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缆的压接检查与控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zha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通过阐述电缆芯线压线前、压线过程中和压线之后应对电缆导线、压线鼻、压线工具和附件等进行的电缆芯线压线检查,为电缆压线检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缆;压线;检查
  1 简介
  压线检查工作是指接地导线在内的所有压线操作的检查工作,是检查端接压线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电气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由于社会发展及生产工艺的日益进步,端接有用的电缆与压线鼻子涉及的品种、材质、制造规格、型号、形状等与连接方式呈几何方式递增,这就给端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对压线检查工作带来检查方式及方法上的不同要求。通常情况下,电缆及压线鼻子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1 电缆
  铝芯和铜芯电缆适用于:
  ·MV(中压)电缆;
  ·LV(低压)电缆。
  铜芯电缆适用于:
  ·控制电缆;
  ·测量/仪表电缆。
  1.2 压线鼻
  压线鼻的选择应与导体材料和与其相联接的接线端子(或连接头)相匹配。
  铜铝过渡压线鼻
  ·中压电缆、低压电缆。
  ·铜制压线鼻
  ·低压电缆和接地电缆。
  ·预绝缘压线鼻
  ·低压电缆、控制电缆和测量电缆。
  ·预绝缘压线夹
  ·控制电缆、测量电缆。
  ·预绝缘压线套管
  ·控制电缆、测量电缆。
  2 压接检查规程
  2.1 铝芯电缆
  这类电缆导体的截面标在电缆外绝缘层表面上,这些电缆主要作为电源电缆。
  导体形状
  ·根据电缆设计,其导体形状可为圆形或三角形;
  ·三角形导体在插入压线鼻鼻管之前要用压圆工具压圆;
  ·圆形导体不必按上述方法将其压圆,除非操作员在将圆形导体插入鼻管碰到困难时。
  压线鼻应从产品中选择铜/铝压线鼻;
  剥线的长度应大于相应鼻管的长度。注意不要损伤芯线;
  选择压线工具、压模、压钳的冲头;
  检查附件和冲头的参考数据:编号字符编码(如果有),这些都可在冲头的顶端。
  ·检查工具标定日期是否过期;
  ·检查压线鼻舌片孔的尺寸是否与端子孔或连接头以及螺栓直径相匹配。
  检查导体是否正确成形使得不要用力(即强硬插入或取出)就能使它达到鼻管的底部,同时也要考虑压线鼻的最终取向。请注意,一般来说,当导体受到弯曲时经过一段时间,它有一种恢复原始直线形的倾向(特别是铝芯电缆)。因此,考虑弹性变形对导体进行过成形是非常必要的。经验证明, 若电缆缺乏充分的成形和紧固,接线端子会遭到破坏和被拉出。
  检查电缆是否紧固在电气柜里,电流互感器是否已根据要求安装。
  把压线鼻子放置在压模中,然后将它沿正确方向在导体上滑动。
  轻缓操作压钳使冲头动作以将鼻管扣在压线位置。
  ·第一次压接在电缆侧进行;
  ·第二次压接在鼻子舌片端进行。
  当压线完成后,可在压线鼻筒上读出“编号——字符——编码”(如果有)。
  为了与低压电气线路的成套接头相匹配,可装上热缩套管。
  2.2 铜芯电缆
  铝芯电缆的绝大部分一般规则都适用于铜芯电缆,但以下情况除外:
  ·铜芯电源电缆和接地电缆的压线鼻子应在系列产品的中选择;
  ·要剥去的导体上的绝缘套长度等于压线鼻子鼻管的深度;
  ·第一次压线应在压线鼻子舌片端;
  ·铜芯电缆应可从压线鼻子视孔中观察到;
  ·选择压线工具和压模。
  ·接地电缆
  ·选择“C”式壓线夹;
  ·选择压线模以及压线操作和序列编号。
  3 控制电缆与测量电缆
  要压接控制电缆,测量电缆以及6mm2和2.5mm2的低压电缆时需要选用:
  压线鼻子与夹子,还应选择与以上鼻子、夹子对应的压线钳。
  检查装在钳子上的定位件是否与鼻子或夹子的型号相配;
  ·压线鼻厂家采用了各种颜色码如红、兰、黄来区分;
  ·导体芯绝缘层的尺寸也要与压线鼻后套管尺寸相匹配,因为绝缘层要压在此套管中;
  ·若绝缘层太薄在套管中会压不紧,或者会穿进用于压接导体芯的鼻管中;
  ·若绝缘层太厚会穿不进后套管,或者将会被过分压缩,造成损坏或局部伸长。
  ·剥线时考虑到稍剥长一点便于目检;
  ·对于“对接压线鼻”剥线长度可由挡线片来决定;
  ·对于“对接压线鼻”要求能通过结接处窗口看到挡线片边上的导线;
  ·压接完成后目检是否有:
  ·套管损坏;
  ·错的点码,或点线码;
  ·错误的压接方向,鼻子在压线钳牙齿中的位置放反了。
  4 检查与记录
  4.1 检查与报量
  ·检查人员对每天的压线活动端实施20%的验证,经检查合格后签字进行确认报量,对不合格的或有缺陷的接头应在清单上予以划除,不得报量。
  4.2 不合格的或有缺陷理的接头的处理
  ·在验证活动中发现不合格的或有缺陷的,检查人员应及时开出一份消缺单,在限定的时间内由施工人员进行处理;
  ·不合格的或有缺陷的接头经纠正后,重新列入清单进行验证,检查人员实施验证并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后予以签字认可;
  ·对于发现的不符合或有缺陷的虽经纠正(或无法纠正的),仍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的接头,则由检查员开出一份不符合项报告。
  4.3 记录
  ·经验证检查不合格的接头,检查人员应在相应的压线检查单做出记录,并将最终纠正后的状态也做出记录, 中压电缆的接头在压线检查单100%做出记录。
  ·对错误的接线应进行返工,并重新检查。
  参考文献:
  [1]技术标准.《接线端子标准》.GBT143152008.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