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案导学” 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er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案导学”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巧妙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可以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以尽可能少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低投入、高产出的课堂。“高效”是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和谐统一,高效率即课堂容量大,高效益是指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的有效提高。高效课堂应达成“自主构建、协作探究、高效生成、灵活运用”。
  学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习目标和心理特征等实际,为自主学习、知识构建和研究探讨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将课堂的内容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学本课基础知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这种教学模式是关注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之一。
  1 利用学案之“导学”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构建能力
  在物理课本一标多版的现实下,我们需要研究不同版本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取舍与整合,并结合我们的教学思想编成导学案呈现给学生。导学案包含以下几个环节: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基础检测、新课导学、问题探究、课后作业。
  学生首先通过课前预习环节,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学生也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完成,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中,笔者在课前预习环节设定以下问题:(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情况下物体运动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是什么(做什么运动)?(3)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特点是什么?自由落体运动遵循什么规律?学生通过阅读鲁科版教材P45-P50,这些问题都可以完成。课前预习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而且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有了一定认识。2 巧用学案之探究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动生成知识体系。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探究问题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有“跳一跳可摘桃”的感觉。由于学生的认知是从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因此探究问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取材于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亲自体验、思考,这样才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充分利用学案导学的优越性,在学案中巧设问题串,通过巧设“问题”、“猜想”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物理问题能力和协作能力[2]。课导学“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时,设置如下:
  问题1.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
  猜想: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一定比质量小的快吗?
  [实验小探究]材料:一元硬币、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泡沫塑料板、乒乓球(G泡沫>G乒)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演示实验1:一元硬币和纸片(G币>G纸),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
  现象: ,结论: 。
  演示实验2:一张纸裁成相等的两半(G半张=G纸团),一半揉成纸团,另一半不变;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
  现象: ,结论: 。
  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板和乒乓球(G泡沫>G乒),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
  现象: ,结论: 。
  【思考與交流】出现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互相矛盾的结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实验演示]“牛顿管”的实验
  (1)将羽毛和金属片放入有空气的玻璃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
  。
  (3)将羽毛和金属片放人抽去空气的玻璃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
  。
  证明实例: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在月球上(无大气),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发现它们下落得一样快。
  【探究归纳】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 的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由同一高度下落快慢 。即自由落体 运动的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的大小 。由此推出:不同物体自由落体 运动的加速度都 (填 “相同”或“不相同”)。
  问题2.通过实验获取自由落体运动的纸带.频闪照片采用s2-s1= s3-s2= s4-s3= s5-s4判断运动性质?
  【探究归纳】(1)自由落体运动定义: 。
  (2)自由落体运动特点 。
  以上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物理情景与探究问题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但能够轻松获取知识,而且能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3 巧用学案之典型案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提出的最基本理念,物理课堂不仅要学习物理规律,而且更要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笔者认为物理导学案的典型案例设计应注意以下两点:(1)立足于学情。根据美国心理学家Vroom的“期望理论”公式:动力=目标高度×达到的可能性,题目太简单,学生不感兴趣;题目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因此,典型案例设计应该立足于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2)重视物理情景的创建。学习是实践性比较强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规律,因此,典型案例设计应该强化知识技能与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案中,笔者典型案例设计如下:
  (1)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
  A.下落的时间越短 B.下落的时间越长
  C.落地时速度越小 D.落地时速度越大
  (2)降落伞在下落一定时间后的运动是匀速的,没有风时,某跳伞员着地速度是4m/s,现在由于水平向东的风的影响,跳伞员着地速度为5m/s,那么,风速为多少?跳伞员着地速度的方向如何?
  (3)一条河宽d=200m,河水流速v1=3m/s,如图1所示,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4m/s,则:
  ①欲使渡河时间最短,应该怎样操作?最短时间是多少?
  ②欲使航程最短,应怎样操作?最短位移是多少?
  总之,“学案导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它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反馈有效运用导学案,这样才能使物理课堂高效、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戴金平.“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困惑[J].中学物理,2014(6):5-7.
  [2]陆良荣.谈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J].中学物理,2014(9):39-42.
  [3]刘树田.中学物理教法与学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9-2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一节实验探究课介绍如何利用互动教学系统进行小组实验合作,探索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的方法,为教师更好开展互动式分组合作实验教学提供实践操作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动教学;实验合作  生物实验室安装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教师可观察、推送、示范师生的显微视频及图像,随时保存对比、实施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示范功能。本文以“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探究为例,介绍如何在该环境下实施开
自Detert Zuchttiere家庭农场开始饲养丹麦种猪以来,为了确保大量的猪仔存活,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农场主Carl-Josef Detert通过在分娩舍安装平衡地板,找到了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3-0018-03  Carl-Josef Detert今年49岁,是一位成功的Detert Zuchttiere农场的农场主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2-0005-02  美国首次发生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在2013年。因会引起断奶前仔猪的高死亡率,此病正给猪场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俄克拉荷马州锅柄状地区的许多猪场在短时间内感染了PED,且常见的传染源不详,怀疑经空气(悬浮尘粒)传播。众所周知,与PEDv相似的冠状
摘 要:小實验成本低、易于操作,对物理教学有着极大的作用。本文以“力 弹力”为例,阐述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小实验突破重难点。  关键词:小实验;力;弹力;物理教学  小实验是指利用生活中易得的一些物品来制作成便捷的、有利于教学的实验教具。由于小实验成本低、且易于获取与操作,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利用好小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有效地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1 ]。  1
摘要:依据《全国卷2017年高考考纲》及《福建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根据现阶段高三学生的复习现状,针对其中的常见问题之处,阐述一些如何提高毕业班复习效率的方法,及其对目前教学措施中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教学侧重点;精选精讲精练;落实  引言  高考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其具有的重要人生意义不言而喻。要在高考中获胜,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复习。但现实中的学生在复习中经常出现:被复习材料奴
摘要:法治意识是一个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實现我国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法治意识作为高中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生是中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法治意识的高低程度,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四川巴中市R中学200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了解高中生法治意识的现状,分析高中生法治意识存在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演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有效途径,学习进阶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特点,设置进阶的层次和目标,以寻找最佳的进阶路径。本文通过创设层层递进的演示实验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再到创造性的进阶,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演示实验;创设情境;科学思维;有效进阶  引 言  高中物理(新鲁科版必修1)中“超重与失重”这节课是对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十分有特色。今天,科技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生活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人,蒙古族人的思想、生活习惯也有不小转变,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蒙古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现代生活;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7-0021-03  1 中国境内蒙古族分布简述  民族属
摘要:智慧农业的技术基础是基于机器主体的农情信息获取、加工与分析。土壤结构管理是智慧农业的重要子模块,但目前尚不清楚农田背景噪声下土壤结构体的图像信息特征以及目标信息的信噪分离、纯化和加工方法。本研究逐级递进界定田间土壤结构体的数字图像信息特征,并针对自然光源、秸秆及有机质混杂、土壤结构体孔隙等噪声源逐一处理,同时引入了线段法、体视概率法定量土壤结构体信息。筛分法所得结果用于对照。结果表明农田背景
摘 要:本文以一道物理计算题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主要通过分解变式,结合逆向变式、拓广变式等方法,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住学生思维的误区、盲点,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步步逼近,使课堂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关键词:复杂问题;变式;能力  习题的变式教学是在习题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中心,比如一道精选的原型题、一种解题模式、一个典型错误、