利弗的第一批学生即将毕业,第二期的计划还未明朗。他将继续留在中国还是回到法国,或者周游列国我们都不得而知。
惟一不存悬念的是,无论奥利弗在哪里,颇具中国太极味道的平衡生活理念都会将与他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